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连太阳系都飞不出去,是怎么知道银河系的形状的?
太阳系直径约2光年,人类最远的探测器“旅行者1号”飞了48年,仅0.002光年,离太阳系边缘还差千倍距离,银河系直径10万光年,包含2000亿颗恒星,我们却能看到它的“鸟瞰图”:旋臂优雅,银盘闪耀,中心明亮。
这张图从何而来?
人类从未飞出太阳系,怎能俯瞰银河?
首先是有限观测
银河系的鸟瞰图,常见于教科书和科普节目,展现银河四条主要旋臂(英仙臂、猎户臂等)和中央棒状结构,但这不是飞船从银河外拍摄的照片,而是科学推测和艺术渲染的结合。
太阳系位于银河猎户臂,距银心2.6万光年,天文学家会用哈勃望远镜统计恒星密度,绘制银河平面,2023年盖亚望远镜测绘了10亿颗恒星的距离和运动,精确勾勒出了银河系的旋臂位置。
射电望远镜会观测中性氢和一氧化碳,揭示旋臂中气体分布,2023年天文学家确认银河有四条主要旋臂,红外望远镜则能穿透尘埃,观测银心黑洞和棒状核,2023年事件视界望远镜更是拍到了银心黑洞。
其次是数学建模
目前可以确认银河系属于棒旋星系,类似NGC 1232,有旋臂和棒状核,盖亚卫星数据提供恒星3D位置,结合暗物质分布,推算银河直径10万到12万光年,厚度1000光年,呈扁平旋涡状,通过恒星光度和尘埃吸收,模拟出了从上方看银河的明暗分布,中心亮,边缘暗。
银河系的鸟瞰图还参考了其他旋涡星系的真实影像,哈勃和JWST拍摄的M51和
NGC 6744,展现了清晰旋臂和棒状核,与银河模型吻合,2024年《自然-天文学》指出,银河系是典型SBbc型旋涡星系。
当所有的要素集齐后,NASA的科学家会用观测数据和模型,绘制旋臂、银盘和银晕,颜色基于真实光谱,旋臂曲线参考模拟,2023年NASA发布的高清银河图,分辨率4K,结合盖亚和斯皮策数据,堪称“科学艺术品”。
至于能不能飞出太阳系看到真正的银河系,目前还是一个未知数,因为旅行者1号速度仅0.00006光年/年,飞到银心需4亿年,目前的技术也不足以研发光速飞船,人类的寿命也不支持长达数个世纪的太空探索。
所以这样看来,绘制银河系的难度明显小于飞出太阳系,未来虽然人类亲自飞出太阳系观测银河的梦想仍遥不可及,但韦伯太空望远镜对系外行星大气的分析,暗示着未来可能通过观测其他星系中的行星大气,反推银河系的化学成分。
引力波天文台 LIGO 捕捉到的黑洞合并信号,为研究银河系的质量分布提供了全新维度,或许在量子计算突破算力瓶颈,或是曲速引擎获得理论突破的某一天,人类终将跳出太阳系的视角局限,亲眼见证银河的壮丽全貌。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 [科学探索]太空生活大揭秘!神二十航天员进驻空间站即将满两个月!
- [科学探索]四川新闻联播丨“经济大省挑大梁”调研行④一座科技城的突围之路
- [科学探索]科学防治,让电磁职业病风险有“防”无患
- [科学探索]牛顿:站在巨人肩膀上的天才,揭开宇宙奥秘的科学巨人
- [科学探索]党建联合齐聚力 科技发展促新篇
- [科学探索]在良渚,舒适地创造|WAVES新浪潮2025
- [科学探索]宇树王兴兴给高考生的报考建议火了!网友:说得很实在!
- [科学探索]科学防治,让电磁职业病风险有“防”无患
- [科学探索]银河系迷你巡天?中国科学家破译宇宙线加速器的“银河藏宝图”
- [科学探索]自立自强 逐梦太空——5位载人航天领域代表共话飞天征途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