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尼族的“六月年”有啥历史来源和文化特色
作者:eric 时间:2023-11-16
导读: 六月年,哈尼语“苦扎扎”节,在每年农历六月中旬举行。是红河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犹如过一样热闹隆重。届时,哈尼山寨到处兴高采烈,热气腾腾。人们穿上的节日盛装,成群结队的相聚到磨秋场,打磨秋戏耍,欢度节日。 起源 传说古代哈尼人烧山开田,得罪了众野兽。野兽上告天神,..."
六月年,哈尼语“苦扎扎”节,在每年农历六月中旬举行。是红河人民盛大的传统节日,犹如过一样热闹隆重。届时,哈尼山寨到处兴高采烈,热气腾腾。人们穿上的节日盛装,成群结队的相聚到磨秋场,打磨秋戏耍,欢度节日。 起源 传说古代哈尼人烧山开田,得罪了众野兽。野兽上告天神,说哈尼人毁其家园。聋子神乌麽偏听偏信,罚哈尼人农历六月稻谷扬花时杀人为祭。哈尼人痛苦不堪,阿匹梅烟天神教哈尼人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打磨秋。众野兽看见哈尼人在磨秋上飞悬高喊,以为是天神加重对哈尼人的惩罚,把哈尼人一个个的吊在空中打。于是请乌麽免除了哈尼人杀人为祭的惩罚。为感谢阿匹梅烟天神,哈尼人举行苦扎扎,祭天神,并请天神到人间与哈尼人共度佳节。 相关习俗与活动 节日最热闹的地方是磨秋场。按照哈尼人的规矩,磨秋杆必须是黑夜砍好后,小伙子们在黎明前扛回来。他们一路唱着山歌,把用坚硬结实的木头做成的秋杆抬到寨边的秋场,将一根木头
栽进土里,顶端削细当轴心,然后再把长长的横杆从中间凿凹,架在上面。两边的横杆长短要一样,还要削得滑溜溜的,以免划伤手。 下午,穿着绚丽服装的哈尼人摩肩接踵的聚到了磨秋场,按照哈尼人尊老敬长的传统习惯,先由几个的老者“开秋”,他们象征性的甩了几圈以后,一对对、一双双的小伙子们、姑娘们轮流上去转。打磨秋是一项哈尼人充满情趣的体育活动,它要求磨秋两边的人数要对等,骑坐的人用脚蹬地面,时
而飞速旋转,时而升降起伏,反复转动,悠悠荡荡。 甩秋人的速度越来越快,围观的人也显得更加开心,人群不时发出“哦嗬嗬,哦嗬嗬”的呼喊声,为其加油助兴,气氛十分热烈。那些艺高胆大,身手不凡的小伙子,往往成了姑娘们爱慕的对象。夕阳西下,磨秋场上响起了一排清脆的枪声,通知人们前来唱歌跳舞,那些躲到树林里谈情说爱的青年男女成双成对的聚拢来了,老人和孩子也聚拢来了。老人们围坐在场上喝酒取乐,孩子们追逐戏要,青年人则围成圈子,跳起了扇子舞、竹棍舞、乐作舞。锣鼓声、琴弦声、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在群山间回荡,一个不眠的狂欢之夜开始了。


随便看看:
- [奇闻轶事]1961年,北京。溥仪的户口本,他当过皇帝故言行总能吸引众人
- [奇闻轶事]公元1726年,年羹尧得知自己将要被问斩,索性把怀孕的小妾送
- [奇闻轶事]开国元帅中有四位老总,毛主席只承认三个,唯独他只叫同志
- [奇闻轶事]1942年,纳粹集中营,一名犹太人死后,尸体被拖入焚尸炉中,
- [奇闻轶事]当年李鸿章去英国访问,德国人给李鸿章推销马克沁机枪。当李鸿章
- [奇闻轶事]嘉庆之所以那么恨和珅是有道理的,但凡是一个正常人继位,第一件
- [奇闻轶事]70岁的彭德怀在囚窗里给毛主席写纸条求救,为何毛主席不答复他
- [奇闻轶事]公元650年,松赞干布因病去世,文成公主也被迫与之陪葬。唐高
- [奇闻轶事]老照片:被驻日美军留在日本的女人,赤膊工作的日本女旷工
- [奇闻轶事]1952年,西藏。解放初,日喀则农奴多扎佤,他拿着自己干枯发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