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月球科研站彰显中国襟怀
在近日举办的第74届国际宇航大会(IAC)上,中国国家航天局发布了嫦娥八号任务国际合作机遇公告。嫦娥八号计划于2028年前后实施发射,将与嫦娥七号等共同组成月球科研站基本型。这份公告表明国际月球科研站这个由中国主导、多国共建的大科学工程正按计划稳步推进,展现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开放襟怀。
嫦娥八号探测器模拟效果图。(图源:国家航天局官网)
这是基于硬实力的开放。建设月球科研站,是中国探月事业跨入新阶段的标志。2004年,我国探月工程正式立项实施。2007年,嫦娥一号成功发射。近20年间,探月工程连战连胜,圆满完成“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目标。与此同时,载人航天工程捷报频传,中国空间站顺利建成,我国空间技术能力实现重大跨越,并与多个国家建立起合作关系。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这些过往经验的积累,为我们提出并主导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是富有号召力的开放。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是人类通往更远深空的中转站,是研究生命、太阳系和宇宙“三大起源”的重要途径。古人望月,想象出嫦娥奔月的故事,描摹出清寂幽美的广寒宫。今人探月,则是要在月球修建真实的“月宫”,把它建成人类开展深空探测的前沿基地,具备能源供给、中枢控制,能天地运输,可长期生存。未来,航天器从这里起航,就能飞向更遥远的星空。像这样扩展人类生活和生存空间的大工程,理应聚集各国力量和全球科学家智慧,才能更完善、更富生命力。目前,国际月球科研站大科学工程得到了近20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和参与,显示了中国在太空探索领域的号召力。
这是充满责任感的开放。月球上有大量资源,月球资源的开发利用,必将促进科技创新和飞跃,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创造庞大经济价值。涉及如此巨大的利益,不以规矩难成方圆。国际月球科研站将成为月球资源开发的前哨基地。如果一切顺利,它或许会是人类历史上首个地球外基地,而首创者往往肩负着建立新规则、探索新框架的重任。中国始终坚持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的基础上开展空间探索合作,月球科研站项目面向所有感兴趣的国际伙伴开放,实现在太空领域的合作共赢。这是全人类的福祉,也是对霸权主义的摒弃。这个项目的开放建设模式,将成为太空资源开发的典范,有助于世界各国平等、可持续地自由探索和利用月球。
按规划,国际月球科研站将分为3个阶段实施,边建边用。2028年前后建成基本型,2040年前建成完善型,之后建设应用型月球科研站并逐步升级到实用型、多功能的月球基地。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中国有主导的能力,有开放的襟怀,有长远的眼光,愿与世界各国一起,共同探索宇宙认知、推动科技进步。期待它早日建成,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
作者佘惠敏
来源: 经济日报
随便看看:
- [科学探索]费城实验是否真实存在?特拉斯爱因斯坦是否参与其中
- [科学探索]r136a1恒星能住人吗?r136a1恒星是否有生命存在
- [科学探索]外星人真的来过地球吗?俄罗斯发现金属物疑似是外星人留下的
- [科学探索]催眠术真的能控制人吗?关于催眠的12大恐怖真相
- [科学探索]麒麟对人有什么好处?麒麟适合什么人佩戴
- [科学探索]盘点人类十大超能力,预言读心控火控电(现实版X战警)
- [科学探索]2007年发现成活的深海巨兽大王酸浆鱿 称为“怪兽”级别的深
- [科学探索]山上有鬼火的科学解释,鬼火的形成实则一种化学反应
- [科学探索]世界三大哲学体系 中国哲学上榜大家了解多少
- [科学探索]火星上是否有生命存在,空气稀薄气温-100度(没有生命)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太空生活大揭秘!神二十航天员进驻空间站即将满两个月!
- [科学探索]四川新闻联播丨“经济大省挑大梁”调研行④一座科技城的突围之路
- [科学探索]科学防治,让电磁职业病风险有“防”无患
- [科学探索]牛顿: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天才,揭开宇宙奥秘的科学巨人
- [科学探索]党建联合齐聚力 科技发展促新篇
- [科学探索]在良渚,舒适地创造|WAVES新浪潮2025
- [科学探索]宇树王兴兴给高考生的报考建议火了!网友:说得很实在!
- [科学探索]科学防治,让电磁职业病风险有“防”无患
- [科学探索]银河系迷你巡天?中国科学家破译宇宙线加速器的“银河藏宝图”
- [科学探索]自立自强 逐梦太空——5位载人航天领域代表共话飞天征途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