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当下中国流动人群的总规模,相当于两个日本、3个德国或4个英国的人口,全球最大。到,这一数字将接近3亿。
这个庞大人群有自己的故乡,但生活在他乡,享受不到户口所在地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他们也是所居住城市的建设者和贡献者,但居住地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他们还不能平等享受。
& 漂&在异乡,心却难& 泊&。包括居住证制度在内的户籍制度改革,牵动着亿万人心——此前,各地探索已经开始。12日,国务院公布《居住证暂行条例》,一个以常住人口全覆盖、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的改革路线图,开始更加清晰地呈现。
薄薄一张居住证,能否让他们获得幸福和安定?未来,他们还有哪些期待与憧憬?新华社记者南下北上,奔赴全国多个城市,实地调研居住证制度的发展沿革,记录下一张张居住证背后多样多彩的百姓故事。,中国发展最快的移民城市。1850万常住人口中,非户籍人口就占了七成。
已经在这里生活了20年的北京人臧建鸣,至今还记得他1995年到深圳,第一件被告知的事情是要去办一张& 边防证&。毗邻香港的深圳当时执行非常严格的外来人员管理措施。没有& 边防证&,到了深圳也进不了特区。去单位上班后,他又办了一张& 劳务暂住证&,有效期一年,每年都要去重新办理。
& 不办不行啊,随时可能被盘查收容遣送,睡觉都不踏实。&他回忆说,有一天下班很晚,他忘记随身携带暂住证,便被拦在布吉关外,费尽口舌才回了家。
一定程度上讲,臧建鸣的忘性只给他带来些小麻烦。曾经因为一纸& 暂住证&,全中国人都知道了一个到广州求职的湖北籍大学生--孙志刚。他的身亡推动了收容制度的改革。
2008年8月,深圳市开始实施居住证制度。第一时间办理了居住证,臧建鸣十分高兴。从& 暂住&到& 居住&,一个字的变化,他感觉到了这座城市和一个国家流动人口管理的巨大变化。
& 在深圳生活了十几年,终于不再是'暂住’了。特别是居住证还带了一些福利,比如我原来办理港澳通行证必须回北京,有了居住证后在深圳也能签注了。&臧建鸣说。
深圳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处处长沈莉瑛介绍,2008年版的居住证面向所有外来人口,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办理2185万张,基本覆盖全市外来人口。这版& 居住证&& 以掌握外来人口信息为主要目的,附着的公共福利有限&。
同样是外地求职大学生,来自河南的深圳大学商学院应届毕业生陈东坚信,大城市的大门靠自己的本事就能打开。
陈东的信心来自今年6月起深圳开始实施的新版《深圳经济特区居住证条例》。新版& 居住证&更加突出服务性,居住证持有人可享受子女入学、看病就医、社会保险、房屋租赁等多种公共福利,相当于& 准市民待遇&。截至11月,已有62.8万外来人口办理了新版居住证。
& 来了,就是深圳人。&这个街道上随处可见的标语,正通过由& 暂&到& 居&一字之变,逐步成为现实。
臧建鸣又有了新的感叹:& 我觉得,居住证还要继续淡化不同人群之间的福利差异,让公共服务均等化,才能让每一个来深圳寻梦的人找到家的感觉。居住证,想要拥抱不容易
烤串、烤螺蛳、烤大蒜……江西南昌,谢江华和谢晓明夫妇经营着一个烧烤摊,真功实料换来一批忠实& 粉丝&。
老家湖南岳阳有岳阳楼,赣江之畔有滕王阁。生活环境和红火生意让他们并不怎么觉得自己该被归到南昌市22万流动人口之中,除了女儿欣怡的教育问题。因为没有户口,他们曾经花高价把孩子送到一家私立幼儿园。
2011年,南昌市正式用居住证制度取代暂住证制度。依据配套政策,持有居住证的非本地户籍人员子女可享受本地居民同等权利。2014年,6岁的欣怡进入南昌最好的小学之一--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就读,本已准备送孩子回老家的夫妻俩喜出望外。
现实中,不是所有非户籍人口都能像南昌的谢氏夫妇、深圳的臧建鸣一样,得到一张附带公共服务功能的居住证。对于很多身处特大城市的& 漂一族&来说,那还是可望而不可即的梦想。
31岁的软件人才王晗2006年从吉林大学毕业,应聘到北京中关村的一家IT企业开始了& 北漂&生涯。至今,他的家里还放着一张为了买房买车办理的& 暂住证&。& 这些年,我都是'暂住’在自己家里。&谈到居京生活种种不便,他东北式的幽默里,透着几分无奈。
王晗一直记着件别扭事:7年前他和公司同事为了谈一笔国外业务去办签证,因为该国对中国的签证政策和户籍挂钩,和他同去的北京本地同事很顺利便申到了签证,而他的户口所在地不属于优惠政策范围,大费周章才拿到了签证,差点影响到工作计划。
2003年起,北京开始实行被称为& 北京绿卡&的工作居住证制度。具有2年以上工作经历并取得学士以上学历,或拥有中级职称的紧缺行业高端人才可申请,拥有者在子女入学、购房、社会保障等方面都享有北京市民待遇。
& 看着要求不难达到,但申请的人特别多,而且手续非常复杂,所以我放弃了。&他说。
所幸,王晗妻子找到了一份能解决户口的工作。今年,他们的女儿出生了,有了& 北京户口本&的太太让他少了个后顾之忧。& 如果我妻子没拿到北京户口,我们买房要受限制,孩子可能会送去私立学校,算下来10年内的经济成本大概要增加300万元吧。&他说。
王晗只是& 北漂&大军的一个缩影。据统计,北京市从2000年至今,每年平均新增常住人口60万人,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级市。在北京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日益接近极限、严控城市人口规模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外来常住人口成为城市公共福利覆盖不到的人群。
怎样在& 为外来人员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和& 合理控制人口规模&双重目标中保持平衡,实现人与城市协调发展,成为摆在北京这样的特大型城市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