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劳动日报》报道,预计上海高校毕业生总数为19.3万人,比去年同期增加3000人。预计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
1月5日,在“上海市首届高校毕业生招聘会”上,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向上海户口网发布了最新数据。
经济的不确定性,加上毕业生总数的增长,使毕业生面临“史上最困难的就业季节”。本次招聘会上,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与541家企事业单位一次性推出12759个招聘岗位,努力缓解就业压力,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
那么,你的工作容易找到吗?
带着这个看似简单却又最复杂的问题,上海户口网询问了前来参加招聘会的大学毕业生。
对话!
大学生适应就业新形势调整心理
徐新浩、史翔(上海大学)
环境在变化。我们得先换衣服
徐新浩和史翔几乎异口同声地说:“一定有压力。”。
虽然专业不同,但两位“好兄弟”前天在招聘会上相识,希望在这么多企业中找到更好的机会。
徐新豪主修环境工程。理论上,环保等企业应该是他未来职业生涯的出发点。但他告诉上海户口网,他不想成为一个“专业对口人”,而是愿意投身于其他领域,包括销售。
为什么?徐新浩的回答很简单:“今年这个行业形势不好,工作岗位也不多。”
巧合的是,化学工程专业的石翔在毕业前选择了转行。他透露,自己已经有两份试用工作,都与自己的专业无关。其中,一个教育培训岗位甚至承诺年薪12万,这让他颇为感动。
石先生不好意思地说,这是他带徐新豪去招聘会的原因之一我想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更放松的位置。”
徐新浩和史翔都明确表示,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观望”并不可靠,“只能从自身转型开始”
徐新浩特别提到,他想试试靠近港口的新片区。”作为目前上海最热门的地区,临港机会较多,企业可能对招聘有较大需求。虽然很远,但如果对他将来的事业有好处,我愿意去那里工作。”
石原父子(华东政法大学)
工资可以低,但工作应该稳定
在上海一家央企的招聘摊位前,史媛等了好久,终于和招聘负责人取得了联系。她递上简历,试图“推销”自己。最后,她对对方说:“工资低一点也无所谓。”
一边,石原的父亲用复杂的眼神默默地看着女儿。也许,他之前没想到,作为上海一所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女儿的求职并不容易。
作为一名文科毕业生,史媛觉得求职压力更大。尽管招聘会上有很多职位,如秘书和行政职位,但由于门槛较低,投递简历的人较多。
“我看到很多其他专业也在申请。”石源苦笑道,“竞争性更强。”
石源求职的愿望,代表了本届招聘会上大多数高校毕业生对稳定工作的普遍要求。她的主要简历投递到了现场的央企和国企,这些企业也是招聘会上最“热”的单位。
史媛这样说:“工资不高,大概5000元,但我想如果我能进入这个职位,我可以接受这个价格。”。
在此之前,史媛和大部分同学不是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就是参加过上海公务员考试,或者是硕士考试。这“老三”已经成为他们应对“最困难就业季”的手段之一,“只要其中一人能顺利入学,压力就会减轻”
石媛告诉上海户口网,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同学收到了邀请,但只有少数同学真正“看得见”。
雷芳和男友(上海外国语大学)
多年前,我们不能做我们想做的事。几年后,我们需要努力工作
在现场所有求职者中,一位外国人格外引人注目。他和女朋友一起来,甚至想在上海找份工作。
“不太容易找到!”意大利男孩朱帅摇摇头说。他告诉上海户口网,很多人建议他去教育和培训机构,但由于他的母语不是英语,他很难申请工作签证。”我想去一些外国公司,我的中文很好。”
作为他的女朋友,来自四川的雷芳也在招聘会上寻找机会。作为一名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雷芳不缺工作,但她不在乎。
“大部分薪酬待遇都不高。”雷芳说,很多企业的起薪都在5000元左右对上海户籍的学生来说,工资还可以住,但对我们来说,有点低。毕竟,每月租房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此外,雷方最重要的是,未来的“东道主”能否提供留在上海的机会上海确实充满了机会,所以我和男朋友希望留在这里。”
但遗憾的是,很少有企业愿意接受雷芳,能够实现她的愿望。
“毕竟离毕业还有一段时间,”雷芳告诉上海户口网,如果你以前找不到,以后再加油。”春节过后,许多企业将扩大就业需求,有更多的就业选择。”
企业!
