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学院引进海内外高层次、紧缺(德语小语种)人才公告【招31人】
安徽省事业单位考试网校课程全新升级!
【管理岗位】 笔、面试OAO协议班 | OAO组合套餐 | 专项提升班 | 财会专业
【技术岗位】 面授+网校组合协议班 | 组合套餐A | 专项班-英语 | 专项-计算机
【专业课程】 学前教育 | 文秘 | 临床医学 | 汉语言文学 | 医学基础知识
为了推进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建设,加强中德科教和人文交流,经学校研究决定,现面向海内外引进高层次、紧缺(德语小语种)人才。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引进原则
坚持& 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
二、引进岗位及条件
合肥学院引进31名海内外高层次、紧缺(德语小语种)人才,具体岗位及条件见《合肥学院引进海内外高层次、紧缺(德语小语种)人才岗位表》(见附件)。
引进对象为具有博士学位的研究生、高校系列教授和德语小语种硕士学位研究生。
& 年龄条件&中& 40周岁以下&为& 1977年1月1日以后出生&(其他涉及年龄计算的依此类推)。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员,不得报名:
(一)不符合引进岗位条件要求的人员;
(二)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期限未满或者正在接受纪律审查的人员、处于刑事处罚期间或者正在接受司法调查尚未做出结论的人员;
(三)法律规定不得参加报名或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人员。
三、引进人才
类型及待遇
(一)国内高层次人才
1、国内高层次人才类别
第1类人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学科技术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技术)中心、工程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国家科学技术奖主要完成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国家级专家学者。
第2类人才: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级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等省(部)级专家学者;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或相当职称;教学科研业绩特别突出的教授。(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
第3类人才:教授或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奖励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主要完成人,年龄可以适当放宽)
第4类人才:紧缺专业、重点学科、重点建设学科的博士研究生。(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特别优秀者年龄可适当放宽)
2、 引进人才
的教科研和产学研成果要求
第3-4类人才原则上需取得以下业绩成果:
第3类人才:主持二类以上科研课题1项,或获二类以上科研奖励(前3名),或获一类教学成果奖(前5名)。理工科类专业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5篇以上,其中在一类期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2篇以上,或获得发明专利1项以上;文科类专业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4篇以上。开展产学研合作,研究开发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被转化和应用,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或咨询报告被市级(包括市级)以上人民政府采纳,或制订了省级或国家级行业标准。
以上教科研成果均为近5年以来。
第4类人才:历届毕业生科研成果要求:主持三类以上科研课题2项,或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或获二类科研奖励1项。理工科类专业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3篇以上,其中在一类期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1篇以上,或获得发明专利1项以上;文科类专业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3篇以上。开展产学研合作,研究开发的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被转化和应用,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或咨询报告被市级(包括市级)以上人民政府采纳,或制订了省级或国家级行业标准。
应届毕业生科研成果要求:参加国家级科研课题1项。理工科类专业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3篇以上,其中在一类期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1篇以上,或获得发明专利1项以上;文科类专业在二类以上期刊发表本学科学术论文2篇以上。
以上教科研成果均为近5年以来。
注:上述论文、课题、奖项分类标准按照《安徽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条件(试行)》(皖教人[]1号)执行。
3、引进国内高层次人才待遇
学校设立人才引进专项基金,列入财务预算,主要用于引进高层次人才安家补贴和科研启动费。学院鼓励引进人才
面向社会购房。学校一次性给予安家补贴(用于购房、安置费)。工作满8年后,安家补贴形成的产权归个人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