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天下奇闻 > 奇闻轶事 正文

云南哈尼族的“黄饭节”为何要向布谷鸟祭祀

作者:eric 时间:2023-11-16
导读: 云南元江的“黄饭节”,是和生产节令相关的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的节日。每年的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时,按照哈尼族的传统习惯,家家户户都要蒸好喷香的黄色糯米饭,煮好红鸭蛋,向报春的布谷鸟虔诚的敬献。祭祀完毕,人们开始唱起动听的“春耕歌”,做农耕准备。村子里德高望众的老者还..."
云南元江的“黄饭节”,是和生产节令相关的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的节日。每年的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时,按照哈尼族的传统习惯,家家户户都要蒸好喷香的黄色糯米饭,煮好红鸭蛋,向报春的布谷鸟虔诚的敬献。祭祀完毕,人们开始唱起动听的“春耕歌”,做农耕准备。村子里德高望众的老者还要观测天象,推测吉日,拔几丛秧苗栽进自家田里,意为“开秧门”。哈尼族山寨一年一度的春耕活动就此开始。传说这样做可使、、众生吉祥。  哈尼族的苦扎扎节,是在每年农历五月的第应届生落户上海, undefined一个申猴日开始,三至五天。这时刚栽完秧,农活少,人们欢聚一堂,主要活动是打秋千。节日的第一天,各村寨要上山挑选一棵粗直的松树做磨秋杆。秋杆有规定尺寸,黑夜砍好,黎明前运回村,第二天,家家杀两只鸡一只鸭献秋木。然后是立磨秋,竖转秋、架甩秋。磨秋就是用坚固的栗木栽在地里,顶端削尖做轴心,再把数丈长的松木横杆的中间段凿凹架上即成。 打磨秋时,横杆两端骑上相等的人,轮流从脚蹬地使磨秋起落旋转,像磨一样。转秋比较复杂,是在相对距离三四米处各栽一棵长4米的粗壮栗木,顶端凿出滑槽,再用一根木为横杆搭入滑槽,横杆中间串上约两米的X形的四根木料,每X形的顶端系一根缆绳,人面向外坐,脚落地的人一蹬地就反转起来。甩秋很似的打秋千。  第三天,太阳出来,小伙子们有的穿上女装undefined,用锅底烟灰把脸画得,或戴上假面具;有的穿上扯成一条条布片的裤子,腰上挂着响铃,开始走村串寨。这时姑娘们则合着鼓点跳起了猴舞。一时间,人人,尽情歌舞,满场都是欢声笑语。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4 上海落户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03381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