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在沪上学

这条规划一落!上海落户更难了!

在沪上学
  • 2023-08-20
  • 浏览

摘要:就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的通知》之后,没几日,上海市委专门加开了一次全会,对《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40)》(下称上海2040)进行审议。 这已经是上海第五次修订大跨度的城市总体规划了,而且这次审议(对象是上海20

就在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推动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方案的通知》之后,没几日,上海市委专门加开了一次全会,对《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40)》(下称& 上海2040&)进行审议。

  这已经是上海第五次修订大跨度的城市总体规划了,而且这次审议(对象是& 上海2040&),比对& 上海&的审议,提前了两年启动。

  这么紧迫,因为面对每年6.5%以上的GDP增速,上海的人、地、产问题要解决,的确亚历山大啊~

  随之,一次又一次的审议,我们发现,在上海落户一步又一步地,更难了…

  在上述上海市第十届委员会第十三次全体会议中,上海首次将& 建设五大中心&写进& 上海2040&规划。

  明确了& 国际文化大都市&定位的上海,对人口的控制也更加严厉。

  规划中就提到:

  & 要强化底线约束,严格落实中央严控超大城市人口规模要求,明确城市建设用地总量和结构、自加压力实现规划建设用地负增长,把生态环境要求作为城市发展的底线和红线,牢牢守住城市生产安全和运行安全底线。&

  而土地方面,在市委全会闭幕前的讲话中韩正特别提到,需& 自加压力&实现规划建设用地负增长,并把生态环境要求作为城市发展的底线和红线。

  上海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2301.92万(什么概念?上海的人均居住面积为18平米,全国平均水平是35平米,就这么紧张~)。

  而根据要求,上海人口不超过2500万人。截至去年底,上海常住人口已经达到2415.27万人,已逼近红线了。

  但有业内人就直言,在人口和资本自由流动的今天,控制大城市人口是极为困难和不现实的。即使纽约、东京这样的城市,人口也还在增长,大城市的人口增长是世界性趋势。

  所以,如果要控制更有力,规矩就得更严。甚至在上海人口还没顶到& 天花板&的时候,上海就已经在做了件事:

  让部分产业外迁,限制外来人口流向上海,并对已在上海安家的外地户籍人口进行结构性的置换。用通俗点的话说,就是腾笼换鸟,在有限空间的资源里,把可利用率和效率做到最大。

  说白了就是上海希望能彻底将低端、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搬出,这样就能有更多空间吸纳新能源、生物医药、IT、金融等新型产业,以及它们带来的中高端人才。数据显示,目前上海近1000万外来人口中,老人和小孩的占比仅为11%左右,剩余89%的外来人口都是劳动年龄人口。

  其实,你若要说上海排外,也不尽然。只不过,这些人中,建筑工人、保姆、护工等中低端人群比例不低。按照近年上海的GDP增速,要达到& 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6.5%以上的目标,不能不& 大换血&。因而为了让人口价值最大化、产业价值和经济效益升级,上海就选择了对人& 狠&对自己更& 狠&。

  怎么做呢?首先,在落户制度上,未来的上海或许就会越来越谨慎。此外,很可能税收、各种资格的审批等,要求都会升级,还有一大杀手锏是地价和房价——落后企业买不起、赚不多,自动撤走;技能知识偏低的人群,消费不起,不得不朝外搬。

  而这一切,都是导向上海的人口结构和素质的进一步优化。

  所以,如果你还抱着& 在北上广随便找一份工作,干个几年再说&的心理,那么,你可能就真的留不下来了。

  但现在也有越来越多人建议,留不下就不留,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镇同样不差。

  的确,通过轨道交通和快速路网,连接中小城镇,形成都市圈,是现在中国城市的发展趋势。

  用周边中小城镇的土地置换上海的人口,为上海打造世界级竞争力城市赢得腾笼换鸟的空间,这个选项其实不错。从全国一盘棋的角度,也很划算,毕竟大城市的生产效率更高、资源使用效率更高、经济产出更高。

  无论如何,在& 上海2040&的总体规划下,如果我们不是上海需要的人才,那么提升自己、搬去周边、彻底离开…我们终究会要做一个最后抉择。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