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太空种子”来到雪域高原
今年夏天,坐落在喜马拉雅山脉东南段的西藏自治区错那市迎来一位新“朋友”。它从太空跋涉而来,只为在高原上扎根结果——它便是“太空种子”。如今,一个季度过去,“太空种子”已在错那安家,并即将进入推广阶段。
海拔从2400米到4400米不等的错那,有高山草甸,也有密林激湍,地形复杂,气象万千。自然环境如此特殊,如何找到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点?“乡村振兴离不开农牧业发展,庄稼增产得靠高产优质作物,牛羊增产需要更多牧草料。解决农牧业发展的堵点,重在科技赋能。”错那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洛桑罗布说,经过长时间调查、问计,错那把目光投向了“太空种子”。
“得知错那有意试种太空种子种苗,我们的第一反应是兴奋。航天育种技术发展到今天已广泛应用,但在雪域高原种植还是头一次。”陕西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郭锐说。
航天育种又称“太空育种”。种子被送进太空,科研人员利用太空中高真空、微重力、宇宙高能离子辐射等条件,使种子产生基因诱变,再将种子送回地面选育,选出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的进行培育,最终形成新品种。
科研人员在错那高原牧草试验基地记录地表温度
郭锐团队深耕航天育种数十年,通过太空搭载已选育推广一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产优质植物新品种。在错那的邀请下,“太空种子”与雪域高原的相约一拍即合。陕西省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合肥高新区太空科技研究中心,决定挑战这片高寒之地。
今年5月初,郭锐带领工作人员赴错那,实地考察后带回当地土壤样本检测分析。要想种好地,土壤是关键。经过一系列可行性研判后,郭锐团队心中有了把握,因地制宜调配出适合高原环境的有机肥料。
种子选育好后,为尽快试种,6月初,科研团队再赴错那。
高寒缺氧,许多团队成员努力克服高反难关。“失眠、头痛,大家一时很难适应,但科研不等人,必须克服。”66岁的现场技术负责人袁中权说。
错那温差大,全年无霜期仅40多天。郭锐决定把试验田放在最为贫瘠的撂荒斜坡地。“我们要做的就是极端试验,如果在条件最差的地上试种成功,那这批种子就能适应西藏更多地区的自然条件,才有更大的推广种植意义。”
38亩的试验田,就是新的战场。此次试种的太空种子为蛋白菜、阔叶菊苣、串叶松香草等6种“星际神农系列牧草”,它们耐寒、抗病虫害性强,同时营养价值高、产量高,一旦种植成功将大大提升牲畜饲草料产量,有助于破解草畜平衡难题。“这些种子是根据高原环境精心挑选出来的,即使遭遇零下40℃的低温,也能安全越冬。”郭锐说。
太空牧草移栽完成后,科研团队又遇到新的麻烦——土拨鼠。为了防止它们啃食植物根系,大家苦思冥想,将辣椒水和花椒水喷洒在植物根系与叶子上,最终有效防治了鼠害。
经过不懈努力,试种工作成果喜人。“目前,部分品种的太空牧草已经长到40多厘米,超出我们预期,太空种子在西藏种植成功了!”郭锐说。
一粒种子可以创造一个奇迹。站在田埂上,淅淅沥沥的雨点落在郭锐身上,望着这片希望的田野,他憧憬道:“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而科技就是催化剂。未来我们还会引进蔬菜、水果等太空种子,这片土地大有可为。”
半月谈记者:王泽昊
来源: 半月谈
随便看看:
- [科学探索]仙王座vv星有多大?仙王座vv星具体构成
- [科学探索]一个精神病毁掉一家人?关于精神疾病的12大惊人事实
- [科学探索]日全食现象百年一见 像阳光被“关掉”
- [科学探索]幽灵鲨吃人图片?幽灵鲨是什么样的生物(生殖器长头上)
- [科学探索]七色组织,暗藏玄机的中国杀手(每个都厉害)
- [科学探索]2007年发现成活的深海巨兽大王酸浆鱿 称为“怪兽”级别的深
- [科学探索]中国上古十大神剑 各个都大有来头十分珍贵
- [科学探索]2023超级血月时间揭秘 错过这次需要等待十几年
- [科学探索]令人恐怖?20个残忍的人类真相,人类晚上比早上矮1厘米
- [科学探索]科学如何解释三生万物?三生万物代表什么意思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太空生活大揭秘!神二十航天员进驻空间站即将满两个月!
- [科学探索]四川新闻联播丨“经济大省挑大梁”调研行④一座科技城的突围之路
- [科学探索]科学防治,让电磁职业病风险有“防”无患
- [科学探索]牛顿: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天才,揭开宇宙奥秘的科学巨人
- [科学探索]党建联合齐聚力 科技发展促新篇
- [科学探索]在良渚,舒适地创造|WAVES新浪潮2025
- [科学探索]宇树王兴兴给高考生的报考建议火了!网友:说得很实在!
- [科学探索]科学防治,让电磁职业病风险有“防”无患
- [科学探索]银河系迷你巡天?中国科学家破译宇宙线加速器的“银河藏宝图”
- [科学探索]自立自强 逐梦太空——5位载人航天领域代表共话飞天征途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