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应届毕业生积分落户上海的积分细则详细介绍在下面的文章里面,如果想要查看更多上海的积分落户制度,敬请关注积分落户频道。
一、毕业生要素分
(一)基本要素
1.最高学位、学历博士、研究生27分硕士、研究生24分学士、本科生21分。
2.毕业学校 “985工程”建设高校、在沪“211工程”建设高校、中科院在沪各研究所等研究生培养单位15分。
其它“211工程”建设高校、中央直属研究生培养单位、上海各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12分。
其他高校及研究生培养单位8分。
3.学习成绩一级(成绩综合排名前25%)8分。
二级(成绩综合排名26%-50%)6分。
三级(成绩综合排名51%-75%)4分。
四级(成绩综合排名76%-100%)2分。
4.外语水平 CET-6级证书或成绩达到425分(含)以上、专业英语八级8分。
CET-4级证书或成绩达到425分(含)以上、专业英语四级7分。
外语类、艺术类、体育类专业外语课程合格7分。
5.计算机水平毕业研究生7分。
理科类计算机高级水平或免予此项要求的专业7分。
文科类专业计算机中级或省级二级水平7分。
理科类专业计算机中级或省级二级水平6分。
文科类专业计算机初级或省级一级水平6分。
艺术类、体育类专业相关课程合格6分。
上海积分落户引进人才 所需提供材料有哪些?
&
(二)导向要素
1.荣誉称号经认定的国家级10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级5分,学校级(每次1分,不超过2分)2分。
2.学术、文体竞赛获奖。
⑴上述全国性比赛奖项:一等奖10分,二等奖8分,三等奖6分。
⑵上述全国性比赛地方赛区奖项:一等奖5分,二等奖3分,三等奖1分。
3.科研创新最高学历就读期间参加学校科学研究活动并获得相应的发明专利5分。
4.国家就业项目服务期满上海高校毕业生参加西部计划服务期满5分。
非上海籍应届大学生该如何在上海居转户?
二、用人单位要素分
(一)基本要素用人单位招聘高校毕业生行为诚信规范,并与毕业生直接签订录用协议5分。
(二)导向要素
1.引进重点领域人才用人单位录用上海市重点发展领域所需学科(专业)毕业生3分。
用人单位录用上海市重点发展领域所需学科中的教育部、上海市、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毕业研究生3分。
2.承担重大项目用人单位承担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且录用的毕业生专业与行业相匹配3分。
用人单位为远郊地区教育、卫生、农业等社会公益事业单位3分。
3.自主创业(创业企业注册资金须到账(不含受让股份)且经营状况良好)。
⑴创办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资助的科技企业获得科技创业基金资助企业的法定代表人5分。
⑵创办其他企业担任法定代表人5分以上是应届毕业生落户上海的标准分,共72分。各项要素累积分值不低于标准分的,可办理上海市户籍;低于标准分的,可按照相关规定申请办理《上海市居住证》并获得相应的积分。
&
不知道是现在的大学生自身的问题越来越凸显,还是人们对大学生发要求太高了,经常听到这样的言论:“你不是大学生吗?这个怎么不会呢?”,又或者“现在的大学生啊总爱......”现在大学生往往一不注意就被贴上了标签。那么现在大学生要远离的“标签”有哪些呢?
在上大学之前,很多同学肯定都设想过,自己要怎么充实的丰富的度过大学这四年的生活。比如说:按时上课,课余时间去读书馆看书学习,参加社团活动,丰富自己的业余生活,早睡早起,锻炼身体啊。大部分同学肯定是这样想过的,但是实际却没有几个人能够做到。
脱离了老师和家长的管束,要靠自己的自觉性去做事情,这时候很多人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那就是自控力不强。有人管着的时候,自己可以去做事情,也能把事情做得很好,但是一旦没人告诉自己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了,自己就很迷茫,不知道该做什么,所以很多时候就很容易受别人影响。别人逃课我也逃课,别人打游戏我也打游戏,甚至导致自我的迷失。
从外界社会方面呢大学生要避免被贴上这些标签:
90后
我们大学生最大的标签就是“90后”。毕业的和在校的大学生都逃不掉,毕业的“90后”被笑作职场菜鸟,在校的“90后”是吃喝玩乐的代表。90后这个词本身没错,可是,随着90后的成长,“90后”不仅仅是代表90年代出生的人,更有任性、娇生惯养、拜金一系列的词尾随。
娇生惯养,脾气大,矫情
现在的大学生的成长环境比较舒适,不同社会环境养成不同性格的两代人。父辈常说,“你们这些大学生就是吃不了苦,想当初我们读书吃了多少苦.......什么重活累活都干.......”。不得不承认的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抗压能力相对于前几辈人是比较弱的,毕竟他们经历的历史我们不可否认。娇生惯养用在我们身上,似乎也没什么不对,就是听起来不爽。脾气大也是由娇生惯养的另一种表现,遇到不顺心的事,任性的不想做。有个老板曾对我说过“你们现在的大学生太过矫情。比如,应付职场上的喝酒,说不喝就不喝,一桌人看着她在那作。大家觉得,如今的大学生总爱无病呻吟,职场的人情世故他们一屑不顾,总觉得职场肮脏,故作清高。在他们眼里就是自怜自叹自傲。
5月 25日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日,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上,记者和专职心理咨询老师交流发现,人际交往问题在大学生心理问题中比重有所增加,尤其是宿舍里的人际交往。
“存在交往问题的大学生,主要是宿舍关系处不好,这样的学生主要有两种类型。”老师们告诉记者,一种是孤僻型,这样的同学往往是独来独往,在宿舍也不说话,没有能玩起来的舍友;另一种是偏执型,这样的同学做事特立独行,说话语气伤人,舍友们都不愿意和他交往。“而且,宿舍关系中有一个新变化,就是男生宿舍里的同学相处问题比以前多了。”
从大学生自身和人际交往方面呢大学生要避免被贴上这些标签:
不合群
有一部分大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和孤僻,长期不合群。不是说内向不好,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性格,有的同学就是很外向,和谁都能快速地打成一片,有的同学就是性格比较内敛,慢热型,但是熟悉了以后也能和大家相处得很好。今天要说的就是过于内向的人,平时没有只言片语,和谁都不交流不沟通,那这样根本没办法在和别人建立良好的关系。
比如,在宿舍生活中,一般情况下,同一宿舍的大学同学,都会同进退。可是,有的大学生,却和宿舍的其他人显得格格不入,经常不参加同学的集体活动,或者和同学之间的关系比较紧张。这种不合群的同学,在大学生活期间,也同样容易受到他人的疏远和冷落。作为大学生,我们要主动融入班集体,主动融入宿舍集体,才能够使得自己的大学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自私
如果一名大学生,被老师和同学认为是很自私,这样的标签,是对个人道德品质的一个负面判断,容易影响大学生在同学心中的形象,自私自利的大学生,毕业多年之后,在同学心中的印象,都有可能是负面的。作为大学生,应该要尽量有公德心,有包容心,积极参加班集体的活动,积极服务他人,而不是只知道满足自己的需求哦。
最后把希望大家大学生活能与室友共处少一分尴尬多一分喜悦,少一句谩骂多一句安慰,多给一分鼓励少一分贬低,一切过去的都是回不去的,不要等以后回忆起来那么多的伤感那么多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