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距断崖!俄罗斯飞船对接只需3小时,美28小时,神十九令人意外
导语
太空对接技术在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各国争相攻克的难关。
对接技术不仅是航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各国在航天领域的竞争力体现。
随着人类航天技术的发展,对接技术已经不再是独立的存在,而是全球各大航天强国共同竞争的核心所在。
为了紧跟时代潮流,航天技术日新月异,在这其中,对接技术的发展无疑成了各国争相攻克的难点。
毕竟,太空可不是想开就能开的地方,来去匆匆可不行。
俄罗斯飞船对接技术——一骑绝尘。
中国如今的“神舟”系列飞船,也就是“神舟”七级中级。
而美国和俄罗斯最开始研发的飞船,与中国的“神舟”系列相比技术就相对落后了。
从历史上看,前苏联第一款载人飞船名叫“东方一号”,应该是在1964年发射成功的一款飞船。
“东方一号”能同时搭载三名宇航员,并且实现了与发射火箭在轨分离后软对接的技术。
这项技术在当时可算是非常前沿,许多国家也都跃跃欲试想要在这一技术上大进步。
“东方一号”对接舱直径达到2.5米,但与飞船的高度相比不算高,这就使得飞船本身内部空间相对较大,可以容纳三名宇航员以及其它各种设备,可以说“东方一号”创造了当时对接舱与飞船比例标准。
此后,苏联将这个标准采用在下一代载人飞船中。
但苏联集体对这个标准好像并不是很满意,于是后来又缩小了对接舱直径,使得比例向更高发展。
这样的做法可以使对接舱占用的空间更小,有更多的空间用于宇航员活动。
除了对接舱和飞船比例的问题,前苏联还在飞船上下功夫。
在1975年,美国和前苏联联合推出了一款新型飞船——“联盟号”。
这款飞船吸收了前苏联早期飞船的技术基础,在一些方面进行了改进与提高。
其中最显著的一点就是采用了更加严密的机械锁定装置,这个锁定装置要比前苏联早期飞船采用的服从启锁装置更加先进,与它相比,前者不仅提升了防撞性能,还使得对接过程更加平稳顺利。
1976年以前,第一个样机就已经诞生。
但由于前苏联认为这款新型飞船并不能实现国际合作,于是推迟了最终投产的时间。
直到1985年7月,“联盟号”终于有了批量产物。
到1986年前苏联发布官方数据时显示,共生产了8艘“联盟号”。
如今俄罗斯所拥有的这款“联盟号”在国际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它们最大的优势就是性能极其稳定且可靠性高。
正是因为这一优势才使得这款“联盟号”一直延续至今,并且在俄罗斯的国际空间站中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正所谓有能力的人往往有许多选择,能力不如人的只能选最合适自己的那一个。
前苏联早期所研制的“联盟号”飞船同样有着更大的选择空间,在他们面前摆着两个选择,一个是“布兰登堡”,另一个就是后来的“进步号”。
当时看来,“布兰登堡”这个名字听上去就十分高大上,但实际效果却并不好。
因为在1999年,“布兰登堡”发射五分钟就出现故障,最终只得回收处理。
幸好还有另外一个选择。
新型“进步号”有着非常出色的性能,它完全可以兼顾货运和技术实验需求,可以说现在俄罗斯使用的飞船基本都是由它发展而来。
在这些飞船中,以“联盟MS”为主力,搭载3名宇航员往返于空间站和地面。
此外,在特殊情况下,它们还可以再搭乘其他人。
最近俄罗斯甚至还与阿根廷达成合作协议,在阿根廷安全部队中派遣宇航员。
如此看来,只要是有迫切需求的人,他们都会尽量满足。
这样的优秀性能离不开心血和坚持。其实,在对接技术上,俄罗斯从来都是一骑绝尘,不管别国奋起直追,他们都始终走在前面。
美国飞船对接技术——谨慎。
美国则相对保守许多,他们每一步都走的非常谨慎。
相信大家对1986年前美国的一项悲剧都有印象,就是“挑战者号”的悲剧。
1986年1月28日,“挑战者号”发射7秒钟后就发生了爆炸,机毁人亡,那次事故共导致7人遇难,其中还有一位小女孩,为了实现她的梦想,美国还特别让她登上“挑战者号”。
这次事故让美国损失惨重,因此美国在之后做事显得格外谨慎,以免重蹈覆辙。
然而,即便是他们这样谨慎,对接时间仍然需要历经28个小时才能完成。
毕竟,一次着陆和准备都耗费了不少时间和过程,尤其是在回收阶段,肯定会造成时间上的不小消耗。
因此,当美国面临中国神舟系列传来的6.5小时记录时,他们的科技专家们都觉得很懊悔——怪只怪自己当时没放开手脚去做,要不然为啥神舟能比他们快这么多。
中国神舟系列——无人能敌!
中国神舟系列的出现,让其他国家都为之惊讶。
那二十年的时间里,中国默默耕耘,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推进航天事业。捂家戏说,中国这一手简直打了一场亮眼牌!
然而,中国人更知,这场亮眼牌背后,是不计其数的努力和汗水!
就在这二十年中,中国用了六年时间仿制出了俄制飞船,从1992年11月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研究总设计书研制成功开始,到1999年神舟一号成功发射,中间只用时七八年时间!
这可是一个令人震惊造噱头的速度呐!随后,我国又紧锣密鼓地开展神舟二号到五号的研制工作!
