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中有那么多星星,为啥夜晚的天空还是黑色的?
天文学家奥伯斯,在1823年首先提出了这个问题,当时他认为宇宙是有限的,所以数量众多的恒星发出的光早晚会照亮整个宇宙。
但现在我们知道了,宇宙是无限且超光速膨胀的,远方的恒星发出的光,根本不可能飞到地球上,因为光速只有每秒30万公里,而宇宙时空在145亿光年外就超光速膨胀了,这就导致超过这个距离的恒星发出的光,只能永远在路上。
更进一步来看,天文学家现在观测到的2万亿个星系,其中的98%现在都在145亿光年外了,也就是说我们看到的永远只能是它们以前的样子,由于它们退行到了地球光锥之外,所以和我们也就失去了因果关系,毕竟宇宙中的信息传递速度不可能超过光速。
事实上天文学家认为,如果宇宙一直加速膨胀下去,那么和地球失联的恒星将会越来越多,足够漫长的时间过后,整个宇宙除了银河系里的这几千亿颗恒星,其他所有星系和恒星都会退行到光锥之外。
这种情况的最后结局,就是宇宙中的物质密度会不断降低,撕裂宇宙长城和超星系团,撕裂银河系,最后撕裂太阳系和地球。
不过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彭罗斯认为,宇宙并不会永远加速膨胀下去,在未来的某一时刻,宇宙会变成减速膨胀,然后是停止膨胀,紧接着在引力作用下开始收缩,到时候所有星系都会朝着地球方向靠近,我们能观测到的恒星也会越来越多。
伴随着宇宙的收缩和物质密度的上升,整个宇宙最终会再次收缩成一个没有大小的奇点,然后再来一次宇宙大爆炸,产生一个全新的宇宙。
这种循环宇宙理论,完美解释了宇宙大爆炸的发生原因,以及我们宇宙的最终结局,但遗憾的是天文学家还没看到宇宙减速膨胀迹象,占比70%的暗能量,依然是主宰宇宙的绝对力量,它完全压过了引力,用斥力推动整个宇宙越来越大。
所以越来越漫长的距离,也许就是我们迟迟没能找到外星文明的根本原因,不论是光速飞船还是引力波和中微子,它们的速度只能达到光速,根本不足以在整个宇宙范围内,或者是银河系范围内进行广播,所以不论是旅行者一号还是地面上的射电望远镜,都是既碰不到外星文明的飞船,也接收不到外星文明的信号。
当然了,也许虫洞技术真能实现超光速旅行,但问题是第一个虫洞通道的建立,也需要先飞到目的地才行,如此一来想建立整个星系范围内的虫洞跃迁网络,也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也许宇宙中所有文明的最终结局,就是在自己这几光年范围的一亩三分地里老死。
对于人类文明来说,这一亩三分地可以是太阳系,也可能得加上比邻星和临近的几个恒星系,但最多也就是几十光年罢了。
随便看看:
- [科学探索]超高近视是多少度?超高近视十大不便之处
- [科学探索]世界十大凶猛观赏鱼 黑色食人鱼咬合力为自身体重30倍
- [科学探索]天然不等于无害!生活中常见的15大天然产品
- [科学探索]世界十大空难生还奇迹 飞机起火燃烧人员安然无恙
- [科学探索]细思极恐的科学悖论,盘点科学史上最难解释的10大悖论
- [科学探索]人死亡后身体有哪些变化?人死后身体发生的12大变化
- [科学探索]金属基生命真实存在!科学家创造金属细胞已有生命迹象
- [科学探索]爱因斯坦的成就,光电效应带领人类进入新时代
- [科学探索]六种生命形态分别是什么?天道人道分别指的是什么
- [科学探索]四大位面之子分别指谁?这四个人的人生真正开挂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太空生活大揭秘!神二十航天员进驻空间站即将满两个月!
- [科学探索]四川新闻联播丨“经济大省挑大梁”调研行④一座科技城的突围之路
- [科学探索]科学防治,让电磁职业病风险有“防”无患
- [科学探索]牛顿: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天才,揭开宇宙奥秘的科学巨人
- [科学探索]党建联合齐聚力 科技发展促新篇
- [科学探索]在良渚,舒适地创造|WAVES新浪潮2025
- [科学探索]宇树王兴兴给高考生的报考建议火了!网友:说得很实在!
- [科学探索]科学防治,让电磁职业病风险有“防”无患
- [科学探索]银河系迷你巡天?中国科学家破译宇宙线加速器的“银河藏宝图”
- [科学探索]自立自强 逐梦太空——5位载人航天领域代表共话飞天征途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