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技术馆首部沉浸式戏剧《华夏之光——文明的烛火》火热进行中

国庆期间,中国科学技术馆携手中国煤矿文工团,共同打造的原创沉浸式戏剧《华夏之光——文明的烛火》在中国科技馆震撼上演,为观众带来了一场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的视听盛宴。
《华夏之光——文明的烛火》作为中国科技馆首部原创沉浸式戏剧,以国风元素为基调,通过生动的舞台表演和数字绘画作品,展现了近千年的科技进程。剧情依次呈现了宋代记录天关客星、苏颂主持修建水运仪象台的历史场景,以及西方科学家对蟹状星云的观测研究和中国“拉索”首次实现超高能“标准烛光”精确测量的现代科技成就。这些场景不仅凝聚了中国古代先民的智慧,也象征着古今中外的科学家们永不止步的探索精神。
剧情设计:古今交融,科学传承
《华夏之光——文明的烛火》以浩瀚宇宙为引子,巧妙地将天关客星与蟹状星云的神秘联系与华夏大地的科技发展史相结合。剧中,宋代水运仪象台与现代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拉索)的遥相呼应,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科学的辉煌成就,更揭示了华夏文明开放包容、勇于探索的特质。通过苏颂等先贤与当代科技工作者的跨时空交流,观众得以深刻体会到科学精神的传承与发展。
舞台剧剧照(中国科技馆供图)
沉浸式体验:打破界限,身临其境
该剧分为沉浸式游园剧和沉浸式舞台剧两部分,均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界限,为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观剧体验。游园剧依托中国科技馆“华夏之光”展厅,以古代科技展品为实景,营造出时空交错、亦真亦幻的氛围;舞台剧则将多媒体舞台延伸至观众席,以360度视角呈现细腻表演,让观众仿佛置身于历史现场,亲身感受科学的魅力与力量。
游园剧现场(中国科技馆供图)
文化意蕴:科技智慧与文明传承
《华夏之光——文明的烛火》不仅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观众在欣赏艺术的同时,深刻感受到科技的力量和文明的魅力。作为一部原创沉浸式戏剧,《华夏之光—文明的烛火》不仅实现了科学、文化、艺术的深度融合,更以独特的视角和创新的形式,展现了华夏文明的科技之光与探索精神。它让观众在享受视听盛宴的同时,深刻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与力量,激发了全社会对科学的热爱与探索欲。
值得一提的是,该剧是中国科学技术馆在科学文化和科学教育领域的一次重要突破,旨在通过跨界合作与升维创新,打破传统科技馆的界限,让科学以更加生动、直观、互动的方式走进公众视野。(乐通)
观剧指南
1.沉浸式游园剧演出地点:中国科技馆华夏之光展厅
演出时间:
2024年9月27日-9月29日 每日上午10:00-11:00
2024年10月1日-10月6日 每日上午9:30-10:30
2.沉浸式舞台剧演出地点:中国科技馆206多功能厅
演出时间:2024年9月27日-10月6日 每晚19:30-20:45
3.其他注意事项:每人最多可预约2张票,一人一票,儿童也需凭票入场;建议12岁以上儿童观演;沉浸式空间座位不对号入座,同一账号预约的观众需同时入场;观众需从中国科技馆西门入场,入场时间为演出当日19:00至19:20,演出开始后不得入场。
来源: 光明网
随便看看:
- [科学探索]完齿猪:强大的可怕生物 拥有远超鳄鱼的咬合力
- [科学探索]十大世界上最稀有的瞳孔色:你见过银色、粉色瞳孔吗?
- [科学探索]不明飞行物坠毁发现神秘婴儿: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 [科学探索]地球十大地质奇观,你见过午夜的太阳吗?
- [科学探索]冻死的人为什么是笑脸,人冻死时为什么要扯掉自己的衣服(真相揭
- [科学探索]盘点人类十大超能力,预言读心控火控电(现实版X战警)
- [科学探索]海洋世界毒王是谁 箱水母最毒两分钟让人死亡
- [科学探索]天狗是什么?为什么会有天狗吞月的现象(太阳月球地球同一直线上
- [科学探索]诺斯悖论的名词解释 如何理解诺斯悖论
- [科学探索]机器人有什么用?关于未来机器人的十大功能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太空生活大揭秘!神二十航天员进驻空间站即将满两个月!
- [科学探索]四川新闻联播丨“经济大省挑大梁”调研行④一座科技城的突围之路
- [科学探索]科学防治,让电磁职业病风险有“防”无患
- [科学探索]牛顿: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天才,揭开宇宙奥秘的科学巨人
- [科学探索]党建联合齐聚力 科技发展促新篇
- [科学探索]在良渚,舒适地创造|WAVES新浪潮2025
- [科学探索]宇树王兴兴给高考生的报考建议火了!网友:说得很实在!
- [科学探索]科学防治,让电磁职业病风险有“防”无患
- [科学探索]银河系迷你巡天?中国科学家破译宇宙线加速器的“银河藏宝图”
- [科学探索]自立自强 逐梦太空——5位载人航天领域代表共话飞天征途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