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天下奇闻 > 灵异恐怖 正文

高邮湖的传说,高邮湖的典故

作者:eric 时间:2023-09-10
导读:高邮湖相传是古高邮城地陷而成,早年间湖水清澈时能见古时街道房屋。一日我与本村老者闲聊,他说他幼年在高邮湖捕鱼还能看见湖底古建筑,最神奇的是湖底有一古井,终年冰凉。哪怕夏

高邮湖相传是古高邮城地陷而成,早年间湖水清澈时能见古时街道房屋。一日我与本村老者闲聊,他说他幼年在高邮湖捕鱼还能看见湖底古建筑,最神奇的是湖底有一古井,终年冰凉。哪怕夏天捕的鱼养在井的上方都会被冻死。讲的让我惊奇不已。不过随着近代高邮湖过洪,泥沙沉积已无从寻迹。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是显湖,也就是海市蜃楼。薄薄的雾气里湖面上突显一座古城池,古人人来人往一幅热闹的市井景象。家中祖父母有幸亲眼目睹过。几十年过去了再也没人见过。 网上让人知晓高邮湖的莫过于2007年高邮湖水龙卷事件,网友还在为东方卫视里的龙还是三只鸟争论。我没亲眼看到过龙,不过我要讲件事给大家听,2015年的夏季我下午从高邮骑电动车回乡,路上我偶然抬头看天,只见天空西北处有一片乌云翻腾,云层高处红色闪电出没。没有雷声,没由头地我心里冒出句妖雷现,蛟龙出。心里带着焦虑回到老家,傍晚手机看到信息,我看到那个方向出现龙卷风。不知是巧合还是我当时的第六感感知了。 湖里灵异事常有,早些年在高邮湖围网养蟹的人常遇到,总免不了请高人破解一番,在这我就不一一赘述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上网查看。高邮湖风光优美,湖边的镇国寺可以免费游览一番。

高邮湖的民间传说

高邮湖的民间传说:

相传高邮湖原是陈州府府城,包公曾在此放粮赈济灾民。有一天一个叫花子来到陈州府,乞讨了两条街,没人施舍,最后来到一个学馆,学馆门口一个学童就从自己的午饭中分了一个饭团给叫花子。

叫花子对他说:陈州府人心不古,必遭灭顶之灾,学童立即告诉先生,先生赶紧叫住乞丐,询问灾难何时降临,到底是何灾难?叫花子说:学馆门前石狮子眼红,大难即至,是何灾难,此乃天机。说完就不见了。

先生立即将此事禀报州官,官府派人日夜看着石狮子眼睛,并晓喻全城百姓,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就是不见石狮子眼红,官府认为先生在撒谎,就将人撤走了海归落户上海 undefined,先生无奈,就安排学生轮流看着。

那个施舍的学童轮番看了好几次,就是不见石狮子眼红,这一天又轮到他了,到了中午仍不见石狮子眼红,他带着幼稚的好奇心,拿出书包里的红腊笔,将石狮子的眼睛涂一层红腊,并大声的叫喊:石狮子眼睛红了。

先生出门一看,果真不错,立即将学生放回家,并到大街上大声呼喊:“石狮子眼睛红了!石狮子眼睛红了!”人们听到喊声都忙着逃命,可这学生心里确乐滋滋的,仍在石狮子旁玩耍,因为他知道这是假的。

陈州府街北头有个磨豆腐的老两口,他家有口奇怪的水缸,磨了几十年的豆腐,水缸里的水只用不少,白天水用完了,一夜过来第二天就是满缸水。

这一天老两口正在泡豆子,突然听到大街上有人喊石狮子眼睛红了,老两口商量说,我们老了,又跑不动了,我们这口水缸是宝贝缸,我们就躲到缸里去吧,说着老两口就将缸扳到。

缸口一着地,哗……顿时大街上到处是水,水位迅猛上涨,此时在石狮子旁玩耍的那学生一看四处是水,傻眼了,没办法,就跳到石狮子背上,说也奇怪,可石狮子却在上浮,不到半个时辰,整个陈州府一片汪洋,没有一个人逃过此劫,只有那个学生骑着石狮子在水上漂游。

学生嘴里不住地喊:“孽障孽障往高游……” 人们就将陈州府沉下去的湖面称为高游湖,学童逃生居住的地方叫高游。直到后来官府在那里建立邮差驿站,那里才改写作高邮,高游湖困湖随地名,而改作高邮湖了。

扩展资料:

高邮湖底有座古城:

民间传说流传了一千多年,高邮湖下面有一座真实的古代城市。

沈括在《梦溪笔谈》也提到:“嘉祐中,扬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见,初出于天长县陂泽中,后转入甓社湖,又后乃在新开湖中,几十余年。

居民行人,常常见之……樊良镇正当珠往来处,行人至此,往往维船数宵以待现。”可见其时仍有樊良镇存在。明隆庆以后,由于淮水泛滥,高邮运河以西的诸小湖被连并成高邮湖,樊良镇没入湖中。

在高邮湖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云水茫茫的高邮湖底有座古城,和陆上的城市一样,有房屋也有街道。至今当地的渔民仍然对这个传说笃信不疑,70岁的渔民陈国荣说,前两年还有渔民捕鱼时,捕到了一个玉抱枕,一看就是稀罕物。“这白茫undefined茫的高邮湖,下面没有城又怎么能有这稀罕物呢?”

