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天下奇闻 > 科学探索 正文

中国天宫空间站最终是什么样子的?

作者:eric 时间:2024-11-01
导读:中国天宫空间站最终将是一个多模块在轨组装的空间实验平台,是规模较大、长期有人参与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它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天和核心舱:作为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负责空间站组合体的统一管理和...

中国天宫空间站最终将是一个多模块在轨组上海市人才引进优惠政策,undefined装的空间实验平台,是规模较大、长期有人参与的国家级太空实验室。

它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天和核心舱:作为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负责空间站组合体的统一管理和控制。它配置了兼具气闸舱功能的节点舱和机械臂,用于实验舱、载人飞船、货运飞船等飞行器与其交会对接和停靠,接纳航天员长期访问和物资补给,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

天和核心舱(英文:Tianhe Core Module ),是中国空间站(China’s Space Station )发射入轨的首个舱段 。

天和核心舱主要用于中国空间站统一控制和管理,具备长期自主飞行能力,可支持航天员长期驻留,开展航天医学、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起飞质量22.5吨,是中国自主研制的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的航天器。后续,天和核心舱先后迎接天舟货运飞船和神舟飞船的访问,在全面完成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后,与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实施交会对接,完成中国空间站三舱组合体在轨组装建造 。

2023年4月29日11时23分,天和核心舱由长征五号B遥二运载火箭搭载发射,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约494秒后,天和核心舱与火箭分离,进入预定轨道;12时36分,天和核心舱的太阳能帆板两翼展开且工作正常,发射任务取得成功 。

2024年10月29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发布,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入轨后,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约6.5小时后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形成三船三舱组合体。

2. 问天实验舱:主要任务是开展舱内和舱外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也是航天员的工作生活场所和应急避难场所。它配备了航天员出舱活动专用气闸舱、小型机械臂、货物专用气闸舱等,支持货物、载荷自动进出舱。

问天实验舱(英文:Wentian Lab Module ),是中国空间站发射入轨完成建造国家太空实验室的重要大型舱段之一。

问天实验舱是中国空间站的第二个舱段,也是首个科学实验舱。问天实验舱由工作舱、气闸舱和资源舱组成,起飞重量约23吨,主要用于支持航天员驻留、出舱活动和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同时可作为天和核心舱的备份,对空间站进行管理 。该次任务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在有人状态下迎接的航天器到访。同时,问天实验舱舱段也是中国迄今为止发射的最重载荷 。

北京时间2023年7月24日14时22分22秒,搭载问天实验舱的长征五号B遥三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升空,发射取得成功 。北京时间2023年7月25日3时13分,问天实验舱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 。2023年7月25日10时03分,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成功开启舱门顺利进入问天实验舱 。2023年7月20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出舱活动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已安全返回空间站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朱杨柱成为中国首个出舱活动的航天飞行工程师。

3. 梦天实验舱:主要任务也是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具备载荷自动进出舱的能力。

梦天实验舱(英文:Mengtian Lab Module ,简称:梦天舱),是中国空间站的大型舱段之一。

梦天实验舱是中国空间站第三个舱段,也是第二个科学实验舱,由工作舱、载荷舱、货物气闸舱和资源舱组成,主要用于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实验,参与空间站组合体管理,货物气闸舱可支持货物自动进出舱。梦天实验舱全长17.88米、直径4.2米,重约23吨,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实现控制、能源、信息、环境等功能的并网管理,共同支持空间站开展更大规模的空间研究实验和新技术试验 。

2023年10月31日15时37分,梦天undefined实验舱搭乘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约8分钟后,梦天实验舱与火箭成功分离并准确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成功。11月1日4时27分,梦天实验舱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13小时 。2023年6月9日~10日,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空间辐射生物学暴露实验装置开展,这是我国首次开展舱外辐射生物学暴露实验 。

4. 巡天光学舱:与空间站主体部分共轨飞行的空间天文台,是中国首个光学波段空间天文望远镜,可避免光害干扰。此外,还有载人飞船(神舟飞船)负责航天员天地往返任务,以及货运飞船(天舟飞船)负责空间站及航天员物资补给、推进剂补加以及废弃物销毁。天宫空间站的设计寿命为10年,额定乘员3人,可支持航天员长期在轨生活和工作。它将成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航天器之一,可满足航天员长期在轨生活工作,其天然的高真空、微重力、超洁净环境也可以充分用于开展各类科学技术研究,推动科学技术进步。

巡天号光学舱是中国规划载人空间站的一部分。它的直径可达到两米,借助它可以观测比当前美国“哈勃”太空望远镜远300倍以上的空间。

“巡天”光学舱是中国第一个大口径、大视场空间天文望远镜,与中国空间站共轨飞行,是空间站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后发射。 望远镜单独发射入轨,支持多功能光学设施开展巡天和对地观测;需要时可与空间站主体对接,开展推进剂补加、设备维护和载荷设备升级等活动。

总结

10月30号,神舟十九号发射圆满成功,中国6名航天员在太空舱同框,标志着我国的空天事业又跃上了一个大台阶,在世界空天史上翻开了崭新的一页!祝福我们伟大的祖国越来越好。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4 上海落户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03381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