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空间站的建造和运行#探索宇宙
国际空间站是如何建造和运转的?我们将按照组装顺序依次讲解每个模块以及参与建造的相关国家。科学家们用了很多年才真正在太空中建成国际空间站ISS。这个项目最初由美国在1984年提出,取名为"自由空间站"。你现在看到的是它的最初设计图纸,但在建造时并未按此实施。最终落成的空间站有很多新的优化和改进。
这就是已经建成的国际空间站,主要用于那些只有在太空中才能完成的科学实验。空间站通常配有6名宇航员轮流工作,每六个月往返地球更换一次,这样能避免每个人在太空中停留时间过长造成身体伤害。
空间站在地球大气层外的近地轨道运行,大概距离地面400公里,这个位置离地球并不是很远。考虑到它不是很高,很多卫星在这个高度的轨道运行。空间站环绕地球一周大约用一个半小时,时速达2.8万公里。运行时间久了,空间站的高度会逐渐下降,偏离轨道。如果没人管它,最终会下降到大气层中烧毁。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发生,科学家们必须定期检查空间站的位置,发现它下降时会重新提升其运行高度,以让空间站持续在轨道中运行。现在主要参与空间站建造的国家包括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日本和许多来自欧洲航天局的其他国家。
我们进入正题,来了解一下空间站的构成。这个集成桁架结构是空间站的主干,上面设有太阳能电池面板以及散热面板,还装有很多其它科学设备。比如这部分就包括加压模块,是宇航员生活和工作的地方,他们在这里可以不用穿宇航服。左侧这部分是俄罗斯轨道段,右侧是美国和欧洲轨道段。日本和加拿大也参与了少量部件制作。
空间站的不同部分被称为"模块",它们分别建造于世界各地,出厂后再被发射到太空。由三种飞行器分别发射,包括美国航天飞机、俄罗斯质子号火箭和俄罗斯联盟号火箭。进入太空后,这些模块将被像搭积木那样组装,但过程要复杂万倍。从第一个模块安装开始到基本架构形成,足足用了10
多年。
1998年11月,第一个叫Zarya的模块由俄罗斯制造完成,并成功发射到太空。它由太阳能电池板供电,是太空站的基础模块,包含有一个推进器,可以在需要时推动空间站转移。Zarya设有四个接口,这些将用于连结到空间站的其它部分。
第二个升入天空的模块叫作Unity,由美国制造,它有六个接口。同时,美国还建造了两个加压适配器,简称F。像一个万能接头,能实现不同模块间自由对接,它们和Unity模块一起发射升空。
2000年7月,Zvezda服务模块进入太空,它是空间站的生命支持系统,为航天员提供氧气、水、食物等生存必需品。它有四个接口,三个在前端,一个在后端。
接下来组装的是Z1桁架,它于同年10月升空,被安装在Unity上部,是一个独立的桁架,为提前来到空间站的模块提供一个临时的安装位置。接着,是一个万能接头被安装到Unity的底部,它为更多科研模块提供了延展接口。
2000年年底,P6桁架被发射到太空,临时安装在了Z1桁架的顶部。它搭载着第一个太阳能电池阵列,为空间站提供了所必须的电力。P6桁架上还配置了散热面板,帮助散热。到此为止,空间站已经具备了宇航员生活工作的条件。实际上,自2000年11月开始,就一直有人住在空间站中。
2001年2月,美国研发的命运模块,又称美国实验室,进入太空组装。该模块可以进行很多科学实验,安装它时,需要先调整安装顺序。3月,他们又安装了外部积载平台ESP-1,用来存放空间站的备件。
随后,一个"超能"组件,由加拿大生产的机械臂,被送入空间站。它被安装在命运模块的外侧,机械臂的两端设置相同,都可以连接到这种抓钩处。空间站的很多地方都设有这种组件。
2001年7月,Quest气闸由美国发射到太空,它的作用是帮助宇航员安全地进行EVA,即太空行走。同年9月,俄罗斯的气闸模块Pirs也升空组装,它还增加了对接其它航天器的端口。
下面,我们来看看空间站的主干。
桁架结构是如何组装完成的?
·第一块是S0桁架,它被安装到命运模块的顶部。
·接着是安装移动远程服务基本系统MBS,该模块能沿桁架左右移动,在上面安装加拿大机械臂后可以对其周边模块进行很多维护工作。
·继续安装S1桁架、P1桁架,S代表右舷,P代表左舷,两个桁架各自提供3个散热板的安装空间,目前只有中心位置安装了散热板。
·这是P3/P4桁架,搭载着太阳能电池板和散热器面板,被组装在桁架的左端,其尾部装有小巧的P5桁架。为了平衡国际空间站的结构,科学家们要收起一些太阳能面板。次年在空间站另一端增添了新的桁架S3、S4,同时一并加装了备件箱S5。
·新的桁架电池板打开,维持平衡后,此前临时安装在Z1桁架顶部的P6桁架被移动到你现在看到的位置,此时S1、P1桁架上将被部署更多的散热板。
·接下来是和谐模块,它被称为节点舱2,主要负责连结作用,由美国于2007年10月发射升空,它可以直接与命运模块对接,所以在安装时需要进行一个调整。节点舱有6个接口,能提供更多的延展性。
·与节点舱连结的是哥伦布模块,它是欧洲实验室,由欧洲10个国家参与制作。在空间站上还有更先进的机器人,也是由加拿大制造的,这个叫做Dextre的太空机器人,它可以使用与机械臂相同的抓钩组件或者直接安装在"机械臂"的另一端,在更大的范围里工作。
·空间站实验模块Kibo,它被分为两大块安装到空间站上,配有自己专属的机械臂。
·好了,就剩下最后一个桁架段了--S6桁架,安装完它整个空间站就初具模型了,上面展开的太阳能板是可以旋转的,能不断跟随太阳的方向吸收能量,转换更多电能。
截止到此,桁架结构基本组装完成后就剩最后一批模块陆续升空组装了。这是日本实验模块最后一个添加的组件,叫开放型设施EF,它可以用来做完全暴露于太空环境中的实验。
·这是俄罗斯模块Poisk,它与Pirs气闸模块非常相似,是用于俄罗斯航天器停靠的另一个位置。
·这是货舱ELC-1,用于存放维持空间站运转硬件的地方。货舱ELC-2被安装在桁架的顶部。
·这是宁静模块,是一个强大的生命支持系统,也是节点舱,被添加到Unity模块的一侧。在宁静模块下方安装了一个叫作观景穹顶的小房间,它拥有七个窗户,可以看到太空风景,每个窗户都有一个可以关闭的盖子,在不用时关闭穹顶。
·然后是另一个俄罗斯模块Rassvet,它被用于存储物资和停靠航天器。eonardo模块用于存储空间站的供应物资和废物,当垃圾被装满后便可以从空间站中卸下。
·这是货舱ELC-3和ELC-4,这是一个科学试验仪,被称为Alpha电磁光谱仪,用来研究稀有粒子,例如反物质。
·空间站最新添加的组件是比奇洛扩展活动模块BEAM,它在发射火箭中只占用很小的空间,被附加到空间站后便膨胀成型,用来检验这种膨胀成型的构建技术是否可行。
国际空间站目前只有维持运行到2025年的资金,但它很可能继续扩建。之后可能会看到空间站的各部分被用于其它太空项目。国际空间站是太空中最大的人造工程,它被分为若干个部分,发射到太空,然后在轨道上组装。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