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天两连升,国际空间站遭太空垃圾威胁,进步号立功:NASA很难受
2024年国际空间站可以说是霉运不断,毕竟也算是进入迟暮之年,国际空间站老化的比较严重,强行使用就必须要面对它可能出现的各种后果!
太空并不空,围绕地球运行的各种航天器无一例外都要受到天体碎片以及太空垃圾的影响,当然规模越大的目标越大,国际空间站在这一方面自然是不遑多让,重达500吨的庞然大物,展开之后全长甚至超过100米,收到陨石颗粒或者太空垃圾的撞击实属正常。
我国的空间站其实也是如此,此前就曾被撞击过多次,神舟十七号飞行乘组太空行走的时候已经进行了试验性修复工作,在神舟十八号以及现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九号,太空行走的重要任务都是对空间站外部关键设备安装碎片防护装置!
没有办法,外太空的威胁太多了,同时也变得越来越拥挤。
根据欧空局的模拟计算,在外太空有超过1万颗活跃卫星在运动,其中马斯克的星链卫星超过6000颗。
而太空碎片或者说太空垃圾更多,10cm宽以上的有4万个,1-10cm宽的太空碎片大约是110万个,而1mm大小的颗粒更是庞大,可以达到1.3亿个。
同时因为在太空运行,无论是规模较大的太空垃圾,还是微碎片,它们的动能是非常大的,主要还是因为速度够快。人类的探测器即使被直径1mm的小颗粒碎片撞击,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
国际空间站11月份就曾遭遇过两次太空垃圾的维修,根据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的报告,11月19日俄罗斯的进步号货运飞船点火5.5分钟,完成了国际空间站轨道高度的调整,就是为了躲避2015年解体的报废国防气象卫星,当然这个报废的卫星早已经解体,形成大量的碎片。
这真的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小的碎片颗粒如果无法提前发现,国际空间站是可以硬碰一下,但是面对那些规模稍微大一点的太空垃圾,国际空间站只能认怂提前进行规避,当然中国空间站也是类似的操作模式,都是靠货运飞船的点火来进行轨道高度和姿态的调整,从而躲过太空垃圾的威胁。
就在这一次轨道提升后不久,11月25日进步号飞船在此进行3.5分钟的点火机动,提升了国际空间站的轨道高度,躲避了一大块太垃圾!
其实可以看到国际空间站在6天的时间内,连续两次进行轨道高度调整,都是为了躲避太空垃圾的威胁,这个频率其实有点高了,怪不得大家常说倒霉的时候喝凉水都塞牙,国际空间站目前就是这个局面!
尤其是今年国际空间站还真的是麻烦不断,6月份波音公司的星际客机给NASA坑得比较惨,把两名宇航员扔在了国际空间站上无法正常返回。
最后NASA被迫更改了Crew-9飞行任务的乘组构成,才算是解决了这个问题。
紧随其后就是国际空间站的漏气问题,在距离地面400公里以上的太空,一个装着7名宇航员的空间站竟然漏气,并且漏气的情况日益严重无法找到好的办法解决或者说缓解。为此NASA还发出了紧急撤离的警告,避免问题严重的时候宇航员无法安全撤离。
国际空间站除了这个本身的“衰老”问题,太空垃圾的威胁也是非常难受的!
两次轨道调整提升任务全部都是靠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的进步号货运飞船来完成,当然从国际空间站建设之初,这个任务一直都是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来完成。
但是这里就有矛盾点了,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和NASA关于国际空间站的退役时间并不统一,俄罗斯已经决定还在2028年退出该项目并且着手发射建造自己的空间站轨道站。
但是NASA真心不希望国际空间站草草收场,因为他们有后顾之忧,最开始的决定是让国际空间站在2031年退役,后来又有说法希望继续延迟国际空间站的退役时间。
这里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点,NASA不敢提前退役国际空间站原因很明确,一是担心商业空间站无法承担起国际空间站的任务,二便是担忧太空盟友流失,这里中国空间站的成功建设以及运营,也给NASA带来非常大的压力。
如果俄罗斯退出国际空间站项目,那么轨道高度调整的任务就需要NASA自己来完成,当然此前马斯克曾高调地宣布他们可以承担这个“简单”的在轨支持任务!
的确如此,11月5日对接在国际空间站之上的龙货运飞船首次尝试进行了轨道抬升任务,点火时间是12分半钟,平均轨道高度抬升620米,抬升速度0.0496千米/分钟,这个效率相较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的进步号货运飞船差的太多!
不知道在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撤出国际空间站项目之后,NASA是否可以正常地维持国际空间站的运行,这就是它们的痛点之一!
任何国家都可以退出国际空间站项目,毕竟还可以申请中国空间站的合作,但唯独美国自己不行,它们如果退役了国际空间站,到时候商业空间站支棱不起来,那才是最惨的!
太空实验平台很重要,美国也无法弃之,毕竟未来的载人登月很多相关实验还需要在国际空间站上进行,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随便看看:
- [科学探索]电磁生命是什么生命?揭秘电磁生命的存在方式
- [科学探索]意外考试悖论 预料不到的考试(破解方法揭秘)
- [科学探索]鬼吹灯悬魂梯真实存在,欺骗人类感官使其循环至死
- [科学探索]什么是正六百胞体?正六百胞体是谁发明的
- [科学探索]黑洞有人进去吗?黑洞里面到底是什么(首张黑洞照片曝光)
- [科学探索]所有疾病都会致死吗?世界十大能治愈的疾病
- [科学探索]科学家在海底2446米深处发现单细胞微生物 称是海底最深环境
- [科学探索]达尔文晚年推翻进化论,进化论存在最大的缺陷(被证实)
- [科学探索]切断时空的四大芝诺悖论,你永远也追不上一只乌龟
- [科学探索]惊奇队长噬元兽是什么梗?噬元兽起源于哪里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太空生活大揭秘!神二十航天员进驻空间站即将满两个月!
- [科学探索]四川新闻联播丨“经济大省挑大梁”调研行④一座科技城的突围之路
- [科学探索]科学防治,让电磁职业病风险有“防”无患
- [科学探索]牛顿: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天才,揭开宇宙奥秘的科学巨人
- [科学探索]党建联合齐聚力 科技发展促新篇
- [科学探索]在良渚,舒适地创造|WAVES新浪潮2025
- [科学探索]宇树王兴兴给高考生的报考建议火了!网友:说得很实在!
- [科学探索]科学防治,让电磁职业病风险有“防”无患
- [科学探索]银河系迷你巡天?中国科学家破译宇宙线加速器的“银河藏宝图”
- [科学探索]自立自强 逐梦太空——5位载人航天领域代表共话飞天征途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