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在快速远离地球?这些太空谣言被科学狠狠打脸了
宇宙充满了神秘色彩,但很多我们以为的“太空常识”其实是错误的!从黑洞不会“吞噬一切”到月球远离地球的速度比指甲生长还慢,科学家早已推翻了这些流传甚广的太空 myths。一起来揭开真相吧!
黑洞并不会吞噬周围的一切
你可能在电影里见过黑洞像宇宙吸尘器一样,从遥远的地方吞噬整个行星和恒星。关于黑洞最大的误解就是它们会吸入任何东西,但事实远非如此。
尽管人们普遍认为黑洞会吞噬周围的一切,但事实并非如此。虽然黑洞会产生巨大的引力,但它们“吸入物质”的方式与中子星、白矮星、恒星或行星并无不同:只是正常的引力作用。
如果太阳被一个质量相同的黑洞取代,地球的轨道不会改变。科隆大学的科学家弗洛里安·派斯克尔表示,最近的研究发现“黑洞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具有破坏性”。“看来在银河系中心发现行星只是时间问题。”这一发现表明,我们的理解已经远超那些老旧的科幻电影描绘。
小行星带并非航天器的死亡陷阱
还记得《星球大战》中C-3PO警告汉·索洛穿越小行星带的概率吗?“先生,成功穿越小行星带的概率大约是3720比1。”
如果霍斯小行星带和我们太阳系的小行星带一样,那他就大错特错了。现实远没有好莱坞描绘的那么惊险。
20世纪70年代,美国宇航局的“先驱者10号”成为首个穿越小行星带的航天器。它仅靠一层铝蜂窝结构保护,却安然无恙地通过了。
这并非因为精心躲避,而是因为小行星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小行星带横跨约2.25亿公里的太空。
小行星之间的平均距离约为97万公里,是地球到月球距离的两倍多。
月球上的美国国旗并没有在风中飘扬
最顽固的阴谋论之一称,阿波罗11号登月时插上的美国国旗看似在风中飘扬,证明登月是伪造的。阴谋论者认为,这种运动证明视频是在地球上拍摄的,因为那里的空气会让旗帜飘动。
多个科学解释已彻底揭穿了这个谣言。旗帜看似在动,只是因为宇航员放置时碰到了它。
在太空真空中没有空气阻力,所以旗帜的运动是宇航员操作导致的。这面旗帜设计有一根水平杆来保持展开,一旦固定好,就像在真空中应有的那样保持静止。
美国宇航局称,奥尔德林当时在扭动旗杆以插入月球土壤,这导致了旗帜的移动。
范艾伦辐射带没有杀死阿波罗宇航员
地球被一个称为“范艾伦”辐射带的带电粒子区包围。这些是地球磁场中捕获太阳高能粒子的区域,这意味着如果进入这些区域,会面临极高的辐射风险。
那么阿波罗机组人员是如何穿过这个看似致命的屏障的呢?答案在于速度和轨迹规划。
“如果你试过走火炭,就会知道千万不能在火坑中间逗留。同样,阿波罗任务初期穿越范艾伦辐射带的时间非常短。”
“只要速度足够快——前往月球确实需要这么快的速度——穿越范艾伦辐射带就毫无问题。”阿波罗11号航天器快速穿过范艾伦带,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宇航员在高辐射区域的停留时间。个人剂量计的数据证实,宇航员并未受到危险剂量的辐射。️
月球照片中没有星星是技术原因
如果照片真的是在月球上拍摄的,天空难道不该布满星星吗?毕竟,那里没有大气层扭曲图像,没有云层遮挡美景。
阴谋论者认为,阿波罗11号任务的照片中没有星星,证明这一事件是伪造的。美国宇航局无法伪造月球天空的全貌,所以干脆不画星星了。
照片中没有星星是由于相机的曝光设置。宇航员拍摄的是明亮的物体——月球表面和宇航服,这需要较短的曝光时间。
照片中没有星星是相机设置导致的。明亮的月球表面需要快速快门速度,无法捕捉到遥远星星的微弱光线。
这是基本的摄影原理,任何有相机的人都可以在地球上通过拍摄夜间明亮物体来验证。
黑洞并非完美圆形
流行文化常将黑洞描绘成完美的球形虚空,但科学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得克萨斯A&M大学表示,黑洞并非完美圆形,更接近球体。
此外,旋转的黑洞非常接近球形,但沿旋转轴略有扁平。黑洞的这一特征形成了一种称为扁球体的形状。
旋转速度越快,形状扭曲越明显,形成一个几何结构相当动态的天体。这种误解可能源于简化的图表和动画,它们优先考虑清晰度而非绝对准确性。
了解黑洞的真实形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巨大天体在太空中的实际行为以及它们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
黑洞不会捕获周围所有的光
网上到处都在说光无法逃离黑洞,但没人提到整个现象的全貌。根据国家射电天文台的说法,黑洞的逃逸速度比光速还快,因此阻止了光的逃逸。
然而,这仅限于事件视界内的物体,这意味着它并不会捕获周围所有的光,只捕获穿过边界的光。《福布斯》杂志称,并非所有黑洞都是黑色的,因为光仍然可以从事件视界外的区域发射出来。
