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天下奇闻 > 灵异恐怖 正文

宁夏校霸逼迫9名学生交往详情经过曝光为发生性关系殴打辱骂女生起底校霸张某虎

作者:eric 时间:2023-09-10
导读:中国小康网综合媒体报道 近日,宁夏一名21岁“校霸”逼迫9名学生交往的消息一经曝光,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据了解,这起恶劣事件发生在宁夏固原市,“校霸”犯罪嫌疑人强行和9名

中国小康网综合媒体报道 近日,宁夏一名21岁“校霸”逼迫9名学生交往的消息一经曝光,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据了解,这起恶劣事件发生在宁夏固原市,“校霸”犯罪嫌疑人强行和9名中学女生交往,使得很多学生无法安心上学导致辍学,更让人感到难以置信的是,不止学生,甚至连家长都对这名男子感到非常恐惧,那么这名“校霸”到底是何方神圣,为什么能这么猖狂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是怎么回事。

“校霸”强迫多个中学9名女生与其交往 导致学生不敢上课甚至辍学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警方通报破获了一起“校霸”案,嫌疑人张某虎被指以“找对象”为名强行与9名中学女生交往。其以实施恐吓、滋扰、殴打等方式逼迫女学生与其交往,3名女生被扇耳光,2名女生迫于压力辍学回家,多名女生由于张某虎的骚扰,由家长护送上学或改变上学路线,严重影响了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学习环境。

8月19日,彭阳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微信公众号“彭阳刑侦”发布消息称,当地公安通过开展“护校”行动,有效维护彭阳县辖区各类学校(含幼儿园、小学、中学、高中等)的安全稳定,严厉打击扰乱校园公共秩序、侵害校园师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保护校园和广大师生合法权益,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而“校霸”便是指在校园及校园周边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

消息称,“近期,彭阳县公安局扫黑办在核查涉黑涉恶线索时,发现犯罪嫌疑人张某虎自2023年以来逞强耍横,寻求精神刺激,在彭阳县第一中学、第二中学、第三中学、职业中学等学校,通过QQ、微信、快手等通讯软件结识未成年女学生,采取欺骗、恐吓、滋扰等手段要求与其找对象,并随意殴打未成年学生,致使多名学生心理形成恐惧感,有的不能安心上学、有的不敢到学校上课、甚至有些因害怕辍学,严重侵害了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学习生活,严重扰乱了校园周边社会秩序,其行为已涉嫌寻衅滋事罪。

彭阳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披露,张某虎以“找对象”为名强行与彭阳县职业中学、第一中学、第二中学、第三中学9名女学生交往,起初不答应的,张某虎便实施恐吓、滋扰、殴打等方式逼迫女学生与其“找对象”。

事发学校之一彭阳县职业中学

3名女生被扇耳光,2名女生迫于压力辍学回家,多名女生由于张某虎的骚扰,由家长护送上学或改变上学路线,严重影响了未成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学习环境。

张某虎与未成年女生交往期间,多次发送暗示性语言,企图与未成年女生发生性关系,在遭到拒绝或提出分手后,便发消息辱骂、恐吓受害人,甚至多名家长也遭受到了张某虎的威胁,张某虎的恶劣行为严重影响了彭阳县校园周边社会秩序,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当地警方:所谓“校霸”竟是21岁瘦小无业男子

此外,张某虎将在校学生结识为“兄弟”,用于“保护”其所找的“对象”,并在学生中树立“大哥”地位,多次为其“兄弟”“出头”“摆事”,威胁、恐吓、殴打未成年学生,造成多名未成年学生心理形成恐惧感,有的不能安心上学、有的不敢达到学校上学、甚至有些辍学。

案发后,彭阳县公安局扫黑办立即成立专案组对此案展开侦查,2023年8月9日经彭阳县检察院批准,对犯罪嫌疑人张某虎依法逮捕,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彭阳警方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张某虎只有21岁,无业,没有固定收入。张某虎长相瘦小,与外人想像其壮实有极大反差。之所以能让一些学生“屈服”,源于张某虎多次为其“兄弟”出头摆事,威胁、恐吓、殴打未成年学生,造成多名未成年学生心理形成恐惧感。

央视网:护佑未成年人 需要法律的兜底和执法的刚性

对于校霸逼迫9名学生交往一事,央视网新闻作出了评论。

央视网称嫌疑人的所作所为,用心可谓险恶,手段可谓残忍,性质可谓恶劣,将他严肃处理、绳之以法,大快人心。未成年人是社会的花朵,祖国的未来。任何企图将罪恶魔爪伸向未成年人的行为,都将如老鼠过街,被人人喊打。这是社会的底线,也是社会的共识。

护佑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首先需要法律的兜底和执法的刚性。对于未成年人的保护,我们并不缺少法律。然而在一些地方,其执法响应和执法效果似乎并不令人十分满意。在当前“扫黑除恶”的大背景下,各地公安机关需要切实提升执法效率和水平。

保护未成年人,还需要教育的跟进。近些年,针对未成年人,特别是未成年女性的犯罪行为比较高发。未成年人大多年幼怕事,又普遍缺乏法律意识,一旦遭遇侵害,往往不能找到正确的反应渠道,很容易将小事拖大,最终酿成悲剧。对此,家长、学校和教育部门要细心呵护,重视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更要构建起有效的沟通渠道,将侵害类案件苗头扼杀在摇篮里。

客观来说,“校霸”被绳之以法值得点赞。然而,考虑到我国未成年人的庞大基数和现实的纷繁复杂,我们更愿意将此案看作是一次警示和镜鉴。类似“校霸”还有多少?是否还有孩子正在遭受此类骚扰和侵害?各地司法机关、公安机关和教育部门要主动出击,肃清校园内外的“恶手”,还校园一片安全,还孩子们一张干净、安心的课桌。

你在校内遇到过哪些真实惊悚的事情?

