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嘉墀:硝烟化作强国梦『太空美文』(106)
核武器是利用能自持进行核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出的能量,使其发挥大规模杀伤破坏作用的武器。1955年初,中国做出创建核工业、研制核武器的决策,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原子弹、氢弹技术。
1963年年初,中央专委下达了我国首次核试验任务,中国科学院承担光热辐射和多种力学参数的测试任务、提出测量方案,并研制、提供所需测量仪器。
杨嘉墀参加了原子弹爆炸试验测试方案交底会。会上,程开甲详细介绍了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的方案,并向杨嘉墀坦诚地说:“我们知道的情况已经全部交底了,火球温度测试总体方案怎么定,完全交给自动化研究所的专家组来确定。”杨嘉墀心里一股暖流在涌动。尽管他很清楚这项任务技术复杂,日程紧迫,可谓“泰山压顶”。但强烈的责任感使他鼓起勇气,表示一定要按期、按质完成任务。
杨嘉墀接受了“21号任务”,即研制火球温度和亮度测量仪、冲击波压力测量仪、地震波振动测量仪。他迅速组建了相应的课题组,亲自负责技术抓总工作。尽管他们在执行“581”任务时所研制的特殊仪表(如燃气温度测量装置)已经在大、小试车台上应用,为承接“核爆炸检测技术和设备”任务打下了基础,但面临的困难仍是巨大的。杨嘉墀时时刻刻地提醒自己,准确地测定火球温度对确定核爆当量及光辐射破坏效应有着决定性意义,这就更增加了他的责任感。
原子弹爆炸时,有一个很亮的大火球,它以热辐射的形式将爆炸总能量的30%~40%在几秒钟内释放出来,这种巨大的能量杀伤力非常大,不仅伤害生命,而且对建筑物也有巨大的摧毁作用。杨嘉墀他们所研制的仪器就是判断、测量原子弹爆炸时产生的能量。因为爆炸时亮度范围很宽,光闪得又很快,所以测试难度极大。
原子弹爆炸一瞬间的亮度有多少?连多次爆炸过原子弹的美国、苏联也没有记载,国内更没有做过这方面的模拟试验。杨嘉墀组织廖炯生、萧功弼等人查阅资料,看到苏联核试验专家的一本《核试验手册》和一本美国出版的《原子武器》当中,仅讲到核爆炸原理和效应,没有介绍测量仪器的研制,此外再无直接的文献资料可供查询。
杨嘉墀凭着自己渊博的知识、深厚的功底和创造性的思维习惯,经过深思熟虑,提出了试验方案。因国内尚无这样的仪器和设备,他们就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与北京大学天文系合作,利用太阳光的能量做试验,取得了大量的数据。
杨嘉墀还创造性地提出了采用反馈式光电倍增管线路的大量程温度计方案和采用变磁阻式压力传感器方案,从技术上为整个研制工作开辟了道路。由于采用对数响应特性,温度计的量程达到几个数量级。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促使杨嘉墀带领大家夜以继日地工作,大家积极性持续高涨。
1964年10月16日14时30分,在寂静的戈壁深处,出现了强烈耀眼的闪光。接着,地面上突然升起一个巨大的火球,飓风般的冲击波从爆心袭向四周,爆炸巨响惊天动地。随后火球转为烟团,与地面尘柱逐渐连接在一起,形成了一朵壮观的蘑菇状烟云。
杨嘉墀主持研制的快速大量程火球温度测量仪和变磁阻式冲击波压力测量仪,成功地测得火球温度的变化(直接得到最小亮度到来时间)及冲击波压力变化情况。接着,杨嘉墀又继续带领大家完成了“火球光电光谱仪”及“地下核试验火球超高温测量仪”的研制工作,并成功地应用于我国首枚氢弹试验和首次地下核试验。
1986年,“原子弹和氢弹的突破与武器化”的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承担的“核爆试验检测技术及设备”作为分项目也同时获奖。
来源 | 《神剑》2025年第2期
作者 | 杨照德、熊延岭
图片 | 网络
专栏主笔 | 姚杜纯子
组稿编辑 | 刘心继
校对 | 杨阳
主编 | 张文军
邮箱 | ourspace0424@163.com
随便看看:
- [科学探索]世上罕见的小生物 你有见过吗
- [科学探索]细思极恐的费米悖论,外星文明到底在哪(黑暗森林法则)
- [科学探索]英国为什么脱欧?英国脱欧的利与弊
- [科学探索]幽灵鲨吃人图片?幽灵鲨是什么样的生物(生殖器长头上)
- [科学探索]瓦拉内为什么叫学霸 人生赢家瓦拉内爱情事业双丰收
- [科学探索]吴三桂反清失败原因 三潘之乱为什么失败
- [科学探索]太阳系的十大怪异之处 木卫一火山爆发频繁极为活跃
- [科学探索]注意!情商低的人有什么特征?情商低的人的10个特征
- [科学探索]7000000亿年的地球图片,地球7000000亿年前后是什
- [科学探索]宇宙虫洞是什么,宇宙中的任意门时光隧道(扭曲空间/穿越)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