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 联系我们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 天下奇闻 > 科学探索 正文

每天读懂一家军工央企|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作者:eric 时间:2025-09-05
导读:小新说9月3日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将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包括检阅部队。届时,我国一大批军工装备将集中亮相,接受全国人民检阅,向世界展示中国捍卫和平的实力与决...

小新说

9月3日上午,北京天安门广场将隆重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上海怎么办理人才引进undefined利80周年大会,包括检阅部队。届时,我国一大批军工装备将集中亮相,接受全国人民检阅,向世界展示中国捍卫和平的实力与决心。

阅兵看“门道”,前期功课少不了。小新推出特别策划“每天读懂一家军工央企”带您认识阅兵场上“国之利器”的打造者。本期认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走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探索浩瀚宇宙,

发展航天事业,

建设航天强国,

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锻造大国重器,

手握和平利剑,

研制的“弹、箭、星、船、器”实现了

“东风”浩荡、

“巨浪”腾空、

“长征”筑梯、

“天和”驻空、

“嫦娥”揽月、

“天问”探火、

“北斗”指路、

“高分”遥瞰

等一系列重大成就,

以无数辉煌的“第一”点亮寰宇,

成为国家安全战略基石

和航天科技工业的主导力量。

回顾历史,铸就辉煌

1960年11月5日——

我国仿制的第一枚、代号为“1059”的东风一号导弹成功发射。从此之后,“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1966年10月27日——

我国成功进行第一次装有核弹头的“两弹结合”试验,结束了中国核武器“有弹无枪”的局面。

1970年4月24日——

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中国人自此叩开了通往浩瀚宇宙的大门。长征火箭腾飞50余年来,我国进入空间能力显著增强,已实施近600次发射,将1000多个航天器送入太空,发射可靠性和入轨精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1980年5月18日——

undefined我国成功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洲际导弹,这是中国第一次从本土向公海进行洲际导弹试验。

1982年10月12日——

我国首次以潜艇从水下向预定海上目标区发射导弹,填补了水下机动发射导弹的空白。

2003年10月16日——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返回,首次载人航天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中国人千年飞天梦想照进现实。随后,神舟六号任务实现第一次多人多天飞行,神舟七号任务实现第一次空间出舱活动,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任务实现第一次空间交会对接……30多年来,航天科技集团成功实施36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将41人次航天员送入太空,中国人迈向太空的脚步越来越稳。

2007年10月24日——

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开启我国月球探测之旅。此后17年间,嫦娥三号、嫦娥五号分别实现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和采样返回,嫦娥四号、六号首次实现人类月背软着陆和采样返回,成为建设航天强国、科技强国的标志性成果。

2023年7月31日——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并正式开通。北斗追梦三十载,历经44次发射59星升空,中国人拥有了自己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摆脱了受制于人的局面。

2023年5月15日——

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2025年5月,天问二号探测器发射成功,开启我国首次小行星探测与采样返回的旅程。

2023年11月30日——

我国自主建造、独立运行的“天宫”空间站全面建成。从2023年到2023年,空间站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以及四艘神舟飞船、三艘天舟飞船成功发射,形成了三舱三船组合体。蓝图绘梦30年,属于中国人的“空间站时代”正式来临。

只争朝夕,不辱使命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系统重构和能力重塑。航天科技集团锚定强国强军强企战略使命,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系统重构三大主业,重点重塑科研生产、自主创新、融合发展、集团管控、人才队伍、数字化六大能力。发扬人民军工光荣传统,履行强军首责,全力完成“十四五”任务;把握守正创新重大原则,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实施十大改革工程。

构建新时代航天科技创新体系。航天科技集团以更加开放融合的胸襟气魄,夯实科技创新在航天强国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打造核心区、试验区、探索区“三个特区”,锻造一流科研实力。目前已拥有26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1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6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1项成果获中国专利金奖。

新老航天人薪火相传。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引领伟大的事业。航天科技集团大力弘扬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以精神铸魂,推动人才队伍成长,形成了富有创造力、生命力的人才梯队。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老一辈航天人薪火相传,青年科技创新队伍接续奋斗。现有两院院士33名、国家级专家233名。孙家栋院士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叶培建院士被授予“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陆元九院士被授予“七一勋章”、“嫦娥”“神舟”“北斗”团队分别荣获“最美奋斗者”称号。

加快推动商业航天发展。航天科技集团积极落实国家战略,将商业航天作为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坚定不移成为商业航天发展的中坚力量。聚焦商业航天技术,突破发动机、卫星智能制造等技术,为商业航天蓬勃发展提供动能。面向商业航天市场,研制多型商业运载火箭和商业卫星,提供价廉质优的发射服务,有力支撑卫星互联网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

持续发力低空经济。航天科技集团积极打造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创新成果不断开花结果,产品覆盖单机产品、无人整机和管理系统,低空经济业态在北京、重庆和浙江等地持续布局落地。“彩虹”“中天”“赤焰”等低空产品,广泛应用到国民经济各领域,成为应急救援的“及时雨”、公共安全的“守护星”、交通运输的“多面手”。

眺望未来,无限可能

此时此刻,

3名航天员正在中国空间站,

守望“蓝星”家园;

天问二号飞向

携带太阳系古老密码的小行星;

“北斗”“高分”“风云”

数百颗卫星巡天值守,

服务千家万户。

星空浩瀚 探索不止。

未来,中国航天将会

叩开更远的未知之门——

近地空间站长期运营,

地月空间重点开发,

月球以远逐步探索。

重型运载火箭蓄势待发,

月球极区环境与资源勘查,

火星取样返回,

木星系环绕探测等有望实现。

长征十号火箭、梦舟飞船、揽月着陆器重要试验连战连捷,

载人登月蹄疾步稳。

2030年前,

中国人登上月球值得期待。

面对近地小行星这个危险的“天外来客”,

探索实施防御任务,

守护地球和人类家园大有可为。

开展太阳系近邻探索,

寻找可能存在的地外生命和

可能适合人类的宜居星球令人憧憬。

目尽星河远,心至苍穹外。

航天科技集团将

不断突破科技创新,

不断刷新中国高度,

为建设航天强国、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而不懈奋斗!

更多国资央企精彩动态

尽在国资小新视频号

———— / END/ ————

责任编辑丨刘一鸣

校对丨陈婷

虹执行主编丨刘海草 张灏然

内容来源 | 航天科技集团

打赏

取消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码支持
扫码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

Copyright © 2024 上海落户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21003381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