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发现姬生母墓 距今2700年 是西周晚期贵族
作者:eric 时间:2023-11-23
导读: 人员2015年度在“三代考古”的重要遗址区――陕西省周原遗址发掘的4座2700年前贵族墓仍收获颇丰,其中青铜铭文似明确指出了“姬生母”的墓主人当为贵族,这对于研究周原都邑性聚落的内涵等具有重要意义。 周原遗址是周人的主要发祥地。基于对周原都邑性聚落的理解,陕西省考..."
人员2015年度在“三代考古”的重要遗址区――陕西省周原遗址发掘的4座2700年前贵族墓仍收获颇丰,其中青铜铭文似明确指出了“姬生母”的墓主人当为贵族,这对于研究周原都邑性聚落的内涵等具有重要意义。 周原遗址是周人的主要发祥地。基于对周原都邑性聚落的理解,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三家单位组成的周原考古队,2015年3月-12月对与水网系统有关的池渠遗迹进行了重点勘探和发掘,同时还对贺家北区域的墓地及城墙进行了清理发掘。 主持考古工作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员王占奎表示,在2014年铜车马发掘点南边50米处的“居址―墓葬区”,考古人员发掘揭露了4座西周晚期墓葬,发现都曾遭到过严重的盗扰破坏。其中M30为东西向,二层台处墓室长4.3、宽3米,距地表深6.6米。 其墓室内发现有3个盗洞,其中西侧盗洞口部为不规整圆
形,最大径约2米,在墓室底部变成近长方形,南北长2.5、宽1.1米,在盗洞中散见有:兽面铜泡、节约、蚌鱼、玉圭残片、菱形石坠、方形玉饰件及贝等随葬品。在紧邻盗洞的西边二层台面上发现了未经扰动,摆放整齐的随葬品,
主要包括青铜器、陶器和漆器共计14件。其中陶器有豆2件、簋2件、鬲1件、罐2件;1件漆器保存状况较差,器形难辨。 让人兴奋的是,此墓出土了青铜鼎4件,青铜庇2件。其中编号为1、2的两件立耳鼎大小虽别,但形制、纹饰一致;2号鼎铭文为“姬生母作尊鼎,其万年,子子孙孙永保用。”1号鼎铭文受铜锈影响未能完全识别,但可辨文字及其布局与2号相同,因此二者可能同铭。两件附耳鼎与两件铜庇均形制、大小、纹饰一致,应各自成套。 王占奎表示,在1、2、4号铜鼎内均有幼猪前腿或后腿骨,3号鼎内则是鱼骨;两件铜庇内也发现有谷物类遗存,颗粒状明显。铭文显示,该墓主可能是一位名为“生母”的女子。总体看来,这4座年代基本一致、规模接近的墓葬集中分布,表明该区域应为西周晚期一处中低级贵族墓地。 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考古杂志社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15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在北京举行,周原考古因其“水网系统”及墓葬考古的重要发现成为2015年度全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随便看看:
- [奇闻轶事]同治帝为何19岁就驾崩?看他每晚都由谁伺候,活到19岁已属高
- [奇闻轶事]公元前199年,刘邦路过女婿的封地,宠幸了女婿的妃子赵姬,女
- [奇闻轶事]公元650年,松赞干布因病去世,文成公主也被迫与之陪葬。唐高
- [奇闻轶事]同治帝为何19岁就驾崩?看他每晚都由谁伺候,活到19岁已属高
- [奇闻轶事]这是杨贵妃洗澡
- [奇闻轶事]公元650年,松赞干布因病去世,文成公主也被迫与之陪葬。唐高
- [奇闻轶事]开国元帅中有四位老总,毛主席只承认三个,唯独他只叫同志
- [奇闻轶事]同治帝为何19岁就驾崩?看他每晚都由谁伺候,活到19岁已属高
- [奇闻轶事]开国元帅中有四位老总,毛主席只承认三个,唯独他只叫同志
- [奇闻轶事]1942年,日军731部队内部的一名日本军医,在实验中感染了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