室友小曾,某个周末,带来一女孩,年纪跟我们差不多,说是高中同学,在美院上学,借住一下。十多天后,小曾失踪。

我们大学在江南水乡某郊区,古色古香古韵,环境很好,与其说是大学,不如说是一所完美的江南园林景观,当时有很多同学的亲戚喜欢来校园逛逛,拍照,采风,因此,对于舍友的同学我们压根没有怀疑。也不能说一点都不怀疑,只是说下意识忽略了,我这样说,自然是有道理的。

她说她是大学生,自称读大二,但是单从外表来看,真的不像,我承认我以貌取人,但其他室友和我的想法居然惊人的相似,这么说吧,她既不像大学生,更不像美院的学生,有点糙糙的感觉。在我看来,美院上学再怎么也得有一点艺术气质吧。我们去上网,都登录网页了,她连电脑都不会开,坐在电脑前一脸懵逼。当时我说不上来的一种直觉,有什么在脑海中一闪而过,快得抓不住。无事献殷勤。怎么个献殷勤?最喜欢打听我们的隐私,哪里人,家里父母做啥的,有兄弟姐妹几个,我戒心一直很强,这得益于父母的教育,从小,我妈就给我灌输,你要是被人拐走了,不但没花裙子穿,而且还要被人打,不给饭吃,小小年纪就要放牛,割草,这种恐惧感如影随形,对任何陌生人,陌生事物,我都下意识的带有怀疑。除了打听各种各样的事之外,她还喜欢来很多零食,水果,分给我们宿舍的同学,拉近距离,我一点也没吃,莫名的就不想跟她建立很多联系。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再则说,一个陌生人见天的打听别人的私事?你几个意思啊?

另一个舍友小孙不知是出于对零食的偏爱,还是真的觉得她不错,很快加入了阵营,于是小曾,小孙,美术生天天腻在一起。她偶尔还跟我们去大教室听课,但怎么看怎么有一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感觉,但我人微言轻,因为小孙和舍友和她打成一片,另外一个室友阿华则是早已拿定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所以,我就成了特立独行的那一个,因此,即便有怀疑,我也说不出口了,万一是我多心了呢!我不能以己度人。

她住到第十天的时候,说她要开画展了,煞有介事的一人给了我们一张烫金的邀请函,请我们大驾光临,开玩笑说有我们的捧场必定是蓬荜生辉,她特意亲亲热热的挽着我,说,你一定要去哦,看她殷勤备至的模样,我鸡皮疙瘩掉一地。我微微一笑,拒绝了。看我拒绝得干脆利落,她明显一愣,但表情转瞬即逝。就这样,四个室友去了两个。小曾,小孙,美术生三个人打车一起走的,走之前,美术生特意留个了电话号码给我,说我如果愿意去的话,随时欢迎,她越热忱,我越疑心。不过,我也算是百密一疏,我居然忘记验证她电话号码的真伪了。

这样一走就是三天,小曾和小孙一直没有回来,我感觉自己预料的成了现实,我急忙翻出那张皱巴巴的纸条,拿出手机就拨打那个手机号码,完犊子了,居然是空号,老天爷,于是,我连滚带爬的跑到辅导员那儿跟她说明了情况,就在我们万分焦急的时候,小孙回来了。小孙说她们一到市区就分开了,她也没去看画展,她是去男朋友学校了,然后,我说她留的手机号码是空号,小曾可能有事了,你回忆一下,你们一路上都发生些啥了,这个很重要的,然后,小孙就像醍醐灌顶,立马悟出了什么,赶忙去查银行余额卡余额,发现自己的钱已经被美术生划走,只剩几毛钱了。

辅导员见此情景,还有啥不明白的?于是,她立马报了警,学校领导,系领导都很重视,再三再四拜托警方,那几天我们都心神恍惚,就连一贯冷静的阿华也罕见的一脸愁容,我们都担心小曾出事,警方破案真的神速,不到一礼拜,我们就得知了小曾被找到的消息,人是找到了,但其中发生过什么事,我们一概都不知道,因为涉及隐私,这种消息被领导严令不准外传。

自那以后,小曾就再也没有回过学校,在我们视线消失了,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她爸妈来学校办了退学手续,她男朋友也和她分了。我们有个班级群,平时没几个人冒泡,因此也没注意有没有人退群什么的,就在她退学不久,她忽然上线,在我们班级群里说了很多恶毒的话,主要是骂小孙,其次骂我和阿华,说我们是心机婊,骂小孙不得好死,骂完,就退了群,快得我们几个人甚至于来不及做出反应。很难想象,那些恶毒的话是那个曾经温润如水的小姑娘嘴里骂出来的,她曾经经历过什么已经不言而喻了,或许从她失踪那一刻起,她都已经不是原来的她了。

虽然学校三令五申不准外传,后来这件事还是被人捅出去了,于是,我们学校就成了各大媒体围追堵截的地方,我们几个室友也成了记者采访的对象,其中有几个记者恶意满满,明里暗里暗示我们都是知情者,却冷眼旁观,老天爷,我又不是上帝,好吧,我要有那个未卜先知的本事,我早就成了亿万富翁好吧。除了找我们之外,更多的记者则是天天来找小孙,而且动不动就围堵她,她那一段时间心力交瘁,躲避记者,躲避恶意满满的猜测,好几次心态差点崩溃。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很多记者话里话外都有埋怨她的意思,你自己好好回来了,却害得同学被骗走巴拉巴拉………。

