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天下奇闻 > 传说故事 正文

古代名人故事之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

作者:eric 时间:2023-12-03
导读:

  “不为五斗米折腰”这则成语的意思是用来比喻有骨气、清高。源自《晋书·陶潜传》:“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讲的是大诗人陶渊明的的亲身故事。下面,一起来看看本期的古代名人故事,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

  晋安帝义熙二年(公元406年),四十一岁的大诗人陶潜在彭泽县(今江西湖口县东)当知县,一未解之谜,undefined个月领五斗米的官undefined俸,腊月将尽的一天下午,陶潜办完公事,换上便衣,回到内衙翻看过去的诗作。突然,一名小吏从外面闯进来禀报: “九江李太守派督邮张大人来县巡察,请老爷赶快更衣迎接。”

  “哪个张大人?为什么非要穿官服不可呢?”刚来彭泽县不到三个月的陶县令不解地问道。小吏解释说:“那督邮张大人是我县富豪,一向讲究排场,眼下又是李太守的亲信,在礼仪上要是稍有不周,恐怕对老爷的前程不利。”

  生性耿介的陶潜本来已十分痛恨官场黑暗,想离开这个肮脏之地。现在听说这个督邮就是本县的富豪,靠精于吹牛拍马得到太守宠爱,竟然也成了自己的上司,还要叫自己去隆重迎接他。想到这些,陶潜不禁长叹一声,愤然说道: “我不能为五斗米的薪俸,去向一个低能无知的小儿弯腰行礼!”

  说罢,便取出知县的印信交给小吏,说; “你把它交给督邮转呈太守,就说我陶潜告病还乡,不当这个知县了。”然后收拾行装,昂然归隐而去。 “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格言,就这样流传下来了。

你可能也喜欢:
西湖民间故事:西湖的由来传说
西湖民间故事:从天而降的西湖
汉代英雄霍去病扫荡匈奴的故事
十大民族英雄之一:史可法的故事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4 上海落户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03381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