五年的时间里,就让我们迎来了载人航天活动的开端,这样高效的发展速度,也引得不少外国观望:中国这样发展,未来可期啊!
这也难怪2003年,人们纷纷注视着天宫空间站—我国自主研发的一款空间站—搭建起来,那可是中国向世界展示强大科技实力的一大象征呢!
自此以后,全国人民在不断看到数据发布的时候,无不是欢呼雀跃!
自1999年发射首个试验版以来,到2016年的时候,中国已经独立研发出了五代神舟系列载人飞船,而且其中最新一代神舟11比五年前的神舟10又少了整整一小时!
为什么这么快?
那还不是因为,我们用的是国产CPU数据处理器,还用的是北斗导航系统,不然效率还真不好说!
神舟7与9之间,仅用了五年时间,而9与11之间,仅用了四年时间!
短短四年间,咱们进步两小时,比俄制飞船用三小时可是快多了!
而且九是承载成功的一次,因为他带着一个不懂太空动作演员上去了—这个噱头自然吸引了许多人关注—可惜那演员表演感人,被开除光环后,再也没被别人提起过!
未来发展——科学研究重心可能转移?
现如今,中美俄三国都有各自不同的人造卫星、有人留守空间站等,但由于当地环境所限,也无法长时间进行实验,只能偶尔监测数据或观察情况。
但美国和俄罗斯却对这一点特别放不下心,这才有了之前提到的二十八小时和三小时对接事件发生,但如今,我国却将这一时间缩短到了六个小时半!
为什么?
因为我国谁舍得把一手交通工具闲置起来,碰到想实验的时候,就只能拿出来花多长时间去进行相关操作,谁知道六小半这样的时间会不会还涨?
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们使用的是国产科技吗!
国产科技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我们自己研发出来,目前毫无外来竞争压力,而我们不拿出来花费,让它闲置,它们又怎么有动力进步呢?!
所以,现在中国拥有这样的成绩,并不算什么,自然人家要想超过咱,那也是有可能性的;只是这样(既要不得罪别人,又要考虑未来发展)我们又该如何做出选择?
其实从发表成果来看,他们俩已经落后不少时间了,而且随着国家不断增加资金及科研投入,华夏科学研究总会越来越好,更何况,其中还有不少前景广阔的新平台等待着人们前去实现新突破呢!
毕竟,要是老旧东西早就被丢到电子废物堆里去了,还能让航天技术继续保持活力么?
也许它们本身就不如我们。
结语
环保节约,为何要山好水好出好成果?
自古以来,这是一个科研人员永远争执不休的问题。
但无法否认的是,没有绿色环境,人们又该如何生存?
未来发展空间广阔无比,人们也许就像第二代火灾那样,你想去探索,我也想去发现,我们都喜欢变节!
那么问题来了,人类是否真的可以成为太空实验室中的“上帝”?
太空探索已经进入实质性阶段,对接技术直接影响航天任务效率及成功率。
随着太空探索热潮兴起,各国对接技术日益精进,以期提高效率competitively.
NASA因挑战者号事故谨慎,其ISS计划造成28小时对接时延。
但若未受限制,是否实现更快?
随着国际空间站老化,另寻太空实验平台势在必行,以便继续拓宽科学领域边界,而中国天宫空间站已成为热门选择之一,这不仅推动中国航天事业进一步发展,也引发国际社会关注与期待。
气候变化成为全球性课题,中国的太空实验室能否为地球带来福祉?
或可藉此揭示关键元素,为全球气候治理提供帮助。
腹中有诗书气自华,一个国家科研实力雄厚,其内部环境自然清新;而一个国家科研没有内涵,无论自然如何优越,也不会有人愿意呆过久!
欢迎提出你的看法!
随便看看:
- [科学探索]观察者效应是什么?被观察者的行为会受到观察者影响
- [科学探索]里海怪物为什么废弃,可以躲过雷达探测却躲不过海浪
- [科学探索]地球底下还有一个世界?十大地下世界的通道曝光
- [科学探索]造纸术的发明者是谁?为何说蔡伦不是发明造纸术的人
- [科学探索]心理学上的十大效应 蝴蝶效应、鳄鱼法则你都了解几个
- [科学探索]人死亡后身体有哪些变化?人死后身体发生的12大变化
- [科学探索]哥德巴赫猜想证明了吗?为什么被称为1+1呢
- [科学探索]寒武纪十大恐怖生物 奇虾顶级掠食者所向披靡
- [科学探索]最诡异的加拿大上帝头盔实验,让人濒临死亡感受绝望
- [科学探索]有比光速更快的速度吗?超光速是什么样的存在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太空生活大揭秘!神二十航天员进驻空间站即将满两个月!
- [科学探索]四川新闻联播丨“经济大省挑大梁”调研行④一座科技城的突围之路
- [科学探索]科学防治,让电磁职业病风险有“防”无患
- [科学探索]牛顿: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天才,揭开宇宙奥秘的科学巨人
- [科学探索]党建联合齐聚力 科技发展促新篇
- [科学探索]在良渚,舒适地创造|WAVES新浪潮2025
- [科学探索]宇树王兴兴给高考生的报考建议火了!网友:说得很实在!
- [科学探索]科学防治,让电磁职业病风险有“防”无患
- [科学探索]银河系迷你巡天?中国科学家破译宇宙线加速器的“银河藏宝图”
- [科学探索]自立自强 逐梦太空——5位载人航天领域代表共话飞天征途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