嫌疑犯被捕之后,团伙作案,美术生负责外围欺骗,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很缜密,她之所以在我们宿舍住了近2周的时间,就是为了骗更多的人走,因为只要一到市里就有人接应,因为我跟阿华不去,所以她只骗走了小孙和小曾。估计小孙在半路上,发现有问题了,所以就去找她男朋友去了,但即便这样仍然被骗走了好几千块。

~~~~~~~~~~~~~~~

这里有几个疑问:

为什么小曾要把骗子带回宿舍而且当她是朋友?而我们宿舍的同学和班里的同学又为何不劝解。因为小曾开门见山,说带回来的骗子是她的同学,有了这个先入为主的念头,也让我们放松了警惕,也就没有过多盘问 如果一开始就知道她们只是在车站萍水相逢的,我想我一定会劝。美术生为何在我们学校度过十天时间,自己不上课吗?因为她一开始就说自己在筹备画展。我们为何不多她问她几句专业知识,我们是理工科专业,对美术一窍不通,加上同学这一层关系,即便有些许怀疑,也就忽略不计了。我们是不是太冷漠了,总之我觉得不是。因为,小曾也是成年人了,又是理科生,逻辑思维应该很敏捷,不至于被忽悠她,再加上当时也看不出什么不对劲,毕竟骗子段位高。小曾和她萍水相逢,为什么要说她是自己同学?后来我们猜测,估计小曾如果硕她们不是同学的话,她不知道找什么借口让她住进我们宿舍,担心我们不让陌生人入住,所以才说是她同学,殊不知这才是最大的可怕之处。我们明明发现了不对劲,为什么只是选择明哲保身。这个有个原因,毕竟是小孙和小曾一起走的,有什么事互相一个照应,发现不对劲可以报警。然而,我们没想到的是,小孙却中途撂挑子了,这也是始料未及人才引进 undefined的,再加上她当时也没有赶回来。

大学四年,这件事情留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不知道是谁说过,善良过度就是傻,就像小曾,她没有一点警惕性,对一个陌生人掏心掏肺,只能说被保护得太好,不像我们从小被这种恐怖思想毒打。

只能说,她的父母没教过她什么叫人间险恶啊?至于她恶毒骂人,我倒是可以理解,好好的前程毁了,又被男朋友甩了,其中经历过什么无法诉说的痛苦,因此,整个人心态就扭曲了。

女孩子在外多个心眼没错,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你在校内遇到过哪些真实惊悚的事情?

室友小曾,某个周末,带来一女孩,年纪跟我们差不多,说是高中同学,在美院上学,借住一下。十多天后,小曾失踪。

我们大学在江南水乡某郊区,古色古香古韵,环境很好,与其说是大学,不如说是一所完美的江南园林景观,当时有很多同学的亲戚喜欢来校园逛逛,拍照,采风,因此,对于舍友的同学我们压根没有怀疑。也不能说一点都不怀疑,只是说下意识忽略了,我这样说,自然是有道理的。

她说她是大学生,自称读大二,但是单从外表来看,真的不像,我承认我以貌取人,但其他室友和我的想法居然惊人的相似,这么说吧,她既不像大学生,更不像美院的学生,有点糙糙的感觉。在我看来,美院上学再怎么也得有一点艺术气质吧。我们去上网,都登录网页了,她连电脑都不会开,坐在电脑前一脸懵逼。当时我说不上来的一种直觉,有什么在脑海中一闪而过,快得抓不住。无事献殷勤。怎么个献殷勤?最喜欢打听我们的隐私,哪里人,家里父母做啥的,有兄弟姐妹几个,我戒心一直很强,这得益于父母的教育,从小,我妈就给我灌输,你要是被人拐走了,不但没花裙子穿,而且还要被人打,不给饭吃,小小年纪就要放牛,割草,这种恐惧感如影随形,对任何陌生人,陌生事物,我都下意识的带有怀疑。除了打听各种各样的事之外,她还喜欢来很多零食,水果,分给我们宿舍的同学,拉近距离,我一点也没吃,莫名的就不想跟她建立很多联系。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再则说,一个陌生人见天的打听别人的私事?你几个意思啊?

另一个舍友小孙不知是出于对零食的偏爱,还是真的觉得她不错,很快加入了阵营,于是小曾,小孙,美术生天天腻在一起。她偶尔还跟我们去大教室听课,但怎么看怎么有一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感觉,但我人微言轻,因为小孙和舍友和她打成一片,另外一个室友阿华则是早已拿定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所以,我就成了特立独行的那一个,因此,即便有怀疑,我也说不出口了,万一是我多心了呢!我不能以己度人。

她住到第十天的时候,说她要开画展了,煞有介事的一人给了我们一张烫金的邀请函,请我们大驾光临,开玩笑说有我们的捧场必定是蓬荜生辉,她特意亲亲热热的挽着我,说,你一定要去哦,看她殷勤备至的模样,我鸡皮疙瘩掉一地。我微微一笑,拒绝了。看我拒绝得干脆利落,她明显一愣,但表情转瞬即逝。就这样,四个室友去了两个。小曾,小孙,美术生三个人打车一起走的,走之前,美术生特意留个了电话号码给我,说我如果愿意去的话,随时欢迎,她越热忱,我越疑心。不过,我也算是百密一疏,我居然忘记验证她电话号码的真伪了。

这样一走就是三天,小曾和小孙一直没有回来,我感觉自己预料的成了现实,我急忙翻出那张皱巴巴的纸条,拿出手机就拨打那个手机号码,完犊子了,居然是空号,老天爷,于是,我连滚带爬的跑到辅导员那儿跟她说明了情况,就在我们万分焦急的时候,小孙回来了。小孙说她们一到市区就分开了,她也没去看画展,她是去男朋友学校了,然后,我说她留的手机号码是空号,小曾可能有事了,你回忆一下,你们一路上都发生些啥了,这个很重要的,然后,小孙就像醍醐灌顶,立马悟出了什么,赶忙去查银行余额卡余额,发现自己的钱已经被美术生划走,只剩几毛钱了。

辅导员见此情景,还有啥不明白的?于是,她立马报了警,学校领导,系领导都很重视,再三再四拜托警方,那几天我们都心神恍惚,就连一贯冷静的阿华也罕见的一脸愁容,我们都担心小曾出事,警方破案真的神速,不到一礼拜,我们就得知了小曾被找到的消息,人是找到了,但其中发生过什么事,我们一概都不知道,因为涉及隐私,这种消息被领导严令不准外传。

自那以后,小曾就再也没有回过学校,在我们视线消失了,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她爸妈来学校办了退学手续,她男朋友也和她分了。我们有个班级群,平时没几个人冒泡,因此也没注意有没有人退群什么的,就在她退学不久,她忽然上线,在我们班级群里说了很多恶毒的话,主要是骂小孙,其次骂我和阿华,说我们是心机婊,骂小孙不得好死,骂完,就退了群,快得我们几个人甚至于来不及做出反应。很难想象,那些恶毒的话是那个曾经温润如水的小姑娘嘴里骂出来的,她曾经经历过什么已经不言而喻了,或许从她失踪那一刻起,她都已经不是原来的她了。

虽然学校三令五申不准外传,后来这件事还是被人捅出去了,于是,我们学校就成了各大媒体围追堵截的地方,我们几个室友也成了记者采访的对象,其中有几个记者恶意满满,明里暗里暗示我们都是知情者,却冷眼旁观,老天爷,我又不是上帝,好吧,我要有那个未卜先知的本事,我早就成了亿万富翁好吧。除了找我们之外,更多的记者则是天天来找小孙,而且动不动就围堵她,她那一段时间心力交瘁,躲避记者,躲避恶意满满的猜测,好几次心态差点崩溃。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很多记者话里话外都有埋怨她的意思,你自己好好回来了,却害得同学被骗走巴拉巴拉………。

嫌疑犯被捕之后,团伙作案,美术生负责外围欺骗,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很缜密,她之所以在我们宿舍住了近2周的时间,就是为了骗更多的人走,因为只要一到市里就有人接应,因为我跟阿华不去,所以她只骗走了小孙和小曾。估计小孙在半路上,发现有问题了,所以就去找她男朋友去了,但即便这样仍然被骗走了好几千块。

