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海外留学 > 留学国家 > 日本 正文

Python成了“标配”,日本高校大转向!

作者:eric 时间:2025-07-30
导读:Python成了“标配”,日本高校大转向!
日本要告别“文科至上”?

日本一直是个 “文系大国” ——大学里一半以上的学生选择了文学、法律、社会学等文科专业, 理科学生的数量严重不足,形成了明显的文理失衡 。

截至2023学年, 日本大学本科生中有45%集中于人文与社会科学专业,若仅看私立大学,这一比例更是高达51% ,日本一直被称为“文科大国”。

但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OECD) 的统计,日本本科新生中选择理工类的比例仅约为19%,远低于加盟国的平均水平 (27%) ,几乎垫底。

为什么?答案是——便宜。

上世纪60年代, 为了应对“婴儿潮”导致的升学热潮,日本大学疯狂扩招,而开文科专业更省钱 ,结果几十年下来,就这样导致了严重偏科的局面。

但问题也很快暴露了。

生育率下滑、人口老龄化、劳动力减少, 日本要提高生产效率,各行各业都离不开数字化 。不学科技、不懂数据?那真的要被时代淘汰了。

北海道大学:Python是必修课

作为日本高校中推动数字化教育的先行者, 北海道大学自2023年起将编程语言Python设为一年级学生的必修课程:不管你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P西班牙留学,undefinedython必须学!

该举措体现出编程语言正成为跨学科交流与问题解决的 “共通语” 。

在这一教育转变的推动下,越来越多原本出身于文科专业的学生,也在研究生阶段选择了信息科学等理工领域作为深造方向 , 学科边界正在逐步被打破 。

日本政府也出台政策, 援助高校培养理工科人才 !想了解详细内容的同学们,快来看看吧——

文科老牌大学也“不务正业”了?

说起文科名门,中央大学,绝对榜上有名。

这所前身是法律学校的大学,出了无数法官和律师,但现在 也开始“转理”操作,计划2027年设立一个跨界新学院——农业信息学部 (暂定) 。

其课程设计 融合了现实农业问题与前沿信息技术 :希望学生学会如何用法律、社会学的知识去理解农业,同时还能用数字科技 (如AI、数据分析) 给农业来一场数字变革! 企业也坐不住了:不会技术,不配上班?

大金工业 (Daikin) 在公司内部 设立了“Daikin信息技术大学” ,自主开展人才培养。

2017年时,公司里只有1%的员工是搞技术的, 如今连文科出身的员工都被训练成了程序员 ,一共培养出了1500个信息技术员工。

他们的目标很清晰: 用数据了解顾客、改善产品。没有技术,就跟不上时代了 。

数学?才是“通用货币”

要搞数据,数学是底子。但根据文部科学省2015年的调查,在普通高中中修完高级数学Ⅲ课程的学生不到30% 。

为什么?怕没人报,大学干脆取消数学考试; 高中为了“应试”也不敢深教 。

面向社会人群提供数学教育的一家公司社长内场崇之指出: 数学应被视为一种通用素养,每个人都应该学习 。

希望的星星:女子中学的数学社

位于川崎市的私立女子学校“洗足学园中学·高中,原来一个年级六个班,有五个undefined都是文科班。但现在, 理科人数已经追平文科了,甚至还有反超趋势 。

2024年4月,学校还成立了数学研究会,从初一到高一的学生每天放学自愿聚在一起,目标是——国际数学奥林匹克。

校长宫阪元子表示:“我们 希望将来取消高二起的文理分科制度 。”

不是消灭文科,而是融合的时代来了!

不是说文科不重要,而是那种 “文归文,理归理、互不干涉”的教育体系,已经落伍了 。

未来的社会,需要的是既能读懂人心、也能读懂数据的人;既有同理心,也有科技力的跨界人才。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4 上海落户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03381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