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拍到神秘天体,1350光年外的星云,外表酷似钥匙孔
1978年,美国国会向NASA拨款3600万美金用于设计大型空间望远镜,为纪念20世纪初发现宇宙膨胀的天文学家艾德温.哈勃,该望远镜被命名为哈勃。
十二年后,哈勃望远镜由发现者号航天飞机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时至今日它已经完成了多达140万次的观测,被誉为“人类天文史上最重要的科学仪器”,哈勃望远镜将浩瀚的宇宙真实的呈现在我们面前,并不断刷新着人类对宇宙的认知。
要说最具有戏剧性和震撼力的照片,似乎没有哪个能和它匹敌,它像太空中一个倒过来的心形,又像一个神秘的钥匙孔,似乎插入某把钥匙就能打开异世界的大门。
1999年12月,在哈勃望远镜被修复数周后,哈勃遗产计划小组捕捉到了这张照片,这幽灵般的天体名为NGC1999,位于距离地球1350光年外的猎户座,和猎户座星云相距不远,猎户座星云是一个庞大的恒星的工厂,无数闪耀的恒星在这里诞生,NCG1999似乎也一样。
在宇宙钥匙孔中心附近,有一层层尘埃云,它们隶属于NCG1999,左边尘埃云的内部有一颗新生恒星:猎户座V380,尘埃云正是反射了它的光芒才呈蓝白色,这颗恒星的表面温度达到了1万摄氏度,因此它自身呈现明亮的白色。
相较之下,太阳似乎就温和了许多,太阳的表面温度只有5500摄氏度。
NCG1999中心的黑暗和周围明亮的尘埃云形成了鲜明反差,半个世纪以来,科学家一直认为中间黑暗的部分可能是博克球状体。
博克球状体是一种暗星云,它们99%的成分都是低温氢氦气体,只有不到1%的重元素。它们的物质密度往往很高,从而挡住了光线,变成图中看到的黑色阴影。
后来赫歇尔望远镜观察NCG1999附近的一颗恒星时,发现这团星云的中心还是一团黑色,这就有些匪夷所思了,赫歇尔望远镜是一个红外线望远镜,星云较高的物质密度虽然能挡住可见光,但挡不住红外线,赫歇尔望远镜的设计就是为了穿透这种物质密度较大的星云。
在接下来的观测中,天文学家使用地面望远镜再次对NCG1999的黑色区域进行观察,但结果还是同先前一样,什么都看不到。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后,科学家发现,这片区域之所以呈现黑色并不是因为较高密度的物质挡住了可见光,而是这里本来就是空的,这是一片被星云包裹的空旷太空。
哈勃望远镜近日再次对这一区域进行了成像,新的照片结合了紫外,可见光与红外波段数据,相比1999年的照片包含了更多的细节。
天文学家认为,这个洞可能是NCG1999形成时,附近小星体喷射的狭长气体刺穿了星云,同时周围成熟的恒星所散发的强大辐射也对穿透这片洞穴起了不小的作用,最后就形成了我们现在所看到的样子。
星云在拉丁语中有“云”和“雾”的意思,我们在图像中看到的星云却像一团有颜色的雾,其实它们是一团由尘埃、氢气、氦气和其他离子组成的气体,从类型上讲,星云也是天体的一种,属于星际云状天体,它不像我们常见的行星和恒星,具有明显的形状规则。
星云既是恒星诞生的摇篮,也是恒星死亡后的坟墓,一些在0.8到8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到演化后期,在内部氢燃料消耗殆尽后,会先膨胀为红巨星,半径可达到太阳的几百甚至上千倍。随后外层物质猛烈爆发,形成行星状星云。
我们目前能够看到的星云大部分都是超新星死亡后的遗迹,它们源于超新星爆发后喷出的物质,一个著名的例子就是蟹状星云。
目前人类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星云是“狼蛛”
它位于17万光年外的大麦哲伦星云,狼蛛星云的最宽处达到了1800光年,其中孕育了近80万颗已成熟或还在胚胎状态的恒星,所以星云不仅看起来耀眼,它还是一个使者,推动宇宙不断演化。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从无到有,138亿年前的宇宙大爆炸之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 [科学探索]宇宙中有多少星系?哈勃望远镜用30年时间,回答了这个问题
- [科学探索]唯一被开除的行星,位于太阳系边缘的冥王星,究竟有多可怕?
- [科学探索]厚度可达数百米,横跨2000多公里,煤田真的是植物形成的吗?
- [科学探索]银河系有1000颗恒星,太阳系并不特殊,为啥没找到外星人?
- [科学探索]把“空间站”建在地球上——走进我国航天领域首个大科学装置
- [科学探索]香港成立太空机械人与能源中心 助力国家航天任务
- [科学探索]乌鲁木齐:无穹-中国·航天科技馆正在建设中→
- [科学探索]如果地球只有1厘米,按比例缩小的宇宙有多大?答案让人绝望!
- [科学探索]三步走!我国空间科学发展“路线图”发布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