~~~~~~~~~~~~~~~

这里有几个疑问:

为什么小曾要把骗子带回宿舍而且当她是朋友?而我们宿舍的同学和班里的同学又为何不劝解。因为小曾开门见山,说带回来的骗子是她的同学,有了这个先入为主的念头,也让我们放松了警惕,也就没有过多盘问 如果一开始就知道她们只是在车站萍水相逢的,我想我一定会劝。美术生为何在我们学校度过十天时间,自己不上课吗?因为她一开始就说自己在筹备画展。我们为何不多她问她几句专业知识,我们是理工科专业,对美术一窍不通,加上同学这一层关系,即便有些许怀疑,也就忽略不计了。我们是不是太冷漠了,总之我觉得不是。因为,小曾也是成年人了,又是理科生,逻辑思维应该很敏捷,不至于被忽悠她,再加上当时也看不出什么不对劲,毕竟骗子段位高。小曾和她萍水相逢,为什么要说她是自己同学?后来我们猜测,估计小曾如果硕她们不是同学的话,她不知道找什么借口让她住进我们宿舍,担心我们不让陌生人入住,所以才说是她同学,殊不知这才是最大的可怕之处。我们明明发现了不对劲,为什么只是选择明哲保身。这个有个原因,毕竟是小孙和小曾一起走的,有什么事互相一个照应,发现不对劲可以报警。然而,我们没想到的是,小孙却中途撂挑子了,这也是始料未及的,再加上她当时也没有赶回来。

大学四年,这件事情留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不知道是谁说过,善良过度就是傻,就像小曾,她没有一点警惕性,对一个陌生人掏心掏肺,只能说被保护得太好,不像我们从小被这种恐怖思想毒打。

只能说,她的父母没教过她什么叫人间险恶啊?至于她恶毒骂人,我倒是可以理解,好好的前程毁了,又被男朋友甩了,其中经历过什么无法诉说的痛苦,因此,整个人心态就扭曲了。

女孩子在外多个心眼没错,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你在校内遇到过哪些真实惊悚的事情?

室友小曾,某个周末,带来一女孩,年纪跟我们差不多undefined,说是高中同学,在美院上学,借住一下。十多天后,小曾失踪。

我们大学在江南水乡某郊区,古色古香古韵,环境很好,与其说是大学,不如说是一所完美的江南园林景观,当时有很多同学的亲戚喜欢来校园逛逛,拍照,采风,因此,对于舍友的同学我们压根没有怀疑。也不能说一点都不怀疑,只是说下意识忽略了,我这样说,自然是有道理的。

她说她是大学生,自称读大二,但是单从外表来看,真的不像,我承认我以貌取人,但其他室友和我的想法居然惊人的相似,这么说吧,她既不像大学生,更不像美院的学生,有点糙糙的感觉。在我看来,美院上学再怎么也得有一点艺术气质吧。我们去上网,都登录网页了,她连电脑都不会开,坐在电脑前一脸懵逼。当时我说不上来的一种直觉,有什么在脑海中一闪而过,快得抓不住。无事献殷勤。怎么个献殷勤?最喜欢打听我们的隐私,哪里人,家里父母做啥的,有兄弟姐妹几个,我戒心一直很强,这得益于父母的教育,从小,我妈就给我灌输,你要是被人拐走了,不但没花裙子穿,而且还要被人打,不给饭吃,小小年纪就要放牛,割草,这种恐惧感如影随形,对任何陌生人,陌生事物,我都下意识的带有怀疑。除了打听各种各样的事之外,她还喜欢来很多零食,水果,分给我们宿舍的同学,拉近距离,我一点也没吃,莫名的就不想跟她建立很多联系。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再则说,一个陌生人见天的打听别人的私事?你几个意思啊?

