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那达慕文化的是指什么 它是怎么来的
作者:eric 时间:2023-11-16
导读:那达慕文化的由来与流传蒙古族作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从小就要学会骑射。随着时间的流逝,蒙古族人民却依然记得以前的骄傲,从来没有放弃这些从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那达慕”,蒙古语义为“游戏”、“”、“游艺”,也作戏弄、玩笑解,旧时还含有“DU博”之意。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民生..."
那达慕文化的由来与流传蒙古族作为马背上的民族,他们从小
就要学会骑射。随着时间的流逝,蒙古族人民却依然记得以前的骄傲,从来没有放弃这些从以前流传下来的文化。“那达慕”,蒙古语义为“游戏”、“”、“游艺”,也作戏弄、玩笑解,旧时还含有“DU博”之意。但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变化,“那达慕”已成为蒙古族人民群体性的体育、娱乐、物资交流盛会的专有名称。由于会中主要举行摔跤,赛马、射箭竞赛,故又称:“Ereyinrurbannaradum--男子三艺”(亦称“草原三艺”)。摔跤、赛马、射箭的演习比试,对于北方各民族来说,自古有之,如蒙古史诗和民间故事中便传说着许多古代英雄联姻时,必须经过男子三项竞技比试夺冠后方能娶回娇妻的故事。不过依据历史,演变成有组织、有规模的三项游艺那达幕文化,却没有那么古老,而是十八世纪以后的事情了。所以要叙述那达慕文化的历史,就必须追溯这三项游艺的由来和流传的史实。骑射是北方的自然和社会环境赋予游牧民族的生存本领。由于骑射技术在古代经济、政治生活中关系重大,所以对于优秀骑射手极为关注,赏赉十分优厚,以至刻碑留名,永传后世。如1227年竖立的《也松格碑》(称《碑铭》,藏格勒爱尔米塔什博物馆),便记述着成古思汗在1225年西征班师途中于不哈速赤忽之地设宴款待将士时,成吉思汗侄子也松格射箭达335步之遥的盛况。故骑射之术在北方游牧人的长期生活中,不是作为游艺竞技表演出现,而是与经济生活,战阵杀伐密切相连的技能培训,这种始自幼儿的教育,至萧大亨所着《夷俗记》的“教战”条目中仍有生动记载。摔跤,从汉文古籍记载看,秦汉时期已出现,当时称之为角力。观角力戏(即摔跤比赛)是风行的一种娱乐活动而且作为娱乐观赏进入中原王朝的宫苑。北方民族的摔跤无史料记载,但在五十年代于陕西客省庄第140号墓出土的角力铜牌据考证为匈奴人角力,该铜牌镌刻了二匈奴人角力比赛的情景:二力士上体赤裸,下身穿紧腿裤,互相弯腰扭抱作相扑状,左右各有一匹鞴鞍辔的马,马头上方各有一棵树,两人头上还有一只乌鸦,张嘴展羽。这显然不是正式比赛,而
是乘马旅人或牧人兴之所至,临时下马比试高低。以此铜饰件推想,匈奴人的摔跤,无论牧野屯包,路边柳丛;无论放牧间息,还是连辔途中,均可一语即拍,双方拉开架式,进行一番角力的较量。这种遗风,凡去过辽阔草原的牧区,可随时领略,并不太难。


随便看看:
- [奇闻轶事]进阶路上必看8入部剧:一、《大明王朝1566》 历史权谋剧的
- [奇闻轶事]这四人被称为延安四美,毛主席拥有一个,林彪一人就占俩
- [奇闻轶事]1945年,苏军攻克柏林,德国宣布战败,为报复德军在苏联境内
- [奇闻轶事]1940年,两位犹太妇女,被纳粹士兵扒光衣服后的场景,她们看
- [奇闻轶事]朝鲜战争时期,中美双方在板门店交换战俘时,一名在战争中不幸失
- [奇闻轶事]1948年,身着便装的美国海军士兵在上海的歌舞厅中的一幕,他
- [奇闻轶事]公元650年,松赞干布因病去世,文成公主也被迫与之陪葬。唐高
- [奇闻轶事]公元前199年,刘邦路过女婿的封地,宠幸了女婿的妃子赵姬,女
- [奇闻轶事]这四人被称为延安四美,毛主席拥有一个,林彪一人就占俩
- [奇闻轶事]公元650年,松赞干布因病去世,文成公主也被迫与之陪葬。唐高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