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成功发射全球首个太空计算卫星星座 开启 "天数天算" 新时代
【中国科技网讯】 5 月 14 日 12 时 12 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以 "一箭十二星" 方式成功将太空计算卫星星座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全球首个整轨互联太空计算星座 ——"三体计算星座" 正式进入组网阶段。这一里程碑式突破,将推动我国在太空智能计算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
一、技术突破:算力上天重构太空计算范式
本次发射的 12 颗卫星是 "星算" 计划的首发星座,由国星宇航公司研制,搭载了之江实验室以 "三体计算星座" 标准研制的核心关键载荷。卫星采用 "顶置主星 + 侧挂从星" 分层布局,通过 4 次精准星箭分离实现入轨,单星最高算力达 744TOPS(每秒 744 万亿次计算),星座整体具备 5POPS(每秒 5 千万亿次计算)在轨计算能力,星间激光通信速率最大可达 100Gbps。
与传统 "天感地算" 模式不同,这些卫星搭载星载智能计算机和 80 亿参数天基模型,可直接在太空完成 L0-L4 级卫星数据处理,将数据应
用周期从月周天缩短至秒级。例如,卫星搭载的宇宙 X 射线偏振探测器能对伽马射线暴实现秒级识别,准确率达 99%。
二、应用场景:开启太空计算服务千行百业
这一星座将构建天地一体化算力网络,重点服务三大领域:
- 科学探索:执行异轨卫星激光接入、天文科学观测等任务,推动太空科学研究范式变革。
- 民生保障:通过卫星灵境引擎提供三维数字孪生数据,在应急救灾中实现分钟级遥感图像处理,在农业领域实现精准灌溉方案生成。
- 产业升级:为低空经济、游戏文旅等行业提供实时数据支持,例如通过星载计算优化无人机物流路径,打造沉浸式虚拟太空旅游体验。
值得关注的是,其中一颗卫星被命名为 "崇州号",由成都国星宇航研发,徽章设计融入崇州城市元素,标志着商业航天与地方产业的深度融合。
三、战略意义: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
"三体计算星座" 是我国构建天基智能计算基础设施的关键一步。据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坚介绍,星座建成后总算力将达 1000POPS,可满足智能驾驶、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对实时算力的需求,助力我国在全球率先建成太空计算网络。
与美国 SpaceX 星链相比,该星座更聚焦智能算力供给,通过星间激光通信 + 自主协同计算技术,形成分布式超级智能计算网络,填补了国际空白。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宇指出,这一突破将推动卫星数据应用从 "事后分析" 转向 "实时决策",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
此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 576 次飞行,也是我国商业航天市场化运作的典型案例。国星宇航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已形成覆盖卫星 "造管用" 的全产业链能力,带动成都高新区聚集 96 家商业航天企业,2024 年核心企业营收达 213 亿元。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太空生活大揭秘!神二十航天员进驻空间站即将满两个月!
- [科学探索]四川新闻联播丨“经济大省挑大梁”调研行④一座科技城的突围之路
- [科学探索]科学防治,让电磁职业病风险有“防”无患
- [科学探索]牛顿: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天才,揭开宇宙奥秘的科学巨人
- [科学探索]党建联合齐聚力 科技发展促新篇
- [科学探索]在良渚,舒适地创造|WAVES新浪潮2025
- [科学探索]宇树王兴兴给高考生的报考建议火了!网友:说得很实在!
- [科学探索]科学防治,让电磁职业病风险有“防”无患
- [科学探索]银河系迷你巡天?中国科学家破译宇宙线加速器的“银河藏宝图”
- [科学探索]自立自强 逐梦太空——5位载人航天领域代表共话飞天征途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