另一个舍友小孙不知是出于对零食的偏爱,还是真的觉得她不错,很快加入了阵营,于是小曾,小孙,美术生天天腻在一起。她偶尔还跟我们去大教室听课,但怎么看怎么有一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感觉,但我人微言轻,因为小孙和舍友和她打成一片,另外一个室友阿华则是早已拿定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所以,我就成了特立独行的那一个,因此,即便有怀疑,我也说不出口了,万一是我多心了呢!我不能以己度人。

她住到第十天的时候,说她要开画展了,煞有介事的一人给了我们一张烫金的邀请函,请我们大驾光临,开玩笑说有我们的捧场必定是蓬荜生辉,她特意亲亲热热的挽着我,说,你一定要去哦,看她殷勤备至的模样,我鸡皮疙瘩掉一地。我微微一笑,拒绝了。看我拒绝得干脆利落,她明显一愣,但表情转瞬即逝。就这样,四个室友去了两个。小曾,小孙,美术生三个人打车一起走的,走之前,美术生特意留个了电话号码给我,说我如果愿意去的话,随时欢迎,她越热忱,我越疑心。不过,我也算是百密一疏,我居然忘记验证她电话号码的真伪了。

这样一走就是三天,小曾和小孙一直没有回来,我感觉自己预料的成了现实,我急忙翻出那张皱巴巴的纸条,拿出手机就拨打那个手机号码,完犊子了,居然是空号,老天爷,于是,我连滚带爬的跑到辅导员那儿跟她说明了情况,就在我们万分焦急的时候,小孙回来了。小孙说她们一到市区就分开了,她也没去看画展,她是去男朋友学校了,然后,我说她留的手机号码是空号,小曾可能有事了,你回忆一下,你们一路上都发生些啥了,这个很重要的,然后,小孙就像醍醐灌顶,立马悟出了什么,赶忙去查银行余额卡余额,发现自己的钱已经被美术生划走,只剩几毛钱了。

辅导员见此情景,还有啥不明白的?于是,她立马报了警,学校领导,系领导都很重视,再三再四拜托警方,那几天我们都心神恍惚,就连一贯冷静的阿华也罕见的一脸愁容,我们都担心小曾出事,警方破案真的神速,不到一礼拜,我们就得知了小曾被找到的消息,人是找到了,但其中发生过什么事,我们一概都不知道,因为涉及隐私,这种消息被领导严令不准外传。

自那以后,小曾就再也没有回过学校,在我们视线消失了,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她爸妈来学校办了退学手续,她男朋友也和她分了。我们有个班级群,平时没几个人冒泡,因此也没注意有没有人退群什么的,就在她退学不久,她忽然上线,在我们班级群里说了很多恶毒的话,主要是骂小孙,其次骂我和阿华,说我们是心机婊,骂小孙不得好死,骂完,就退了群,快得我们几个人甚至于来不及做出反应。很难想象,那些恶毒的话是那个曾经温润如水的小姑娘嘴里骂出来的,她曾经经历过什么已经不言而喻了,或许从她失踪那一刻起,她都已经不是原来的她了。

虽然学校三令五申不准外传,后来这件事还是被人捅出去了,于是,我们学校就成了各大媒体围追堵截的地方,我们几个室友也成了记者采访的对象,其中有几个记者恶意满满,明里暗里暗示我们都是知情者,却冷眼旁观,老天爷,我又不是上帝,好吧,我要有那个未卜先知的本事,我早就成了亿万富翁好吧。除了找我们之外,更多的记者则是天天来找小孙,而且动不动就围堵她,她那一段时间心力交瘁,躲避记者,躲避恶意满满的猜测,好几次心态差点崩溃。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很多记者话里话外都有埋怨她的意思,你自己好好回来了,却害得同学被骗走巴拉巴拉………。

