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国演义的重大失误 真实的他并非如此!
作者:eric 时间:2023-11-24
导读: (207年-271年),即蜀汉孝怀,又称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汉昭烈帝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 景耀六年(263年),魏将邓艾从阴平入,克绵竹,杀父子,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后,刘禅及一些蜀汉大臣被迁往洛阳居住,受封为安乐公,后在洛阳去世。享年6..."
(207年-271年),即蜀汉孝怀,又称后主。字公嗣,小名阿斗。蜀汉昭烈帝之子,母亲是昭烈皇后,时期蜀汉第二位皇帝。 景耀六年(263年),魏将邓艾从阴平入,克绵竹,杀父子,刘禅投降。蜀汉灭亡后,刘禅及一些蜀汉大臣被迁往洛阳居住,受封为安乐公,后在洛阳去世。享年64岁。谥号思公,西晋末年,起事之后,追谥刘禅为孝怀皇帝。网络配图 据《》记载,刘备临终前嘱咐刘禅:“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刘禅继位初期也确实听从父亲的遗命,
“政,咸决于亮”,放权给处理军政大事。随着刘禅对军国治理的深入了解,开始对诸葛亮穷兵黩武的进行独力北伐导致国力衰退的政策看法有分歧,可是基于刘备订立的北伐统一中国恢复宗师室的既定政策和诸葛亮在国内的崇高威望,刘禅在诸葛亮主政期间,以团结为重,全力支持诸葛亮的北伐。网络配图 诸葛亮死后,刘禅废除了丞相制,设立尚书令、大将军和大司马三职互相制衡,军政事务分开。后来“乃自摄国事”,提出“须吴举动,东西掎角,以乘其衅”,由、、等人主政,修养生息,积蓄力量后从长计议再北伐的政策,亲自处理除了对外战争领域之外的国内军政事务。 刘禅对于继承了诸葛亮职务的也诸多制衡,严重的拖慢了北伐的进度。可是由于刘禅对军队没有可靠的控制权,不敢对主张急于北伐的军方将领太过压迫,导致施政方针混乱。而且刘禅对于宦官黄皓也颇为宠信,最后蜀汉于263年亡国。网络配图 蜀国灭亡后,刘禅居住在魏国,有一次请他吃饭,席间演出了蜀国的音乐,司马昭就问刘禅这里怎么样,刘禅说道:“此间乐,不思蜀”。司马昭其实怀疑刘禅有复国之心,所以派人去试探,刘禅看穿了敌人的阴谋,做出了很机智的回答。用一句话打消
了司马昭的疑虑,我只能说干得漂亮!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栏目分类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