一、会让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
对于生活在有家庭暴力环境中的孩子来说,很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因为在发生家庭暴力时,父母都会打孩子,在这之后父母不仅不会认错,还会让孩子认错,所以孩子从心底就会产生一种排斥的心理,因为每个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孩子的自尊心是很强的,如果一直经受长时间的家庭暴力的话,孩子的自尊心就会一点一点的被磨灭,以致使孩子产生自卑的性格。
二、会使孩子变得懦弱
在父母打孩子的时候,孩子的内心一般都是非常害怕的,这样就容易产生一种懦弱的性格,甚至在父母不打他的时候,都不敢跟父母说话,所以就容易导致父母一般让他做点什么事情,他就会由于害怕,而什么都答应帮父母做,也不会考虑对与错,这种唯命是从的行为,就会让孩子在以后的成长中伴有一种懦弱的性格。
三、加剧了不良行为的产生。当问及未成年犯“家里人对你怎么样”,选择“经常打骂”的有16.1%。相关分析表明,被家里人“经常打骂”的孩子,有不良行为的比例高于没有选择被“经常打骂”的孩子。事实上,打骂孩子不仅没有制止反而加剧了孩子的不良行为。&
四、加剧了亲子冲突。父母打骂孩子的直接后果,不仅使未成年的孩子承受皮肉之痛,更严重的问题是使他们的心灵受到伤害,对父母产生排斥心理,并成为“离家出走”的直接原因。调查表明,未成年犯离家出走,有一半以上与父母打骂和责备有关。无论是谁发起家庭冷暴力,也无论是哪个人的责任,或夫妻之间谁对谁错,冷暴力对每位家庭成员都会是一种伤害。尤其身为父母,要对孩子抱有一份责任,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每对父母的心愿。但冷暴力伤害的不仅是夫妻双方,对孩子的心理也会产生不良影响,长时间的冷暴力已经使孩子的性格发生了改变。
专家建议
1. 高度警惕家庭冷暴力对孩子心理的伤害
很多父母为了不伤害孩子而勉强维持婚姻。的确,离异家庭的孩子产生心理问题的比率要远高于正常家庭,但身为父母,我们也要清楚地认识到,持续的冷战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的孩子会因为经常成为冷战的牺牲品,而变得对周围的环境非常敏感,对家里的氛围异常警觉。长期下去,孩子会变得过于敏感、不自信或刻意曲迎他人;也有的孩子学会了父母的冷暴力方式,变得很冷漠,没有一般孩子的喜怒哀乐,对他人也是漠不关心……
当家庭冷暴力出现时,首要的对策当然是去解决它、缓和它,一味地勉强维持并不一定对孩子是最好的。
2. 夫妻要学会呵护和经营婚姻
在婚姻里,夫妻都把真实的自己没有遗漏和伪装地展现给了对方,真实永远都不会是那么美丽。婚姻就好像是一块玉,需要夫妻共同去呵护;要学会观察和体会对方的需要,要去关心体贴对方。
3. 夫妻积极并及时地为自己的婚姻保鲜
夫妻是最亲近的人,互相也最为了解,很多时候对于感情的微小变化我们是可以及时发现的,只是我们多数不以为然,或者忙于工作和琐事而没有对这一变化进行处理。常说“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因此,在意识到夫妻感情有所变化时,要积极加以应对,及时处理,为婚姻保鲜。
4. 用积极的沟通方式增强夫妻双方的交流
家庭冷暴力的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双方的交流减少,一天说不上几句话,甚至几天不说句话。夫妻双方对家庭和谐都负有责任,要互相温暖,学习积极的沟通方式,在有矛盾或不一致意见时,要学习就问题做主动、坦诚的沟通,将矛盾有效化解。
积极的沟通方式不仅有益于夫妻间的感情交流,也会建立和谐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宝贝的心理健康,而且,孩子最初的社会交往就是从父母身上学来的,积极的沟通方式会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