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类太阳恒星更容易找到外星生命
作者:eric 时间:2023-11-16
导读: 据美国太空网报道,探索宇宙中地外生命存在是科学界倍受关注的热点话题,科学家一直试图寻找地球之外可孕育生命体的环境和条件,但这样搜索范围较广,探测结果并不理想。最新观点认为另一种方法可以缩小搜索范围――在宇宙中寻找与太阳类似条件的恒星,与太阳的质量相当、表面温度在50..."
据美国太空网报道,探索宇宙中地外生命存在是科学界倍受关注的热点话题,科学家一直试图寻找地球之外可孕育生命体的环境和条件,但这样搜索范围较广,探测结果
并不理想。最新观点认为另一种方法可以缩小搜索范围――在宇宙中寻找与太阳类似条件的恒星,与太阳的质量相当、表面温度在5000至5700摄氏度之间,这样更容易寻找到地外智慧生命。图中所示的绿色区域为太阳系可孕育生命的区域最新研究称,类似太阳的恒星可能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科学家猜测地外生命可能存在于类太阳系 类似太阳的恒星很可能孕育生命,这听起来并不惊奇,但之前科学家们并不总是将类太阳恒星作为探测目标。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物理学家丹尼尔-惠特米尔(Daniel Whitmire)说:“宇宙中占据多数的普通恒星并不像太阳,它们的质量更小。” 类太阳恒星在银河系内只占少数,实际上银河系93%恒星比太阳质量更小、亮度和温度更低。银河系中的通常恒星重量为太阳的十二分之一至二分之一,但适宜生命存在的类太阳恒星
却占少数。 惠特米尔和同事约翰-马特塞(John Matese)从恒星质量的角度进行分析,基于恒星在宇宙中的分布状况推断行星形成模型。恒星系统中可孕育生命区域并不能距离恒星表面很近,这样会由于温度过高无法存活;同时也不能距离恒星太远,否则该行星表面过于寒冷,也无法适宜生命存活。通常被认为适宜生命存在的行星应当具有液态水,水是生命存在的先决条件。 一般而言,行星形成理论预示:更大质量的恒星很可能具有可孕育生命区域的行星,因此质量更大的恒星系统更可能孕育生命。但质量更大的恒星并不多,宇宙中大质量恒星数量很少,此外,越大质量的恒星,其寿命就越短,这就使得科学家很难发现大质量恒星可孕育复杂生命的时期。 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因素可以推算出分布的恒星如何孕育生命。惠特米尔说:“对于地外生命存在的探索必须要考虑到宇宙中恒星的数量和具有一定质量可孕育生命的行星形成。我们发现地球生命出现在像太阳这样的恒星系统并非偶然,可孕育生命的行星分布和行星孕育智慧生命是基于智慧生命要求恒星的寿命要大于智慧生命进化时间。比如太阳系,在太阳45亿年生命历程中,人类的进化仅是其中一个时间阶段而已。” 的确类太阳恒星似乎具有一种正确的平衡关系:其质量足够大,可以孕育适应生命存在的行星;但同时它们的质量足够小,以保证该恒星的寿命足够长,可满足生命体的进化。目前,惠特米尔评估太阳系仅有10%的恒星符合类似太阳的条件。 惠特米尔指出,这项研究的观点缓解了之前科学家所认为的智慧生命必须存在于非常罕见稀有的行星。该研究基于天体物理学家布兰登-卡特(Brandon Carter)的宇宙论人择原理,生命在地球上的进化时间与太阳的生命大致接近,如果假设这两个时间是独立无关,那么地球生命体的存在是根本不可能的。 目前这项研究报告发表在2009年9月出版的《天体生物学杂志》上。


随便看看:
- [奇闻轶事]这四人被称为延安四美,毛主席拥有一个,林彪一人就占俩
- [奇闻轶事]这是发生在清末民初时期,鲁迅先生笔下真实的蘸人血馒头的场景。
- [奇闻轶事]公元前199年,刘邦路过女婿的封地,宠幸了女婿的妃子赵姬,女
- [奇闻轶事]1945年,德国柏林,一名苏联士兵正在街头调戏德国妇女,周围
- [奇闻轶事]这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县大队的战士们真实留影,受当时的条件
- [奇闻轶事]商朝比封神演的恐怖101倍
- [奇闻轶事]阿富汗的巴米扬大佛着红色袈裟,高53米,开凿于1500年前。
- [奇闻轶事]明朝各个皇帝,都是怎么去世的。1、明太祖朱元璋,年纪大了身体
- [奇闻轶事]公元650年,松赞干布因病去世,文成公主也被迫与之陪葬。唐高
- [奇闻轶事]公元650年,松赞干布因病去世,文成公主也被迫与之陪葬。唐高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