工资增长10%,招聘需求大幅增长
541家企事业单位,12759个招聘岗位;1.6万人进场,收到简历12046份,初步意向3643人。
1月5日,“上海市首届高校毕业生招聘会”提供的大数据充分证明了大学生求职的积极性。
民营企业还是招聘的主流
据了解,本次招聘会共有541家企事业单位参加,共推出12759个招聘岗位,可谓岗位多、行业全。
参加此次招聘会的企业、机构中,有182家是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占33.6%;外商投资企业82家,占15.1%;当然,民营企业最多的是民营企业,总计277家,占51.2%,可以称为“全国一半”,如Jixiang。航空、顺源建设等也充分证明,民营企业是目前吸引高校毕业生择业的主要渠道。
有趣的是,为了争夺人才,央企、国企和民企可谓“短兵相接”。
前者通常以“稳”取胜,打“金招牌”的不在少数;
后者利用年轻人的爱好,如灵活的福利、上升的空间和宽松的环境作为“卖点”,也吸引了很多求职者。
企业普遍提高工资10%
大学毕业生在工资上有自己的“九九”。企业呢?
上海户口网调查显示,参加本次招聘会的企业起薪一般在5000元至8000元之间,多个岗位的工资都有所提高,工资增幅基本在5%至10%左右,增幅最大的为10%。
上海四建招聘总监尹先生告诉上海户口网:“我们的工资已经调整了。”。
这主要与今年4月1日调整的最低工资标准有关。尽管受到经济下行压力的影响,考虑到最低工资标准即将提高,不少企业仍觉得自己的“被动增长”不如今年前直接“一步到位”,工作也会更有吸引力。
高等学历
虽然与去年相比,员额数量没有明显减少。但在招聘过程中,企业也明确表示,对求职者的要求越来越高。
资料显示,现场所有岗位中,硕士及以上学历864人,占6.7%;本科学历8504人,占66.6%;大专学历3391人,占26.7%。
然而,在申请过程中,上海户口网发现,研究生学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成为企业的首选目标。
专访!
整体工作满意度高质量裁员
对今年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有何预测?
1月5日,上海学生事务中心副主任周红星和上海市人才服务中心主任丁峰接受了上海户口网的独家专访,他们说,今年上海提供的就业岗位基本可以满足就业需求。但必须承认,高质量工作的数量相对减少。
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副主任周红星说:“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确实很大,但今年上海整体就业形势稳定,就业人数基本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周红星指出,今年在上海的193000名应届毕业生中,有19000名研究生(硕士和博士生),与去年相同;98000名本科生,比去年增长了5000;46000名大专生,比去年减少了2000。
据周红星,监测数据显示,邮政总数已回升。去年,金融企业提供的岗位数量同比下降,但今年的情况有所改变,提供给新生的岗位总量也出现反弹。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还是比较旺盛的。
市人才服务中心主任丁峰:“除了今天这个,明年3月8日,我们还将举办专门的新生招聘会。”
丁峰说,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找工作不需要太焦虑,通过他们自己的努力,他们应该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
“一开始,我们担心企业不会来,但事实并非如此。”丁峰指出,经过努力,今年第一届招聘会的参展企业和招聘岗位达到预期目标,共有541家企业参展,提供12759个岗位,比去年增加了5%。他认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就业空间还比较大,而制造业和服务业的新生空间比较大。还没有办理上海户口吗?你还在为落户而烦恼吗?今儿,上海户口网为你备齐了最最靠谱落户上海的几种方法:有人才引进、居转户、亲属投靠、应届毕业生落户!慢慢往下面看把!
