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亿年前发生了什么,让火星海洋迅速消失,成了今天的样子?
火星虽然不是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但它凭借红色的光芒和飘忽不定的位置,成为了天文学家重点关注的对象。
早在19世纪,意大利天文学家乔瓦尼就通过望远镜观测到了火星表面的线状结构,他将其称之为“Canali”,也就是运河的意思,因此直到20世纪60年代第一架火星探测器抵近火星之前,有关火星文明和火星人的故事就在地球上流传很久了,火星人入侵地球的科幻作品也比比皆是。
在今天的火星表面已经存在若干辆火星车,火星轨道上也有若干架火星探测卫星的情况下,我们知道火星人和火星文明并不存在,乔瓦尼当年看到的火星表面的沟壑,并不是火星文明开凿的运河,而是火星液态水消失后留下的河床与海床。
那么问题来了
在已知火星的年龄几乎和地球一样,都是45.5亿年,且几乎都位于太阳系宜居带的情况下,为什么火星上的液态海洋会在中途消失,而地球上的液态海洋却能存在至今,并且占据了地球表面积的70%呢?
天文学家目前给出的解释和火星磁场有关,简而言之就是:太阳本身一直在向外释放高能带电粒子也就是太阳风,太阳风会剥离没有磁场的星球的大气层,远古时期的火星和地球一样都拥有全球性的磁场,因此火星上的液态海洋才能长期存在。
但火星作为一颗质量远小于地球的行星,它的核心区域产生的磁场是无法长时间保持的,因为火星内核的温度并不高,冷却速度也要比地球上更快,因此除了刚诞生的那段时间火星磁场强度足以抵御太阳风,后续随着火星内核温度的下降,火星磁场就开始逐渐消失,并且一步步变成了今天几乎不存在全球性磁场的情况了。
失去了磁场庇护的火星,大气层开始被太阳风不断剥离,以至于今天的火星大气层厚度仅相当于地球大气层的1%,火星的全球性海洋也因此不复存在了,不过作为一颗行星,现在的火星上还是残留了一点水资源的。
NASA的喷气推进实验室分析了来自火星探测器的数据,发现火星表面下隐藏着大量的水冰,这些水冰不仅存在于极地,还分布在火星地下,这意味着未来的火星基地也许能建在火星的地下湖附近。
不过马斯克更倾向于在火星的两极地区安营扎寨,他的SpaceX公司一直心心念念要把大量人类送往火星,让人类文明成为多行星物种,甚至打通地球和火星之间的周期性飞船航班,如果火星基地选址在火星两极的冰盖附近的话,饮用和生活用水的问题就能被解决,而且还可以提取燃料和氧气。
总体来看
虽然人类文明短时间内无法移民火星,但掌握火星的水资源分布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现在就有科学家提出要派人工智能机器人前往火星执行任务,让它们在火星上给人类文明建设基地,未来就能直接移民火星了。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从无到有,138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 [科学探索]宇宙中有多少星系?哈勃望远镜用30年时间,回答了这个问题
- [科学探索]唯一被开除的行星,位于太阳系边缘的冥王星,究竟有多可怕?
- [科学探索]厚度可达数百米,横跨2000多公里,煤田真的是植物形成的吗?
- [科学探索]银河系有1000颗恒星,太阳系并不特殊,为啥没找到外星人?
- [科学探索]把“空间站”建在地球上——走进我国航天领域首个大科学装置
- [科学探索]香港成立太空机械人与能源中心 助力国家航天任务
- [科学探索]乌鲁木齐:无穹-中国·航天科技馆正在建设中→
- [科学探索]如果地球只有1厘米,按比例缩小的宇宙有多大?答案让人绝望!
- [科学探索]三步走!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发布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