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摊面积”坑人,早已是人尽皆知的事实。
知名主持人老梁曾经在一期节目中痛斥,因为目前中国尚无法律对公摊面积加以约束,所以一栋房子的公摊面积到底是多少,完全是开发商说了算,这就给了开发商暗箱操作的机会。直白点说,公摊面积就好比是专门替开发商巧立地赚取额外利益的名目。此外,购房者除了要被动接受开发商公布出来的公摊面积外,还不得不缴纳对应面积的税款、物业费、取暖费等。对于这样一项“劳民伤财”的制度,早就应该取消了。
这话说得一点没错。现在不同类型的房屋公摊系数完全不同,从8%-30%都有涉及,尤其是超高层住宅,公摊系数甚至可以高达40%。这意味着购买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套内可使用面积将仅有60平米。除此之外,购房者每年还要缴纳40%公摊的物业费、取暖费等。更重要的是,随着房屋精装修政策乃至未来房地产税出台,购房者还将遭受更大的不公。
事实上,近几年,也不乏专家学者公开怒斥“公摊面积不合理”。法治专家董楠曾直言不讳道,每平米动辄数万元的商品房交易中,不该有如此草率的“公摊”规定存在。何况,购房者花钱买来一笔糊涂账,本身就不符合法律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保护;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教授王林也表示,全球基本都以套内面积计价,只有中国才把公摊面积列入计价范围。由于公摊面积计算太过专业和复杂,很容易给开发商和测量机构钻了空子。
此外,网红经济学家马光远更直言揭露,公摊面积里的猫腻和腐败太大了,水太深了。购买100平米的房子,公摊可能有30平。而且公摊究竟多少,完全是开发商说了算,这就等于开发商可以胡乱增加公摊面积,在购房者身上捞油水。
专家学者们纷纷建议取消公摊面积,还公道于民,那么数以亿计的购房者又是如何看待公摊面积的呢?笔者两周前在多个平台发布的在线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在收回的19874份问卷中,有超过17895人认为应该“全面取消公摊面积”,赞成取消公摊的占比高达90.4%。此外,另一项关于“公摊面积真的能取消吗”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62%的网民认为“公摊面积一定会取消”。
公摊面积真的会取消吗?
明年起,公摊面积会全面取消吗?到此答案已经很清楚了:不会。国人虽然苦公摊面积久矣,且绝大多数人都赞同取消公摊,但因为其涉及的层面较广,改革耗时耗力,所以并不是一项速成的政策。换言之,我们大家可能都意识到了公摊面积未来必然会取消,可能是5年后,也可能是10年后,但肯定不是明年。
既然明年公摊面积全面取消不可能,那么再谈已购房者的补偿问题,就失去意义了。退一万步说,即便公摊面积真的全面取消了,开发商也不可能对已购房者进行补偿。原因有两个:其一、法不溯及既往。这是法律法规制定和执行的基本依据。以公摊的发源地香港为例,在2012年公摊面积取消的时候,所有的已购房者并没有得到任何的补偿;其二、补偿不起。我们算一笔账大家就明白了:一个1000户的小区,每户公摊面积按20平,房子单价按5000元/平计算,仅公摊面积这一项开发商就要退回1亿元,还不包括已经收取的公摊对应面积的物业费、取暖费等,试问哪个开发商有实力退,又会愿意退?所以,不管取不取消公摊,都不会对已购房者进行任何补偿,大家也就别幻想着“天上掉馅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