嫌疑犯被捕之后,团伙作案,美术生负责外围欺骗,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很缜密,她之所以在我们宿舍住了近2周的时间,就是为了骗更多的人走,因为只要一到市里就有人接应,因为我跟阿华不去,所以她只骗走了小孙和小曾。估计小孙在半路上,发现有问题了,所以就去找她男朋友去了,但即便这样仍然被骗走了好几千块。

~~~~~~~~~~~~~~~

这里有几个疑问:

为什么小曾要把骗子带回宿舍而且当她是朋友?而我们宿舍的同学和班里的同学又为何不劝解。因为小曾开门见山,说带回来的骗子是她的同学,有了这个先入为主的念头,也让我们放松了警惕,也就没有过多盘问 如果一开始就知道她们只是在车站萍水相逢的,我想我一定会劝。美术生为何在我们学校度过十天时间,自己不上课吗?因为她一开始就说自己在筹备画展。我们为何不多她问她几句专业知识,我们是理工科专业,对美术一窍不通,加上同学这一层关系,即便有些许怀疑,也就忽略不计了。我们是不是太冷漠了,总之我觉得不是。因为,小曾也是成年人了,又是理科生,逻辑思维应该很敏捷,不至于被忽悠她,再加上当时也看不出什么不对劲,毕竟骗子段位高。小曾和她萍水相逢,为什么要说她是自己同学?后来我们猜测,估计小曾如果硕她们不是同学的话,她不知道找什么借口让她住进我们宿舍,担心我们不让陌生人入住,所以才说是她同学,殊不知这才是最大的可怕之处。我们明明发现了不对劲,为什么只是选择明哲保身。这个有个原因,毕竟是小孙和小曾一起走的,有什么事互相一个照应,发现不对劲可以报警。然而,我们没想到的是,小孙却中途撂挑子了,这也是始料未及的,再加上她当时也没有赶回来。

大学四年,这件事情留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不知道是谁说过,善良过度就是傻,就像小曾,她没有一点警惕性,对一个陌生人掏心掏肺,只能说被保护得太好,不像我们从小被这种恐怖思想毒打。

只能说,她的父母没教过她什么叫人间险恶啊?至于她恶毒骂人,我倒是可以理解,好好的前程毁了,又被男朋友甩了,其中经历过什么无法诉说的痛苦,因此,整个人心态就扭曲了。

女孩子在外多个心眼没错,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你在校内遇到过哪些真实惊悚的事情?

室友小曾,某个周末,带来一女孩,年纪跟我们差不多,说是高中同学,在美院上学,借住一下。十多天后,小曾失踪。

我们大学在江南水乡某郊区,古色古香古韵,环境很好,与其说是大学,不如说是一所完美的江南园林景观,当时有很多同学的亲戚喜欢来校园逛逛,拍照,采风,因此,对于舍友的同学我们压根没有怀疑。也不能说一点都不怀疑,只是说下意识忽略了,我这样说,自然是有道理的。

她说她是大学生,自称读大二,但是单从外表来看,真的不像,我承认我以貌取人,但其他室友和我的想法居然惊人的相似,这么说吧,她既不像大学生,更不像美院的学生,有点糙糙的感觉。在我看来,美院上学再怎么也得有一点艺术气质吧。我们去上网,都登录网页了,她连电脑都不会开,坐在电脑前一脸懵逼。当时我说不上来的一种直觉,有什么在脑海中一闪而过,快得抓不住。无事献殷勤。怎么个献殷勤?最喜欢打听我们的隐私,哪里人,家里父母做啥的,有兄弟姐妹几个,我戒心一直很强,这得益于父母的教育,从小,我妈就给我灌输,你要是被人拐走了,不但没花裙子穿,而且还要被人打,不给饭吃,小小年纪就要放牛,割草,这种恐惧感如影随形,对任何陌生人,陌生事物,我都下意识的带有怀疑。除了打听各种各样的事之外,她还喜欢来很多零食,水果,分给我们宿舍的同学,拉近距离,我一点也没吃,莫名的就不想跟她建立很多联系。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再则说,一个陌生人见天的打听别人的私事?你几个意思啊?

另一个舍友小孙不知是出于对零食的偏爱,还是真的觉得她不错,很快加入了阵营,于是小曾,小孙,美术生天天腻在一起。她偶尔还跟我们去大教室听课,但怎么看怎么有一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感觉,但我人微言轻,因为小孙和舍友和她打成一片,另外一个室友阿华则是早已拿定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所以,我就成了特立独行的那一个,因此,即便有怀疑,我也说不出口了,万一是我多心了呢!我不能以己度人。

她住到第十天的时候,说她要开画展了,煞有介事的一人给了我们一张烫金的邀请函,请我们大驾光临,开玩笑说有我们的捧场必定是蓬荜生辉,她特意亲亲热热的挽着我,说,你一定要去哦,看她殷勤备至的模样,我鸡皮疙瘩掉一地。我微微一笑,拒绝了。看我拒绝得干脆利落,她明显一愣,但表情转瞬即逝。就这样,四个室友去了两个。小曾,小孙,美术生三个人打车一起走的,走之前,美术生特意留个了电话号码给我,说我如果愿意去的话,随时欢迎,她越热忱,我越疑心。不过,我也算是百密一疏,我居然忘记验证她电话号码的真伪了。

这样一走就是三天,小曾和小孙一直没有回来,我感觉自己预料的成了现实,我急忙翻出那张皱巴巴的纸条,拿出手机就拨打那个手机号码,完犊子了,居然是空号,老天爷,于是,我连滚带爬的跑到辅导员那儿跟她说明了情况,就在我们万分焦急的时候,小孙回来了。小孙说她们一到市区就分开了,她也没去看画展,她是去男朋友学校了,然后,我说她留的手机号码是空号,小曾可能有事了,你回忆一下,你们一路上都发生些啥了,这个很重要的,然后,小孙就像醍醐灌顶,立马悟出了什么,赶忙去查银行余额卡余额,发现自己的钱已经被美术生划走,只剩几毛钱了。

辅导员见此情景,还有啥不明白的?于是,她立马报了警,学校领导,系领导都很重视,再三再四拜托警方,那几天我们都心神恍惚,就连一贯冷静的阿华也罕见的一脸愁容,我们都担心小曾出事,警方破案真的神速,不到一礼拜,我们就得知了小曾被找到的消息,人是找到了,但其中发生过什么事,我们一概都不知道,因为涉及隐私,这种消息被领导严令不准外传。

自那以后,小曾就再也没有回过学校,在我们视线消失了,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她爸妈来学校办了退学手续,她男朋友也和她分了。我们有个班级群,平时没几个人冒泡,因此也没注意有没有人退群什么的,就在她退学不久,她忽然上线,在我们班级群里说了很多恶毒的话,主要是骂小孙,其次骂我和阿华,说我们是心机婊,骂小孙不得好死,骂完,就退了群,快得我们几个人甚至于来不及做出反应。很难想象,那些恶毒的话是那个曾经温润如水的小姑娘嘴里骂出来的,她曾经经历过什么已经不言而喻了,或许从她失踪那一刻起,她都已经不是原来的她了。

虽然学校三令五申不准外传,后来这件事还是被人捅出去了,于是,我们学校就成了各大媒体围追堵截的地方,我们几个室友也成了记者采访的对象,其中有几个记者恶意满满,明里暗里暗示我们都是知情者,却冷眼旁观,老天爷,我又不是上帝,好吧,我要有那个未卜先知的本事,我早就成了亿万富翁好吧。除了找我们之外,更多的记者则是天天来找小孙,而且动不动就围堵她,她那一段时间心力交瘁,躲避记者,躲避恶意满满的猜测,好几次心态差点崩溃。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很多记者话里话外都有埋怨她的意思,你自己好好回来了,却害得同学被骗走巴拉巴拉………。

嫌疑犯被捕之后,团伙作案,美术生负责外围欺骗,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很缜密,她之所以在我们宿舍住了近2周的时间,就是为了骗更多的人走,因为只要一到市里就有人接应,因为我跟阿华不去,所以她只骗走了小孙和小曾。估计小孙在半路上,发现有问题了,所以就去找她男朋友去了,但即便这样仍然被骗走了好几千块。

