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吐鲁番坎儿井:保护、传承与利用促“生命之泉”焕新生
作者:eric 时间:2023-09-04
导读:中新社新疆吐鲁番9月4日电,从高空看吐鲁番,可以看到茫茫戈壁上有着一串接一串的蜂窝状土堆。这些土堆是坎儿井的竖井口,下面的暗渠流淌着来自天山的冰雪融水。吐鲁番坎儿井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经过专门保护与传承
中新社新疆吐鲁番9月4日电,从高空看吐鲁番,可以看到茫茫戈壁上有着一串接一串的蜂窝
状土堆。这些土堆是坎儿井的竖井口,下面的暗渠流淌着来自天山的冰雪融水。吐鲁番坎儿井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经过专门保护与传承,这一古老的地下水利工程在今天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坎儿井是新疆特有的文化遗存,被称为“丝绸之路上的生命线”,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水利灌溉系统。其中大部分坎儿井分布在吐鲁番地区。吐鲁番市副市长阿曼古丽·阿地力近日向参加“沿着河湖看新疆”主题采访活动的记者介绍,目前吐鲁番市有坎儿井997条,其中有水坎儿井214条,总长度3491.74公里。
近日,“沿着河湖看新疆”主题采访活动采访团走进吐鲁番。图为吐鲁番坎儿井石碑。 中新社记者 林世雄 摄
吐鲁番干旱缺水,素有“火洲”之称,年平均降水量为16毫米,蒸发量达3200毫米。而吐鲁番北部山区,春夏时节有大量冰雪融水流下山谷,潜入戈壁滩下,形成丰富的地下水。
吐鲁番人民因地制宜,开凿了大量坎儿井,将地下水引至地面,进行农业灌溉和生活使用。吐鲁番坎儿井乐园景区讲解员吐尔逊汗·胡吉艾合买提向游客介绍,坎儿井来之不易,挖掘工程危险性很大,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竖井、暗渠、明渠和蓄水池。高山雪水经暗渠、明渠等流向村庄、农田,浇灌着葡萄、西瓜等农作物。因此,坎儿井也被当地民众称为“母亲河”。
据新疆坎儿井研究会秘书长吾甫尔·努尔丁介绍,2003年之前,吐鲁番坎儿井在以平均每年32条的速度干涸,数量不断减少。对于干涸的原因,他指出,主要和保护不力以及机电,
随便看看:
- [猎奇八卦]男子为炫富烧100元点烟被罚1万
- [猎奇八卦]张凯丽任中华慈孝文化大使:慈孝要言传身教 上行方能下效
- [猎奇八卦]中国最高的人,吉尼斯认证鲍喜顺(2.36米)
- [猎奇八卦]海口海警局案值最大走私成品油案一审:十人获刑,处罚2.2亿元
- [猎奇八卦]扰乱市场渲染焦虑 “黄牛”乱象该花大力气整顿了
- [猎奇八卦]暴雨袭福建宁德 多处受淹
- [猎奇八卦]上海民革理论学习中心组参观朱学范故居 捐赠珍贵史料
- [猎奇八卦]事故新能源车电池组“套码”再上路?上海警方破获计算机领域新型
- [猎奇八卦]主拱跨径全球第六的株洲双层跨江大桥通车 为清水塘产业新城注入
- [猎奇八卦]超强台风“苏拉” 裹挟狂风暴雨靠近闽粤沿海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