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的科学家认为:太阳系有两个太阳,另一个就在奥尔特云
2023年,哈佛大学的科学家提出了一个猜想,认为我们的太阳系可能有两颗恒星,另一颗就潜伏在太阳系边缘。
这种双星系统在宇宙中并不稀奇,事实上银河系里半数以上的恒星都有伴星,比如天狼星就带着一颗白矮星,而传说中的太阳伴星,很可能就是天文学家一直在寻找的,藏在奥尔特云里的第九行星。
因为奥尔特云是个巨大的冰冻彗星壳,包裹着太阳系,距离太阳2千到20万天文单位,1个天文单位约1.5亿公里,科学家一直好奇这些远得离谱的彗星是哪来的,之前的理论认为它们是太阳形成后剩下的边角料,被行星推到了远处。
但哈弗大学的勒布团队发现,单靠太阳和行星的引力,很难解释奥尔特云的规模和分布,如果是另一颗恒星的话,一切就说得通了,因为双星系统比单星更擅长抓东西,伴星的引力能从附近掠过的星团中抢来彗星和小天体,和太阳一起把它们甩到奥尔特云的位置。
但既然伴星这么重要,它为什么不见了?
科学家认为它是被踢走了,因为太阳出生在一个拥挤的星团里,周围有上千颗兄弟姐妹,46亿年前这些星星互相推挤,伴星和太阳的引力平衡被其他恒星的引力打断,天文学家估计45亿年前太阳离开星团时,伴星可能被甩到了几百光年外,如今它可能在银河系的某个角落,成了孤零零的流浪恒星。
目前太阳伴星还是个理论,靠的是数学模拟和间接推测,奥尔特云的彗星分布和第九行星的轨道异常是主要线索,但没法直接证明伴星的存在,科学家用计算机重现了太阳诞生的场景,发现双星模型确实能更好地解释外太阳系的结构,比单星模型多捕获2到3倍的物质,但是伴星如果真的已经走了几十亿年,我们也很难在银河系数千亿颗恒星里找到它。
如果太阳真有个兄弟,它可能不仅改写太阳系的家谱,还会影响人类的未来,因为奥尔特云里的彗星偶尔会被扰动掉进内太阳系,65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就有可能是太阳伴星归来,扰动彗星和小行星让它们撞击地球引起的。
如果它的回归周期就是6500万年的话,也许它已经又干扰了几颗大质量小行星或者彗星,现在正在撞向地球的路上,不过我相信只要在500年内不撞上地球,人类文明就是彻底安全的,因为500年后我们已经有能力摧毁小行星了,并且月球和火星也有了人类居住,地球不再是唯一的家园,团灭的风险大大降低了。
更进一步来说,我们甚至能借助小行星或者彗星,着陆在上面建设探测器或者基地,搭乘它们去太阳系深处遨游,比我们直接发射探测器划算多了。
随便看看:
- [科学探索]维多利亚时代的恐怖 死后的摄影(死后拍的照片)
- [科学探索]人类移民火星计划始末 移民火星计划是否可以实现
- [科学探索]中国最诡异的民族 居住于大漠深处的寂寞民族(起源成迷)
- [科学探索]如何减少开支?减少生活开支的10大办法
- [科学探索]99年的事情瞒不住了什么意思?1999外星人入侵有证据吗
- [科学探索]土星发出的恐怖声音 就像有鬼蜮在耳边嘶吼(毛骨悚然)
- [科学探索]大麦哲伦星云在哪?大麦哲伦星云主要特征
- [科学探索]快速简便!30种大脑训练方法,有趣又挑战闭上眼睛吃饭
- [科学探索]死在太空中的宇航员遗体怎么处理?不能带回地球(可怜)
- [科学探索]神秘数字2025可预测大事?2025有什么玄机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从无到有,138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 [科学探索]宇宙中有多少星系?哈勃望远镜用30年时间,回答了这个问题
- [科学探索]唯一被开除的行星,位于太阳系边缘的冥王星,究竟有多可怕?
- [科学探索]厚度可达数百米,横跨2000多公里,煤田真的是植物形成的吗?
- [科学探索]银河系有1000颗恒星,太阳系并不特殊,为啥没找到外星人?
- [科学探索]把“空间站”建在地球上——走进我国航天领域首个大科学装置
- [科学探索]香港成立太空机械人与能源中心 助力国家航天任务
- [科学探索]乌鲁木齐:无穹-中国·航天科技馆正在建设中→
- [科学探索]如果地球只有1厘米,按比例缩小的宇宙有多大?答案让人绝望!
- [科学探索]三步走!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发布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