~~~~~~~~~~~~~~~

这里有几个疑问:

为什么小曾要把骗子带回宿舍而且当她是朋友?而我们宿舍的同学和班里的同学又为何不劝解。因为小曾开门见山,说带回来的骗子是她的同学,有了这个先入为主的念头,也让我们放松了警惕,也就没有过多盘问 如果一开始就知道她们只是在车站萍水相逢的,我想我一定会劝。美术生为何在我们学校度过十天时间,自己不上课吗?因为她一开始就说自己在筹备画展。我们为何不多她问她几句专业知识,我们是理工科专业,对美术一窍不通,加上同学这一层关系,即便有些许怀疑,也就忽略不计了。我们是不是太冷漠了,总之我觉得不是。因为,小曾也是成年人了,又是理科生,逻辑思维应该很敏捷,不至于被忽悠她,再加上当时也看不出什么不对劲,毕竟骗子段位高。小曾和她萍水相逢,为什么要说她是自己同学?后来我们猜测,估计小曾如果硕她们不是同学的话,她不知道找什么借口让她住进我们宿舍,担心我们不让陌生人入住,所以才说是她同学,殊不知这才是最大的可怕之处。我们明明发现了不对劲,为什么只是选择明哲保身。这个有个原因,毕竟是小孙和小曾一起走的,有什么事互相一个照应,发现不对劲可以报警。然而,我们没想到的是,小孙却中途撂挑子了,这也是始料未及的,再加上她当时也没有赶回来。

大学四年,这件事情留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不知道是谁说过,善良过度就是傻,就像小曾,她没有一点警惕性,对一个陌生人掏心掏肺,只能说被保护得太好,不像我们从小被这种恐怖思想毒打。

只能说,她的父母没教过她什么叫人间险恶啊?至于她恶毒骂人,我倒是可以理解,好好的前程毁了,又被男朋友甩了,其中经历过什么无法诉说的痛苦,因此,整个人心态就扭曲了。

女孩子在外多个心眼没错,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你在校内遇到过哪些真实惊悚的事情?

室友小曾,某个周末,带来一女孩,年纪跟我们差不多,说是高中同学,在美院上学,借住一下。十多天后,小曾失踪。

我们大学在江南水乡某郊区,古色古香古韵,环境很好,与其说是大学,不如说是一所完美的江南园林景观,当时有很多同学的亲戚喜欢来校园逛逛,拍照,采风,因此,对于舍友的同学我们压根没有怀疑。也不能说一点都不怀疑,只是说下意识忽略了,我这样说,自然是有道理的。

她说她是大学生,自称读大二,但是单从外表来看,真的不像,我承认我以貌取人,但其他室友和我的想法居然惊人的相似,这么说吧,她既不像大学生,更不像美院的学生,有点糙糙的感觉。在我看来,美院上学再怎么也得有一点艺术气质吧。我们去上网,都登录网页了,她连电脑都不会开,坐在电脑前一脸懵逼。当时我说不上来的一种直觉,有什么在脑海中一闪而过,快得抓不住。无事献殷勤。怎么个献殷勤?最喜欢打听我们的隐私,哪里人,家里父母做啥的,有兄弟姐妹几个,我戒心一直很强,这得益于父母的教育,从小,我妈就给我灌输,你要是被人拐走了,不但没花裙子穿,而且还要被人打,不给饭吃,小小年纪就要放牛,割草,这种恐惧感如影随形,对任何陌生人,陌生事物,我都下意识的带有怀疑。除了打听各种各样的事之外,她还喜欢来很多零食,水果,分给我们宿舍的同学,拉近距离,我一点也没吃,莫名的就不想跟她建立很多联系。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再则说,一个陌生人见天的打听别人的私事?你几个意思啊?