对于这个传说,考古界有不少不同的声音。有学者认为,高邮湖底确有一座古城,名叫樊良镇,位置约在今天高邮清水潭以西的高邮湖中。1971年江苏省水利厅勘测队曾发现高邮湖内有一古河床,西北自安徽滁州界山涧中,东经清水潭入射阳湖,这个古河床名叫石梁溪。

樊良镇的位置就在石梁溪和运河交会处。这里南通扬州,北达楚州,西到天长,东至射阳湖,确为一交通枢纽。隋大业中至唐永徽二年,曾经移置高邮县治于此,后为高邮重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邮湖


听说,高邮湖蕴藏着不少神秘的传说?

  相传高邮湖原是陈州府府城,包公曾在此放粮赈济灾民。有一天一个叫花子来到陈州府,乞讨了两条街,没人施舍,最后来到一个学馆,学馆门口一个学童就从自己的午饭中分了一个饭团给叫花子,叫花子对他说:陈州府人心不古,必遭灭顶之灾,学童立即告诉先生,先生赶紧叫住乞丐,询问灾难何时降临,到底是何灾难?叫花子说:学馆门前石狮子眼红,大难即至,是何灾难,此乃天机。说完就不见了。先生立即将此事禀报州官,官府派人日夜看着石狮子眼睛,并晓喻全城百姓,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就是不见石狮子眼红,官府认为先生在撒谎,就将人撤走了,先生无奈,就安排学生轮流看着,那个施舍的学童轮番看了好几次,就是不见石狮子眼红,这一天又轮到他了,到了中午仍不见石狮子眼红,他带着幼稚的好奇心,拿出书包里的红腊笔,将石狮子的眼睛涂一层红腊,并大声的叫喊:石狮子眼睛红了。先生出门一看,果真不错,立即将学生放回家,并到大街上大声呼喊:“石狮子眼睛红了!石狮子眼睛红了!”人们听到喊声都忙着逃命,可这学生心里确乐滋滋的,仍在石狮子旁玩耍,因为他知道这是假的。
陈州府街北头有个磨豆腐的老两口,他家有口奇怪的水缸,磨了几十年的豆腐,水缸里的水只用不少,白天水用完了,一夜过来第二天就是满缸水。这一天老两口正在泡豆子,突然听到大街上有人喊石狮子眼睛红了,老两口商量说,我们老了,又跑不动了,我们这口水缸是宝贝缸,我们就躲到缸里去吧,说着老两口就将缸扳到。缸口一着地,哗……顿时大街上到处是水,水位迅猛上涨,此时在石狮子旁玩耍的那学生一看四处是水,傻眼了,没办法,就跳到石狮子背上,说也奇怪,可石狮子却在上浮,不到半个时辰,整个陈州府一片汪洋,没有一个人逃过此劫,只有那个学生骑着石狮子在水上漂游。学生嘴里不住地喊:“孽障孽障往高游……” 人们就将陈州府沉下去的湖面称为高游湖,学童逃生居住的地方叫高游。直到后来官府在那里建立邮差驿站,那里才改写作高邮(今江苏高邮市),高游湖困湖随地名,而改作高邮湖了。 海市蜃楼为高邮湖的一大奇观,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经常出现。在万寿汊河人都称之为:“显陈州府”。在天长境内,观看海市蜃楼的最佳场所是万寿乡汊河村汀溪尖附近,若你运气好,在下午三四点左右,天气略有薄雾,在大王庙与老鼠嘴之间就会现出一条街道,街道若隐若现,虚无飘渺,街上有贩夫走卒,挑葱卖菜,渔樵耕涣,商贾行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其中最令人叫绝的是1962年农历9月13日的海市蜃楼,从大王庙到老鼠嘴有几千米长的街道,城墙上有兵马走动,城门口人来人往,其中一个买菜的老妪手拿一把葱,在与卖菜的讨价还价约有二三分钟,清晰可见。当时在白塔河口有几百民工争相观看,其中万寿村两个十来岁的小孩因在王家台放猪,见此情景,已向陈州府内奔去,被大人及时发现拦阻,才幸免于难。此次海市蜃楼显了四个多小时,直到太阳搭山才隐去。
最近一次“海市蜃楼”出现于1995年8月9日。上午9时左右,一场暴雨过后,湖面上出现大堤和树木奇景,三四分钟后,景象开始清晰,大堤上有汽车行驶。又过了10分钟,出现一座城市轮廓,有楼房、街道,还有两个高耸的烟囱,其中一个还冒着滚滚浓烟,甚是奇特。 高邮湖东堤即为京杭运河西堤,毗邻高邮城区,全长44.1公里。其中子婴闸至二里铺3公里,二里铺至高邮湖调度闸26.5公里,调度闸至江高交界14.6公里,西堤迎湖戗堤段26.5公里。堤顶连线护坡处有石埝挡浪墙。2004年实施了淮河入江水道灾后重建应急工程运河西堤加固项目,主要内容是在北起二里铺,南至湖河调度闸,工长26.5公里老西堤后修筑戗台(顶真高10.5米,顶宽6米,1:3坡)、吹填老河槽至真高9.5米。西堤作为里下河防洪的第一道屏障,其工程位置十分重要,工程沿线的吹填加固,不仅有效地消除了工程险情,确保防洪安全,同时在吹填区域内形成了2500亩左右的土地资源,从而为发展旅游产业创造了条件。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Copyright © 2024 上海落户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03381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