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今日,全国已有28个省市自治区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的具体方案。对于国家发改委而言,今年的首要任务就是让所有地方都能够出台具体措施,真正落实国务院关于户籍制度改革的相关政策。
& 十三五&规划纲要有一个目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45%,而目前的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40%,未来要提高5个百分点,相当于要有1亿人在城镇落户,可以说任务艰巨。
实行了多年的户籍制度最终将让位于居住证制度,这是制度层面的宏伟设想,更是充满着温情的制度安排,会让更多人由此享受到居住证制度带来的现实红利。从暂住证到居住证,不仅仅是字面的变化和差异,居住证最重要的功能不是人口管控,而是提供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与此同时,对人口管理提供重要的信息基础,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的有序流动。
和广大乡村自给自足的生产方式不同,城市是从事非农产业生产的人口的聚集地。显而易见,如果没有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即产业组织由单到全、产业层次由低到高、产业规模由小到大、产业效率由慢到快的深度演化,继而由更多的& 产业导入&产生充分的& 就业保障&,也就不会有人口从乡村到城镇,从城镇到城市的梯次、规模流动。
就业与产业,是户籍制度改革之外提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的两大路径。如今经常谈论的产城融合,就是要通过产业先行策略,培育并形成产业集聚,而后打造包括商业办公、生活居住、文化教育、健康娱乐、交通组织、环境生态等各项功能聚合的产业新城,在最小半径内实现属地工作、当地生活、购物休闲的城市化功能匹配。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