另一个舍友小孙不知是出于对零食的偏爱,还是真的觉得她不错,很快加入了阵营,于是小曾,小孙,美术生天天腻在一起。她偶尔还跟我们去大教室听课,但怎么看怎么有一种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感觉,但我人微言轻,因为小孙和舍友和她打成一片,另外一个室友阿华则是早已拿定主意,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所以,我就成了特立独行的那一个,因此,即便有怀疑,我也说不出口了,万一是我多心了呢!我不能以己度人。

她住到第十天的时候,说她要开画展了,煞有介事的一人给了我们一张烫金的邀请函,请我们大驾光临,开玩笑说有我们的捧场必定是蓬荜生辉,她特意亲亲热热的挽着我,说,你一定要去哦,看她殷勤备至的模样,我鸡皮疙瘩掉一地。我微微一笑,拒绝了。看我拒绝得干脆利落,她明显一愣,但表情转瞬即逝。就这样,四个室友去了两个。小曾,小孙,美术生三个人打车一起走的,走之前,美术生特意留个了电话号码给我,说我如果愿意去的话,随时欢迎,她越热忱,我越疑心。不过,我也算是百密一疏,我居然忘记验证她电话号码的真伪了。

这样一走就是三天,小曾和小孙一直没有回来,我感觉自己预料的成了现实,我急忙翻出那张皱巴巴的纸条,拿出手机就拨打那个手机号码,完犊子了,居然是空号,老天爷,于是,我连滚带爬的跑到辅导员那儿跟她说明了情况,就在我们万分焦急的时候,小孙回来了。小孙说她们一到市区就分开了,她也没去看画展,她是去男朋友学校了,然后,我说她留的手机号码是空号,小曾可能有事了,你回忆一下,你们一路上都发生些啥了,这个很重要的,然后,小孙就像醍醐灌顶,立马悟出了什么,赶忙去查银行余额卡余额,发现自己的钱已经被美术生划走,只剩几毛钱了。

辅导员见此情景,还有啥不明白的?于是,她立马报了警,学校领导,系领导都很重视,再三再四拜托警方,那几天我们都心神恍惚,就连一贯冷静的阿华也罕见的一脸愁容,我们都担心小曾出事,警方破案真的神速,不到一礼拜,我们就得知了小曾被找到的消息,人是找到了,但其中发生过什么事,我们一概都不知道,因为涉及隐私,这种消息被领导严令不准外传。

自那以后,小曾就再也没有回过学校,在我们视线消失了,又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她爸妈来学校办了退学手续,她男朋友也和她分了。我们有个班级群,平时没几个人冒泡,因此也没注意有没有人退群什么的,就在她退学不久,她忽然上线,在我们班级群里说了很多恶毒的话,主要是骂小孙,其次骂我和阿华,说我们是心机婊,骂小孙不得好死,骂完,就退了群,快得我们几个人甚至于来不及做出反应。很难想象,那些恶毒的话是那个曾经温润如水的小姑娘嘴里骂出来的,她曾经经历过什么已经不言而喻了,或许从她失踪那一刻起,她都已经不是原来的她了。

虽然学校三令五申不准外传,后来这件事还是被人捅出去了,于是,我们学校就成了各大媒体围追堵截的地方,我们几个室友也成了记者采访的对象,其中有几个记者恶意满满,明里暗里暗示我们都是知情者,却冷眼旁观,老天爷,我又不是上帝,好吧,我要有那个未卜先知的本事,我早就成了亿万富翁好吧。除了找我们之外,更多的记者则是天天来找小孙,而且动不动就围堵她,她那一段时间心力交瘁,躲避记者,躲避恶意满满的猜测,好几次心态差点崩溃。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很多记者话里话外都有埋怨她的意思,你自己好好回来了,却害得同学被骗走巴拉巴拉………。

嫌疑犯被捕之后,团伙作案,美术生负责外围欺骗,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很缜密,她之所以在我们宿舍住了近2周的时间,就是为了骗更多的人走,因为只要一到市里就有人接应,因为我跟阿华不去,所以她只骗走了小孙和小曾。估计小孙在半路上,发现有问题了,所以就去找她男朋友去了,但即便这样仍然被骗走了好几千块。

~~~~~~~~~~~~~~~

这里有几个疑问:

为什么小曾要把骗子带回宿舍而且当她是朋友?而我们宿舍的同学和班里的同学又为何不劝解。因为小曾开门见山,说带回来的骗子是她的同学,有了这个先入为主的念头,也让我们放松了警惕,也就没有过多盘问 如果一开始就知道她们只是在车站萍水相逢的,我想我一定会劝。美术生为何在我们学校度过十天时间,自己不上课吗?因为她一开始就说自己在筹备画展。我们为何不多她问她几句专业知识,我们是理工科专业,对美术一窍不通,加上同学这一层关系,即便有些许怀疑,也就忽略不计了。我们是不是太冷漠了,总之我觉得不是。因为,小曾也是成年人了,又是理科生,逻辑思维应该很敏捷,不至于被忽悠她,再加上当时也看不出什么不对劲,毕竟骗子段位高。小曾和她萍水相逢,为什么要说她是自己同学?后来我们猜测,估计小曾如果硕她们不是同学的话,她不知道找什么借口让她住进我们宿舍,担心我们不让陌生人入住,所以才说是她同学,殊不知这才是最大的可怕之处。我们明明发现了不对劲,为什么只是选择明哲保身。这个有个原因,毕竟是小孙和小曾一起走的,有什么事互相一个照应,发现不对劲可以报警。然而,我们没想到的是,小孙却中途撂挑子了,这也是始料未及的,再加上她当时也没有赶回来。

大学四年,这件事情留给我的印象太深刻了。不知道是谁说过,善良过度就是傻,就像小曾,她没有一点警惕性,对一个陌生人掏心掏肺,只能说被保护得太好,不像我们从小被这种恐怖思想毒打。

只能说,她的父母没教过她什么叫人间险恶啊?至于她恶毒骂人,我倒是可以理解,好好的前程毁了,又被男朋友甩了,其中经历过什么无法诉说的痛苦,因此,整个人心态就扭曲了。

女孩子在外多个心眼没错,逢人且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Copyright © 2024 上海落户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03381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