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也是个北漂,在北京一漂就是11年,最后还是回了西安。
促使我下决心的,是办公室里的一次闲聊。
那天中午,王姐叹了口气,说愁得睡不着。她孩子刚上二年级,没北京户口,不知道以后该去哪儿考试。
有人劝她去天津买房,有人说试试积分落户。听着他们讨论学籍、分数,我心里咯噔一下。这事儿,离我也不远了。
那天晚上,我对比了北京和西安的教材,发现北京和西安的教材除语文外,其他的都不一样。
于是很快做了决定,第二天就向公司提出回西安的申请,公司很快同意了,实属幸运的。
01 北京的日子,时间是按小时算的在北京那几年,我的单程平均通勤时间没有少于1小时过。
每天在路上耗费的精力,比上班还累。
挣得是比西安多,但花得也多。
房租、吃饭,哪一样都不便宜。
那时候总觉得,是在用时间和精力,换一个模糊的未来。
在北京,尽管有绿卡,但我们始终是外来者,11年,过年过节没有要走的亲戚,平时外出活动,始终都是自己一家人。
在这个地方,始终找不到归宿,找不到亲人的温暖。
我们部门有个张姐,35岁了。
她以前总说,怕裁员,怕失业,怕过了35岁这道坎,在北京就没人要了。
前年再见她,状态完全不一样了。
她和老公想通了,不留北京了。
孩子在老家县城上学,他们俩在北京继续干,哪天干不动了就回去。
“开个小超市,或者做点小买卖,怎么不是活呢?”她说这话时,特别坦然。
02 回家的路,比想象中顺畅离开北京时,我三十出头。
把东西打包寄回西安,包括两辆电动车,自己和孩子们坐高铁回去。
看着窗外的高楼变成田野,再到熟悉的西安城墙,听着许巍的故乡,心里突然就踏实了。
在西安,虽然工资是打了折的。
但通勤时间比较少,这在北京,简直不敢想。
周末能回家陪爸妈吃饭,能约发小打球。这种生活,在北京是奢侈。
当然也有不如意的地方。西安的教育很卷,老师布置作业很多,孩子们学习压力比较大,但想想这些都是可以努努力客服费的,值了。
03 那些没回来的朋友,最后都去了哪里?结合身边北漂朋友们的情况,总结大概有三种。
第一种,像我一样回了老家。
小张原来在北京是做后端研发,回成都后,继续找了一份后端研发的工作;
小王回到汉中后,考了公务员,目前是县长秘书;
原来在北京一直找不到对象的小赵,回家后成了香饽饽,火速买了房、找到了对象、生了娃。
大家都过得挺踏实,用在北京攒的钱,在老家能过得很舒服。
这是不是就是所谓的“北京赚钱老家花”?
第二种,还在为北京户口奋斗。
有一些人,他们距离积分落户只差一点点,算算孩子的年龄、算算积分的涨速和规则,选择为落户在努努力。
还有一些人,或许在考公务员,或许在等公司指标。
能留下来的,都是狠人。要么学历高,要么能力强。
为的,是给下一代搏一个起点。
第三种,选择了曲线救国
身边最多的是去天津,为了孩子的教育。
高铁半小时到北京,天津高考也有优势,教育质量也不错,但前提是要买房,无奈的是,明知道有学区的老破小一定会降价,但为了孩子上学,咬咬牙买。
平时工作在北京,周末回天津,这样两边跑。
还有去燕郊、廊坊的,每天也是跨省通勤。
那种辛苦,不亚于在北京。
但为了家,为了孩子,他们都忍了。
04 写在最后现在经常还会想起在北京的日子。
那些挤早高峰的日子,那些加班到深夜的日子。
我不后悔去过北京,也不后悔离开北京。
有人问我,没有户口,北京还值不值得去?
我觉得,值得!
那段经历让我成长,让我看到了更大的世界。
也有人问,什么时候该离开?这个答案,在每个人自己心里。
其实啊,人生不是只有一条路能走到黑。
漂不动了,就找个地方靠岸。心安了,哪里都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