之前,有网友抱怨:上海每年引进3000人左右,以前的这3000个名额中有一部分是给大学应届生,现在这部分给了在上海稳定就业七年的大学生。
另外,上海每年还要固定录取500个外地人进入上海的公务员系统,还有几千个外地媳妇熬到了10年15年,这剩下的,才敞开给外地人竞争(还是面向高收入人群),最后这个名额其实不超过50个!
如果这是真的话,待会码完字我先找个地方哭会...那么你办居住证了吗?你申请排队了吗?你还要等多久?今天我想来简单粗暴说下,我们到底还有多少年才能落户上海!
终于搞明白了!下面是最靠谱落户上海的几种方法,你会选择哪种途径?
有些问题真不知道可以问谁
是不是还有很多人跟我一样,碰到上海落户问题,就是一头雾水,好像知道一些,又说不太清楚。
以为可以咨询机构和身边朋友,结果弄的N头雾水,不了了之?我折腾了两天,现在来跟大家汇报下结果:
户籍派出所:
我们只接管“投靠亲属或配偶”方面落户,其他方面落户请咨询人社局;
人社局:
0-9之间各种选择后,收到的回复是:“您前面排队人数为43人”;
街道办、居委会、114:
前两个电话无人接听,114干脆是人工智能语音服务;
代办公司:
积分和落户是两回事(问号脸),积分,是积满120分之后,就可以让你孩子以后在上海上学并参加中、高考,落户得想其他办法;
身边朋友:
积满120分之后才能排队等待落户,一般都得考中级职称或者工资特别高才能落户,不然有的等了。
“
4条通关路径,你有补充的嘛?
最后,我通过各级有关部门以及强大的粉丝力量,总结了这4条落户“通关”路径:
方式一:人才引进之应届生落户——考个研/博吧
方式二:人才引进之居转户——请耐心等待
方式三:其他人才引进办法——包含灰色地带
方式四:投靠亲属或配偶——和上海人结婚
在这说明一下,在上海,居住证积分和落户是半分离状态,在居住证积满120分后,您的子女可以在上海市享受9年义务教育,并参加中、高考(理论上)。
在居住证积满120分后,并具备“人才引进”相关政策的情况下,可以排队等待落户。
而且,现行的落户政策有效期为底,明年是否会出新政策?还是在原有政策基础上微调?是更松还是更严?我们不得而知。
李同学:差2分就能落户了...
我们先看看第一条路:应届毕业生落户,应届毕业生可以根据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发布的《非上海生源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申请本市户籍评分办法》进行评分,达到标准分72分即可在上海落户。
“
理工科学生更容易落户?
我身边一个朋友,上海大学理工科硕士毕业,校园招聘期间选择入职华为,并开始筹备落户事宜:最后学历+班级成绩排名+各种证书奖项+工作单位资质等,加在一起让他顺利通过落户,他的加分项中比较特殊的一项是“发明专利”▼
附件1:非沪籍应届毕业生打分标准(截图)
“
签约单位很重要!
我这位朋友的同学(李同学)就那么幸运了。除了工作单位资质这一项之外,这位李同学的落户打分都比较高。
但是他工作签约单位,是某大型国企北京总部在上海的常驻机构,并非上海企业,所以工作签约单位这一项,打分为0,而这也最终导致该同学落户失败。
需要注意的是,应届生打分落户只针对应届毕业生,需要在规定时间内申请,错过了就不能再申请了。
标准分为72分,如果你是应届生的话,对照下你有多少分啦?(打分标准请参照文末附件1)
何先生:等了9年,终于轮到我了
这一部分,是我们本篇重点要说的,因为所有落户途径整理下来,可以发现,对于很多工薪阶层的小伙伴来说,“居转户”才是最靠谱的路。
而这条路其实是人才引进的一种,简单说就是:上海市根据你提交的各项材料,判定你是否是有利于上海发展的人才,如果是那么你的排队时间就会大大缩短,落户有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