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草原上的哈萨克族游吟诗人
作者:eric 时间:2023-11-16
导读: “阿肯”是人对本民族游唱诗人的尊称。被尊为阿肯的人,是歌手中的优秀者,是能即兴吟咏的诗人、是弹奏冬不拉的高手;是草原上受欢迎、受爱戴的民间艺术家…… 阿肯魅力 风从草原上吹过,在草原的深处、在那水草丰美的湖泊中,有大群的天鹅在戏水、飞翔。草原上的牧人,每日就在天..."
“阿肯”是人对本民族游唱诗人的尊称。被尊为阿肯的人,是歌手中的优秀者,是能即兴吟咏的诗人、是弹奏冬不拉的高手;是草原上受欢迎、受爱戴的民间艺术家…… 阿肯魅力 风从草原上吹过,在草原的深处、在那水草丰美的湖泊中,有大群的天鹅在戏水、飞翔。草原上的牧人,每日就在天鹅的陪伴下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直到有一天,草原被白雪覆盖,天鹅纷纷离开乌孙大草原。 一个牧羊人用白蜡木雕成一把琴,用骆驼皮做琴箱,用马尾做琴弦,黄杨木的琴头上雕刻着牧人梦中的那只天鹅。 这把琴发出像天鹅一样婉转的声音,被行游在草原上的阿肯们带到各个部落,飘进了哈萨克牧民的毡房,融进了一个民族的血液中,这就是哈萨克族游吟诗人――阿肯的魅力。 “哈萨克”意为“战士”,或“ 白色的天鹅”。“阿肯”是哈萨克族人对本民族游唱诗人的尊称。 被尊为阿肯的人,是歌手中的优秀者,是能即兴歌咏的诗人、是弹奏冬不拉的高手;是草原上受爱戴的民间艺术家。 阿肯主要才华表现在即兴创作上,他们触景生情,即兴作诗,自弹自唱,兼有诗人和歌手的才能,而阿肯弹唱则是哈萨克族人民悠久的民间传统艺术形式。 美丽传说 传说古代在阿尔泰草原上有一个美丽的女歌手,深得牧民们的喜爱。一年夏天,头人要威逼她成亲。这时天上突然飞来一匹骏马,将姑娘驮上云天。 原来骏马是姑娘的情郎所变,将她救出险境,共同去向远方。姑娘留恋这里的草原,将手中的冬不拉扔下,化成了无数同样的乐器,飘落到人间。 因此每年夏秋
季节,天山脚下大草原上的哈萨克人,都会在草场上举办阿肯弹唱会,成为草原上最隆重的盛会。方圆数百里的牧民们会从赶来,由各部落推选出的阿肯们纷纷登台亮相,竞技表演。 伴随着阿肯弹唱会的是赛马、叼羊、摔跤和其他活动。草原上的阿肯弹唱会时间长达数天,往日静谧的草原,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 阿肯弹唱 哈萨克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优美的诗歌是哈萨克丰富多彩的文化传统最集中的表现。阿肯们是诗歌的创作者、演唱者和传播者,无论是婚丧嫁娶、宗教典礼、生活习俗等都有一套比较完整的传统演唱。 阿肯弹唱有两种形式:一是阿肯怀抱冬不拉自弹自唱,这种弹唱多是演唱传统的叙事长诗和民歌。 二是对唱,有两人对唱,也有多人对唱。唱词即兴创作,具有赛歌的性质,既富生活气
息,又生动活泼。 一个好的阿肯弹唱歌手不仅能借弹唱抒发心曲,还可以借阿肯弹唱鞭挞丑恶。 在草原上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对哈萨克母女都是阿肯歌手,丈夫去世后,一个无赖几次想霸占她们。母女俩在一次阿肯弹唱会上自编自唱,现场对无赖的进行羞辱,在大家的哄笑和嘲弄中,无赖狼狈逃走。 流传千年 能吟善唱的阿肯们,在辽阔的大草原上,承担起了传递信息、传播文化、传承教育的义务。 阿肯还以自己的智慧,成为牧民化解矛盾、消除纠纷的主事人,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和尊敬。 哈萨克族阿肯吟唱的内容广泛,有神话、故事、诗歌、民歌、 谚语、格言等,这些作品经过一代代阿肯们的口头吟唱传承积累下来,并形成了哈萨克族丰富的口头文学。 草原上,阿肯已成为行游在天山南北大草原上哈萨克族的灵魂吟唱者,哈萨克族有一句俗语:“阿肯活不到千岁,他的歌声却能流传千年。”


随便看看:
- [奇闻轶事]1948年,身着便装的美国海军士兵在上海的歌舞厅中的一幕,他
- [奇闻轶事]公元前199年,刘邦路过女婿的封地,宠幸了女婿的妃子赵姬,女
- [奇闻轶事]同治帝为何19岁就驾崩?看他每晚都由谁伺候,活到19岁已属高
- [奇闻轶事]毛泽东说革命夺权靠枪杆子和笔杆子,他自己却从没有拿过枪杆子,
- [奇闻轶事]1952年,西藏。解放初,日喀则农奴多扎佤,他拿着自己干枯发
- [奇闻轶事]许世友正喝酒来电话,问:我是上将许世友你是谁?答:小兵周恩来
- [奇闻轶事]老照片:被驻日美军留在日本的女人,赤膊工作的日本女旷工
- [奇闻轶事]浓妆艳抹,搔首弄姿,五台山美貌“尼姑”为何敢如此肆无忌惮?
- [奇闻轶事]1945年,苏军攻克柏林,德国宣布战败,为报复德军在苏联境内
- [奇闻轶事]叶剑英病逝,邓公80分钟抽完6支香烟,反复对两人说:不能再拖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