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名流浪汉在树上8米高处筑巢为家
作者:eric 时间:2023-11-16
导读:流浪汉的“空中楼阁”。小陈在“家”里清理自己捡来的杂物。本报记者 王烨 /文 冯明/图原始社会的人们有一种巢居的生活方式,即利用树木和杂草搭在树冠上形成一种原始建筑,因形似鸟巢而得名。然而,21世纪的今天,仍有人安家树上,你相信吗?昨天上午,在107国道辅道、宝安区公路..."
流浪汉的“空中楼阁”。小陈在“家”里清理自己捡来的杂物。本报记者 王烨 /文 冯明/图原始社会的人们有一种巢居的生活方式,即利用树木和杂草搭在树冠上形成一种原始建筑,因形似鸟巢而得名。然而,21世纪的今天,仍有人安家树上,你相信吗?昨天上午,在107国道辅道、宝安区公路局附近的绿化树上,两名男子被人发现正住在自己的“巢穴”里。“巢穴”搭在茂密树梢上据市民魏先生说,他上午从此经过时,偶然看到了107国道辅道绿化树上搭建的“巢”,其时,一名男子正从树上下来。记者看到,这个树上的“建筑”距地面约七八米,被高高地举在树梢上,深藏在茂密的树叶中。绿化带外面是一层铁丝网栅栏,外人不留意的话很难发现这个“巢”。“巢”是一个长方体形状,长约1.8米,宽、高均约0.5米,是用一些广告牌和编织袋构成,外面用小指粗细的尼龙绳捆绑在较为粗壮的树杈上,看起来非常结实牢靠。“巢”的主人从铁丝网里面爬出来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短发,衣着合身、干净,除近距离靠近他时能闻到一股馊味外,基本是个正常的小伙子。据其介绍,他姓李,今年25岁,是湖南耒阳人,来深圳6年了,一直靠拾荒卖钱为生。为什么会选择在树上住?小李说,他之前住过创业立交桥下,也住过宝安汽车站附近一个桥洞里,后来都被城管以“败坏市容”撵走,连桥洞也封住了。“我们也是没办法。”他蹲在人行道上,低着头说。据他说,他从小便没了爹娘,靠别人接济过活,现在老家没有任何亲朋。一个月前,实在无处可去的他,便选择了107国道辅道上的这一排绿化树,他找来一些别人扔掉的广告牌,选了一棵看起来还结实的树,在树上造了一个简易的“家”。树上的“巢穴”除平时用以睡觉外,还用来存放一些随时捡到还来不及卖出的废旧矿泉水瓶等。“平时爬上爬下方便吗?”“都习惯了。”“不怕台风和暴雨吗?”“暴雨不怕,上面盖有塑料编织袋,台风来了就躲到立交
桥下面去。”“巢穴”不安全或将被拆与这个树上的“巢穴”相比,相隔15米远的另一处“巢穴”,显得更为“豪华”。这个“巢穴”选择的树木更为粗壮,离地也更高。尽管都是用广告牌为主要材料搭建,但这个“巢”显得更大,更宽敞,长度与宽度与小李的“巢穴”相当,宽度则约为1米。记者来到树下时,“巢穴”主人小陈正从“家”里往外收拾矿泉水瓶。据他介绍,他与小李一样,跑过桥洞等多个地方都被赶走。后来又住在这条绿化带树下,但被公路局的人赶走,无奈之下选择了住到树上,此前一直没人发现。他可以说是小李的前辈,在小李来之前,已经在树上住了三四个月了。“107国道上噪音那么大,能睡着吗?”“都习惯了。”他说,他从小就四处流浪,没有什么亲戚,今年刚30岁。“就这样一直住下去吗?有没有想过找份工作?”“我也想找,但没有身份证,也不知道到哪里办。”起初,从附近经过的市民王先生见记者在附近采访,但又不知树上的“巢穴”内是否有人,便自告奋勇地爬上树一探究竟。王先生说,生活在树上,太不安全了,有关部门应该想法帮助他们一下,给他们提供一个住处。记者采访时,附近派出所的民警
来到现场。一位民警表示,树上搭“巢”太不安全,他们会将此事告知城管部门,拆掉树上的“巢穴”,劝两名男子到收容所暂住。“树巢”不是首次出现据了解,此次两名男子树上筑“巢”为家的现象不是首次出现。有媒体在去年12月份报道,在华强北群星广场前的一棵大榕树上,一名“流浪汉”就在树上搭了个“窝”用来睡觉,并因此被市民发现后报给媒体。


随便看看:
- [奇闻轶事]公元前199年,刘邦路过女婿的封地,宠幸了女婿的妃子赵姬,女
- [奇闻轶事]公元前199年,刘邦路过女婿的封地,宠幸了女婿的妃子赵姬,女
- [奇闻轶事]公元前199年,刘邦路过女婿的封地,宠幸了女婿的妃子赵姬,女
- [奇闻轶事]元朝文学家姚燧70多岁时,侍妾侍奉他沐浴后,宠幸了她。谁知第
- [奇闻轶事]1945年,德国柏林,一名苏联士兵正在街头调戏德国妇女,周围
- [奇闻轶事]同治帝为何19岁就驾崩?看他每晚都由谁伺候,活到19岁已属高
- [奇闻轶事]故宫博物院慈宁宫暴雨积水引网友质疑 故宫回应
- [奇闻轶事]配图是1952年,上甘岭。英雄黄继光的遗体照片,黄继光遗体抢
- [奇闻轶事]1942年,日军731部队内部的一名日本军医,在实验中感染了
- [奇闻轶事]八国联军日本人侮辱宫女的情景。 当时,闯入皇宫的一个日本士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