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眼能看到的最远天体,254万光年外的仙女座,此刻正在靠近地球
在一个远离城市喧嚣、夜空如洗的夜晚,当你抬头仰望繁星,你的目光或许会偶然瞥见一处奇特的景象,在仙后座附近,有一个极不起眼的、仿佛被轻轻呵了一口气的、模糊而暗淡的光斑。它没有恒星那般明亮的闪烁,只是安静地悬浮在深邃的黑暗之中。
这片微弱的光晕,就是人类仅凭肉眼就能看到的最遥远的天体。它不是一颗恒星,也不是一片星云,它是一个与我们银河系平起平坐,甚至更为庞大的独立宇宙岛屿。没错,它就是大名鼎鼎的仙女座星系。
然而关于仙女座星系的真实大小,实际上远远超乎了所有人的想象,我们肉眼所见的这微不足道的一瞥,其背后隐藏的是一个横跨数百万光年的巨兽,以及一个关乎我们银河系最终命运的、早已写好的宏大剧本。
我们知道,星系是由数不尽的恒星、星云以及尘埃气体所构成的巨大天体系统,比如我们地球所在的家园就是银河系。因此在地球晴朗的夜空中,我们用肉眼看到的绝大多数星星,天狼星、织女星、牛郎星都位于银河系以内,这些星星距离我们从数十光年、数百光年,甚至数千光年的都有,它们是我们的“邻居”。
然而仙女座星系却完全不同,在过去几个世纪里,由于天文观测设备相对落后,天文学家们一度错误地认为,仙女座星系只是银河系内部的一片旋涡状星云而已,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并将其编号为M31,在当时的主流宇宙观中,整个宇宙就是我们的银河系,除此之外再无他物。
这个观念,在20世纪初引发了一场著名的“世纪大辩论”,1920年,天文学家哈洛·沙普利和希伯·柯蒂斯就宇宙的尺度展开了激烈的公开辩论,沙普利坚信银河系就是整个宇宙,而像仙女座这样的“旋涡星云”都只是银河系内的小天体。
而柯蒂斯则提出了一个在当时惊世骇俗的观点:宇宙是广阔无垠的,充满了无数个像银河系一样的“宇宙岛”,仙女座星云就是其中之一,它是一个遥远而独立的星系。
这场辩论的关键,在于无人能够准确测量出仙女座星云的真实距离,要打破僵局,天文学家们需要一把能够丈量宇宙的“尺子”。
这把“尺子”最终由两位关键人物锻造而成,首先是天文学家亨丽爱塔·勒维特,她在研究被称为“造父变星”的一类特殊恒星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规律:这些恒星的光变周期(从亮到暗再到亮的时间)与其真实亮度(绝对星等)之间存在着精确的对应关系。
这意味着只要我们测出一颗造父变星的光变周期,就能知道它有多亮,再通过比较它的真实亮度和我们在地球上看到的视觉亮度,就能精确计算出它的距离。这就像你知道一个灯泡是100瓦的,那么通过它看起来有多暗,就能判断它离你有多远。造父变星,成为了测量宇宙距离的“标准烛光”。
1924年,故事迎来了高潮。当时著名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使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威尔逊山天文台的100英寸胡克望远镜,对仙女座“星云”进行持续观测,他成功地在这片“星云”的外部区域,识别出了一颗造父变星。
当哈勃利用勒维特的周期-光度关系进行计算后,他得到了一个让他自己都心跳加速的数字:这颗造父变星,以及它所在的仙女座“星云”,距离地球超过90万光年(后来的更精确测量修正为254万光年),这个距离,远远超出了当时天文学家们估算的银河系直径(约10万光年)。
这一重大发现如同一声惊雷,彻底宣告了“银河系就是整个宇宙”这一观念的终结,仙女座根本不是银河系内的一片星云,它是一个完全独立的、远在银河系之外的庞大星系!
柯蒂斯的“宇宙岛”假说得到了证实,宇宙的尺度,在一夜之间,从数万光年被扩展到了数百万甚至更广阔的尺度,广袤无垠的宇宙中,埋藏着大量的其他星系,而仙女座星系,就是距离我们银河系最近的一个巨型邻居。
哈勃的发现,仅仅是揭开了仙女座星系神秘面纱的一角,随着观测技术的进步,我们对这位“邻居”的真实尺度有了越来越震撼的认识。
仙女座星系直径长达22万光年,是我们银河系直径(约10万光年)的两倍多,它所蕴藏的恒星数量,大约有1万亿颗,同样远超银河系的2000-4000亿颗,这是由哈勃望远镜所拍摄的仙女座星系,画面中清晰可见,里面的每一个亮点都是一颗恒星,它们都围绕着最中心进行公转,共同组成了一个比我们银河系更为壮丽的庞大螺旋星系。
尽管仙女座星系距离我们如此遥远,但由于其本身尺寸巨大,它在天空中的视直径,有足足7个满月那么大,那你可能会问,为什么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模糊的小光斑呢?
这是因为,只有星系最明亮的核心部分才能被我们的肉眼捕捉到,它那广阔而暗淡的旋臂,早已淹没在夜空的背景亮度之中,我们看到的,仅仅是这座宇宙巨城中心城区的灯火。
光以每秒30万公里的速度,都需要奔跑254万年才能从那里抵达我们的眼睛,我们今晚看到的仙女座星系,是它在254万年前的样子,那时人类的祖先“能人”才刚刚出现在非洲的草原上。
新的科学研究表明,仙女座星系的“真实大小”,甚至比22万光年这个数字还要庞大得多,因为任何一个大星系,除了我们能看到的由恒星组成的明亮盘面外,还被一个巨大得多的、由稀疏恒星、气体和暗物质构成的球状“晕”所包裹。
天文学家通过哈勃望远镜对仙女座星系的“晕”进行了细致的测绘,结果令人震惊:仙女座星系的巨大气体晕,其半径延伸超过了130万光年,几乎是仙女座到银河系之间距离的一半,这意味着,从“晕”的尺度来看,仙女座星系和我们银河系的边缘,在宇宙空间中,很可能已经开始相互接触了。
按照当前的进度,天文学家们预计,在大约37亿至45亿年后,仙女座星系将与我们所在的银河系发生正面大碰撞,这并非电影里天崩地裂般的撞击,因为星系内部的恒星之间距离极大,恒星本身直接碰撞的概率微乎其微。
这更像是一场持续数亿年的、宏大的引力之舞,最终两者将合并成一个全新的、更为巨大的椭圆星系,天文学家们已经为它起好了绰号,“银河仙女系”。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