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宜城“新农人”返乡养水蛭 走出特色致富路
作者:eric 时间:2023-09-01
导读:超训网襄阳9月1日电,“经过几年摸索,我们已掌握了成熟的水蛭养殖技术。”“90后”大学生养殖户顾加文9月1日表示。在湖北省宜城市雷河镇季莲村的一处水蛭养殖基地,一排排养殖水池整齐排列,几名“90后”小
超训网襄阳9月1日电,“经过几年摸索,我们已掌握了成熟的水蛭养殖技术。”“90后”大学生养殖户顾加文9月1日表示。在湖北省宜城市雷河镇季莲村的一处水蛭养殖基地,一排排养殖水池整齐排列,几名“90后”小伙儿正在给水蛭投食。
顾加文是这处水蛭养殖基地的“元老”,2019年,他萌生了养殖水蛭的想法,通过到潜江、随州等多地进行跟班学习,逐步积累养殖经验。第一年试养殖产量较为可观,于是他便喊上朋友一起创业。
2022年,好友李长阳在安徽、浙江等地考察水蛭养殖后,跟着顾加文一起创业。如今,“小团体”已经发展到5人,其中4人都是“90后”大学毕业生。
水蛭养殖团队已经发展到5人。宜城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如今我们的养殖水池已增加到64个,也更加规范和成熟。”团队成员万朝军表示,他们在选种、孵化、幼苗培育、成品养殖及销售渠道方面已形成完整链条,水质调节、饲料喂养、预防疾病等方面也颇有研究。
同时,水蛭基地还带动周边村民清洗、除草等,让他们实现就近就业增收。“小团体”每月都会组织外出学习,也吸引了大量周边地市的养殖户来考察学习。
雷河镇季莲村的一处水蛭养殖基地。(航拍图)宜城市融媒体中心供图
据了解,近年来,宜城市雷河镇实施“乡土能人培养计划”,广泛凝聚“新农人”“新能手”等,让他们在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在土地流转、技术指导、审批流程等方面“开绿灯”,不断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下一步,我们计划扩大养殖规模,同时在养殖池内套养泥鳅,鱼类等水产,利用养殖池水面进行无土化水培大蒜种植,把水蛭养殖发展成多元化产业,带动更多乡亲走上致富路。”顾加文表示。(完)
随便看看:
- [猎奇八卦]世界上最贵的理发师,一次26万/生意非常好(获吉尼斯认证)
- [猎奇八卦]古法制作“超级宣纸”成功挑战吉尼斯世界纪录
- [猎奇八卦]台风“苏拉”或致粤部分江河发生洪水 广东三市公共交通停运
- [猎奇八卦]生态环境部:我国已启动第三次海洋污染基线调查
- [猎奇八卦]世界上最贵的鞋子,价值高达1.19亿元(镶嵌了数百颗钻石)
- [猎奇八卦]浙江宁波8岁白血病女孩重启人生 “焕然医新”助蝶变
- [猎奇八卦]开学了,你会在新同学间“立人设”吗
- [猎奇八卦]预警!台风“海葵”未来还将在粤闽交界至广东汕头一带再次登陆
- [猎奇八卦](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探访大庆油田:加快数字化转型 推进智能化
- [猎奇八卦]全球最“简单”的吉尼斯纪录,48名日本女性打破,网友:只缺人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