虽然我们倾向于认为黑洞是漂浮在太空中的无尽黑暗团块——顾名思义——但情况并非总是如此。这解释了为什么尽管黑洞以捕获包括光在内的一切而闻名,我们仍然能够观察和研究它们。☀️
并非所有黑洞都具有极高的密度
大多数人想到黑洞时,会想象它们密度极高,一茶匙的质量就有几十亿吨。虽然对于较小的黑洞来说确实如此,但这并非普遍现象。
根据太平洋天文学会的说法,中小型黑洞的密度非常高。然而,并非所有黑洞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例如,一个拥有1亿个太阳质量的超大质量黑洞,其密度与水相同。这些研究证实,认为所有黑洞都具有极高密度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这个反直觉的事实挑战了我们对这些宇宙巨人的假设。黑洞越大,其平均密度越低,尽管其总质量巨大。
这就像给气球充气——当体积急剧增加时,材料的密度会降低,即使你没有放出任何空气。⚖️
银河系中的所有天体并非都围绕中心黑洞运行
许多人认为,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人马座A*像宇宙木偶师一样控制着银河系中所有天体的轨道运动。得克萨斯A&M大学表示,银河系中的所有天体并非都围绕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运行。
虽然我们经常发现黑洞位于中心,但移除它们并不会改变周围行星和星系的轨道。这不是太阳和地球的关系,因为星系不是开普勒系统。
中心黑洞的引力影响只直接作用于离它很近的天体,而非整个星系。大多数恒星,包括我们的太阳,更多地受到附近恒星、气体云以及暗物质的集体质量的影响,而非遥远的中心黑洞。
这就像假设人群中心的一个人控制着所有人的移动——现实要复杂得多,影响力也是分散的。
“意大利面化”并非总在事件视界发生
由于离黑洞越近,引力增长越快,一个(假设)脚朝黑洞前进的人,其脚部会比头部被拉得更快,身体两侧则会被向内挤压。随着向黑洞继续移动,这种效应会加剧,最终人会被撕裂成一串原子,这个过程称为“意大利面化”。
虽然研究人员认为“意大利面化”是真实存在的现象,但人们普遍认为它总会在每个黑洞的事件视界发生。但“意大利面化”发生的点会因黑洞大小而异。
对于最大的超大质量黑洞,你可以轻松穿过事件视界而不会发生“意大利面化”……甚至可能都没意识到自己已经穿过了事件视界!大质量黑洞的潮汐力较温和,这意味着你有可能穿过不归点而不会立即受到物理创伤,尽管你最终还是难逃厄运。
我们的月球并没有快速远离地球
虽然月球确实在逐渐远离地球,但速度远比许多夸张的纪录片所暗示的要慢。月球每年远离地球约3.8厘米——大致与你的指甲生长速度相同。
这个过程已经持续了数十亿年,并将再持续数十亿年,但在人类需要担心的时间范围内,它不会对地球上的生命产生任何重大影响。这种误解通常源于科学节目将地质时间尺度压缩成易于理解的片段,使渐进过程显得很紧迫。
实际上,当月球的距离显著影响地球的潮汐和自转时,我们的太阳早已演变成红巨星,并将这两颗行星都吞噬了。这完美地说明了科学事实如果脱离适当的时间背景,可能会被扭曲。
科学家的数据、照片以及宇航员的证词都揭穿了这些谣言。美苏太空竞赛带来了压力,但伪造如此重大的事件几乎是不可能的。美国宇航局的透明度和众多参与者使得骗局理论站不住脚。
这些顽固的太空 myths提醒我们,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素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所有这些荒谬的说法几十年来都已被简单的解释轻易推翻,但传播阴谋论的欲望却比单纯的逻辑更强烈,因此它仍然植根于我们富有想象力的全球时代精神的非理性角落。
当我们区分事实与虚构时,会发现真实的宇宙远比任何神话都要迷人。你有没有想到,一些你深信不疑的太空“事实”其实只是误解呢?
随便看看:
- [科学探索]音速每小时多少公里?世界上最快的飞机可达10倍音速
- [科学探索]绝对零度能冻住光么?绝对零度有多恐怖(零下273的威力)
- [科学探索]达尔文晚年推翻进化论,进化论存在最大的缺陷(被证实)
- [科学探索]魑魅魍魉是什么意思?魑魅魍魉有哪些传说典故
- [科学探索]地球上最大的脊椎动物蓝鲸 蓝鲸的体积为何如此巨大?
- [科学探索]肉眼为什么可以看到星星?都是几千几万年前的假象
- [科学探索]有比光速快24倍的物质吗?卡西米尔效应比光速大24
- [科学探索]项羽手下大将排名 第二极其正直一诺千金出处
- [科学探索]海伦闪蝶色彩艳丽 难得的美丽闪蝶(花纹复杂前足退化)
- [科学探索]外星人真的来过地球吗?俄罗斯发现金属物疑似是外星人留下的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