粒子雨中 有这样一群人在月光下仰望星空|天问
封面新闻记者 车家竹
四川稻城海子山,离天很近的地方。千余个冰川湖泊与雪山交相辉映,旖旎风光引人入胜。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LHAASO)就建在这里,探索高能宇宙线起源,并开展相关的高能辐射、天体演化、暗物质分布等基础研究。
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阵列(WFCTA)
高原之上,一台台探测器将在美丽纯净的高原上接收来自遥远神秘宇宙的信息。群星之下,还有这样一群仰望星空的人,他们让观测站“睁开眼睛”,安装由数千个不同类型探测器组成的探测阵列,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拉索望远镜 SiPM相机系统负责人杨明洁就是其中之一。
10月25日,中国科学院2024第七届科学节(成都)期间,由封面新闻和天府宇宙线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第二届“18名粒子天体物理学家进校园”系列科普活动,在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西区,开展了一场名为《在月光下仰望星空》的科普讲座。杨明洁从宇宙线讲起,到“拉索”实验装置,再到中国高海拔宇宙线研究的历程与传承,分享了她与“拉索”的点滴。
台下同学认真听取
好奇心也可以驱动粒子物理
“拉索”打开前沿学科“超高能伽马天文学”
讲座前,杨明洁先进行了“剧透”:这次科普讲座不仅涵盖了宇宙线背景知识、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实验装置及其前沿成果产出介绍,还介绍了新型硅光电倍增管(SiPM)让大气切伦科夫望远镜能够在月光下观测的秘密。
而讲座也就从来自外太空的宇宙线开始了。杨明洁介绍道:“通过宇宙线的研究,发现了大量的基本粒子,让人类重新认识身边的物质世界,而新的发现催生新的学科,因为宇宙线的研究也开创了粒子物理学这门学科,同时我们也把它称为高能物理,关于宇宙线的研究,至今产生了5枚诺贝尔奖。”粒子物理作为一门研究亚原子世界基本组元的科学,核心本质是由人类好奇心所驱动的。通过研究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理解微观极小尺度的规律与宏观极大尺度的联系,将人类的探测能力推到极限以发现新的物理现象与规律。
杨明洁解答在场同学的提问
但高能宇宙线起源是世纪之谜。《Science》曾把高能宇宙线的起源列入发布的125个重大科学问题之一,同时,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也将其列入发布的21世纪“从夸克到宇宙”所列11个基本科学问题之一。如何去破解这一难题?杨明洁解释道:“我们可以使用伽马天文、中微子天文、极高能粒子天文三种途径。”
位于四川稻城4410米海拔的海拔宇宙线观测站拉索(LHAASO)是我国科学家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自主提出、设计并建成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它的科学目标正是探索宇宙线起源、加速和传播机制。杨明洁承担的是其中重要部分——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阵列(WFCTA)实验装置中的硅光电倍增管相机的研制。
被称为世界上能谱覆盖范围最宽的“膝区”宇宙线测量装置:广角切伦科夫望远镜阵列(WFCTA),通过测量大气簇射次级粒子在空气中产生的切伦科夫光或荧光,精确测量宇宙线分成分能谱。由于硅光电倍增管(SiPM)相机的成功研制与顺利运行,WFCTA实现了在有月夜晚的观测。
宇宙线探测装置是否可以放到月球上去观测?地面簇射粒子阵列(KM2A)上面的“小土包”是什么,鼓包里面又是什么?在讲座现场一个个有趣的问题被同学们提出,杨明洁一一详细解答。
杨明洁带来科普讲座
走下书斋
“食人间烟火”的科研工作者们
