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游太空的银耳新菌株开“花”了
经过悉心培育,曾经历“太空游”的银耳新菌株“HT108”在古田县成功结出朵朵“银花”。11月27日,记者从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了解到,根据最新的现场测产结果,航天育种银耳的性状更优、产量更高,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去年5月30日,“古田银耳Tr21”作为航天育种搭载实验项目的出发菌株,随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升入太空,遨游了5个月。在宇宙射线、微重力、高真空等太空特殊环境的综合作用下,该菌株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今年以来,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院长孙淑静领衔的研究团队,对“太空菌株”进行活化、初筛、复筛及分子鉴定,最终确定为新菌株,定名为“HT108”。“HT”即“航天”的拼音缩写。
孙淑静介绍,从现场测产情况来看,新菌株的子实体呈淡黄色、朵形圆整紧致、耳片厚实内卷,平均产量相较目前主栽品种高出10%,总酚、黄酮含量分别提高约55%、60%,表现出丰产性好、活性成分含量高的特点,十分适合用作银耳深加工产品原料。
航天育种是集航天技术、生物技术于一体的农业育种新途径,也是当今农业科技研究领域的前沿课题。与传统育种方法相比,航天育种具有变异率高、育种周期短、优良性状遗传性高、易获得罕见性状等优势,受到业界关注。
福建省食用菌技术推广总站首席专家黄志龙观摩了此次现场测产,对航天育种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他说:“‘太空菌株’的成功选育,打破了传统野生驯化和杂交育种的局限,标志着银耳育种取得新突破,对加快我省生物育种关键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
古田县是闻名遐迩的“中国食用菌之都”,银耳产量占全国90%以上,“古田银耳”以147.32亿元的品牌价值高居2023年中国食用菌产业区域品牌价值评价榜单第二位。2013年,福建农林大学与古田县共建福建农林大学(古田)菌业研究院,立足企业需求与市场导向,从选种育种到栽培管理,为古田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科技支撑。
校地合作开展十多年来,古田县在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道路上持续探索,实施科技引领项目,不断强化食用菌新品种开发、新技术引进和栽培管理能力。目前,全县已开发生产38个食用菌品种,形成“主栽品种规模不断扩大,珍稀菌类齐头并进”的发展格局,致力打造现代食用菌产业新高地。(闽东日报记者 龚键荣 通讯员 李国镔 王薇)
随便看看:
- [科学探索]温室效应让地球温室将变得多热,2200年高出7C°(全球异常
- [科学探索]诺斯悖论的名词解释 如何理解诺斯悖论
- [科学探索]爱因斯坦的智商测试题:谁养鱼!只有2%的人做得出
- [科学探索]人类为什么不能挖到地球中心?人类挖出最深坑(12263米)
- [科学探索]量子自杀是什么意思?量子自杀实验主要证明什么
- [科学探索]五只猴子道德起源启示 湿猴定律说明什么
- [科学探索]古蜀文明传说故事 通过文物遗址一窥真相(谜团重重)
- [科学探索]新发现:14个星系团碰撞,将成宇宙最大星系(距地124亿光年
- [科学探索]月神闪蝶的独特之处 漂亮迷人的闪蝶(大而壮观)
- [科学探索]人体辉光到底是真是假?人体辉光怎么看到(颜色代表能量)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从无到有,138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 [科学探索]宇宙中有多少星系?哈勃望远镜用30年时间,回答了这个问题
- [科学探索]唯一被开除的行星,位于太阳系边缘的冥王星,究竟有多可怕?
- [科学探索]厚度可达数百米,横跨2000多公里,煤田真的是植物形成的吗?
- [科学探索]银河系有1000颗恒星,太阳系并不特殊,为啥没找到外星人?
- [科学探索]把“空间站”建在地球上——走进我国航天领域首个大科学装置
- [科学探索]香港成立太空机械人与能源中心 助力国家航天任务
- [科学探索]乌鲁木齐:无穹-中国·航天科技馆正在建设中→
- [科学探索]如果地球只有1厘米,按比例缩小的宇宙有多大?答案让人绝望!
- [科学探索]三步走!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发布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