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国航天发展史,每一步都是波澜壮阔且艰辛的历程!
我国航天事业是科技实力的象征,从20世纪中叶的起步阶段,发展成为如今全球领先的太空力量。这段历史不仅是技术创新的历程,更是无数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奋斗结晶。从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到建成独立空间站,中国航天实现了领跑跨越。接下来我将带你回顾这一波澜壮阔且艰辛的历程。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升空,成功将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轨道。它在太空中播放了《东方红》乐曲,向世界宣告我国进入了太空时代。至此也是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这一成就奠定了中国航天技术的基础,并推动了后续卫星和火箭的研发。
1975年11月26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携带尖兵一号卫星,成功将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升空,11月29日,卫星回收舱安全降落并回收成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回收技术的国家。
1984年4月,长征3号运载火箭将东方红二号卫星送入太空,这是我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标志着我国可以利用自己的通信卫星进行卫星通信。
1993-1996年间,美国曾多次关闭GPS导航,使我国货轮迷失方向和导弹发射偏离轨道,至此我国深刻意识到自主卫星的重要性,于是开始向卫星导航领域进军。
2000年10月31日,我国第一颗北斗一号导航卫星发射,后续又发射了北斗二号和北斗三号卫星,北斗系统的建成,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第三个拥有全球导航系统的国家。
2003年,我国开始实施载人太空计划,在10月15日。神舟五号飞船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杨利伟成为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在轨飞行14圈,历时21小时安全返回,由此我国成为第三个独立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射升空,并成功进入月球轨道,实现了中国首次绕月探测。并拍摄了月球全貌图像。
2008年10月,神舟七号飞船发射升空,翟志刚同志成为我国第一个太空行走的航天员,在踏出舱门那一刻说道:我已出舱,感觉良好!
2011年,因美国带头的国际空间站拒绝和我国的一切合作,于是开始搭建自己的空间站,7月23日,天宫一号发射升空,我国开始有了自己的空间实验室,并与神舟八号进行初步对接实验。
2012年,神舟九号发射升空,这是我国第四次载人航天飞行任务,也是首次载人手动交会对接任务 。其中刘洋也成为了我国首位女性航天员
2013年12月14日,我国发射嫦娥三号,实现了月球软着陆,并释放玉兔号月球车,这是首次月面巡视探测。
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发射,神舟十一号与之对接,航天员在太空进行了多项科学实验。
2023年1月3日,发射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软着陆,释放玉兔二号月球车,实现人类首次月背面软着陆。
2023年12月17日,发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这是我国探月工程的第六次任务,也是难度最大的任务,因为需要采样月壤返回,在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壤着陆地球。
2023年7月23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搭载着天问一号发射升空,这是我国第一颗火星探测器,2023年5月15日实现火星表面软着陆。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驶上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
2023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并拉开了我国空间站组装序幕。2023年7月24日,问天实验舱发射;2023年10月31日,梦天实验舱发射,于12月31日正式宣告我国空间站全面建成。
2024年6月25日,嫦娥六号发射升空,并从月球背面带回了1935.3克的背面样品,成为第一个从月球背面取回月壤的国家。
如今我国的航天科技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更新的高度,回望从1970年的东方红一号,再后来天宫空间的全面搭建,这段历史见证了我国技术自主的崛起。未来我们还将实现载人登月,火星基地的建立,从而迈向更广阔的星辰大海。
随便看看:
相关推荐:
网友评论:
推荐使用友言、多说、畅言(需备案后使用)等社会化评论插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