如何让中学生认识并理解“生涩”的高能物理知识?杨明洁向记者表示,她提前向学校老师了解了讲座面向学生群体的物理课教学进度。结合听课学生的物理课教学进度和当前所处的生活环境,将宇宙线背景知识和探测装置关键技术与学生们的日常相关联。“同学们在报告中会“惊奇”地发现:带电宇宙线成分信息与化学元素周期表相似,在讲述到LHAASO实验装置关键技术、关键器件的时候,也会将晦涩难懂的技术与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日常相关联,例如关键器件国产化、5G时代、电子在电场中的加速、光电效应、串联电路分压等。”杨明洁通过角色转换、换位思考的方式,让中学生也能理解吸收科学知识。
2023年10月,第一台SiPM相机研制完成、运往海子山。杨明洁坦言:“作为‘硬件’型的科研工作者,我们最大的梦想就是将理论转换成实践、从书本走到现实。那么我们就不能‘纸上谈兵’,要‘食人间烟火’。走出实验室、走出书本文献,走到第一线去,科研工作分工,与大小轻重相比,做好才最重要。”一天天,一年年。忍着寒风飞雪、低温缺氧,年轻的科研工作者们一遍遍测试宇宙线探测装置的各项性能,仔细检查每个部位的运行情况,记录测试数据。
今年,WFCTA实验已经全阵列运行到第四个观测年。“一路走来,我们过了很多‘当时觉得过不去的坎儿’,比如:反射镜结霜、相机电子学掉线、 LED光源发光不稳、相机‘干烧’、望远镜指向‘飘忽不定’等困难。”连续几年与4410米的海拔、几乎只有平原一半的含氧量和多变的天气做伴。回忆往事,杨明洁颇有“苦”中作乐的好心态。“细细数来,当时还颇有点‘沧桑’的味道。但同时也非常感谢当初的我们,感谢那些心里无数次沮丧、无数次想放弃但每次都选择坚持的我们。”杨明洁说。
2023年,拉索探测到迄今为止最高能量光子,测定标准烛光的超高能段亮度,开启“超高能伽马天文学”时代,成果陆续发表于《自然》和《科学》杂志。2023 年,“拉索”探测到史上最亮伽马暴 GRB221009A,完整记录大质量恒星死亡瞬间万亿电子伏特伽马射线爆发全过程,成果发表于《科学》杂志。2023年,拉索团队荣获年度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成果入选2023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跟杨明洁一样,拉索团队中,怀揣把一份科学梦想变成现实的年轻人有很多:有刚毕业或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有研究人员,还有中国科学院高能所自己培养的研究生,当然这次被讲座所打动的学子们也算其中一员。讲座最后,杨明洁用了这样一句话结束了这堂科普旅程:“如果你还不清楚自己将来想做什么,那就先努力把当下做好。”
随便看看:
- [科学探索]什么是瓦拉赫效应?瓦拉赫效应的经典例子
- [科学探索]1光年=多少年?人类有飞出过一光年吗(并非时间单位)
- [科学探索]观察者效应是什么?被观察者的行为会受到观察者影响
- [科学探索]旅行者2号看到了龙?旅行者2号究竟传回了什么神秘信息
- [科学探索]巴格斯·西格尔为何而死?揭秘拉斯维加斯缔造者被杀之谜(情杀)
- [科学探索]淑女闪蝶有什么特点 淑女闪蝶基本信息揭秘
- [科学探索]笑可以延长寿命吗?关于微笑的十大好处
- [科学探索]全国只有15例的罕见病:奥尔布赖特综合征(性早熟)
- [科学探索]宇宙中比地球还大的生物,在真空中遨游以吞噬星体为生
- [科学探索]铁基生命是什么?世界可能存在铁基生命体吗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太空生活大揭秘!神二十航天员进驻空间站即将满两个月!
- [科学探索]四川新闻联播丨“经济大省挑大梁”调研行④一座科技城的突围之路
- [科学探索]科学防治,让电磁职业病风险有“防”无患
- [科学探索]牛顿: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天才,揭开宇宙奥秘的科学巨人
- [科学探索]党建联合齐聚力 科技发展促新篇
- [科学探索]在良渚,舒适地创造|WAVES新浪潮2025
- [科学探索]宇树王兴兴给高考生的报考建议火了!网友:说得很实在!
- [科学探索]科学防治,让电磁职业病风险有“防”无患
- [科学探索]银河系迷你巡天?中国科学家破译宇宙线加速器的“银河藏宝图”
- [科学探索]自立自强 逐梦太空——5位载人航天领域代表共话飞天征途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