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坂田街道五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三楼会议室举行了孩子生活能力之社交培养讲座活动,来自辖区的34位社区居民参加活动,学习孩子社交能力的科学培养方法。
首先,活动通过自我介绍促进参与者彼此之间的认识,以有趣的打招呼方式引入活动主题,接着胡喆一老师从0—3岁宝宝社交能力发展特点讲述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以游戏和情境模拟的方式,形象生动地诠释了孩子如何融入集体、学习交友与合作、化解冲突与矛盾,最后胡喆一老师带领所有新手家庭学习性格如何影响社交,教会大家针对孩子性格缺陷如何在家中使用的简单方法进行纠正训练。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参与度高,此次讲座,使新手爸妈学习孩子社交的科学培养方法,通过游戏来训练宝宝的社交能力,将蒙台梭利科学育儿理念传播给在座的每一位家长。
孩子的未来要培养哪些能力
近年来,我国涌现了一批批杰出的青年企业家和优秀管理人员,但随着我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大大加快,特别是加入WHO后,我国急需各个领域专业的精尖人才。有观点认为,孩子在幼年时所表现的能力,比智力或学习成绩更能预测他们的未来。而能力是培养的,对幼儿而言,应着重培养以下几种能力:
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潜藏在每个孩子身上,甚至3~4岁的幼儿都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家庭作为儿童教育的重要场所,开发和培养孩子创造能力的任务尤为艰巨。如果能够及时、科学地进行开发、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就会得到理想的发展。
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家长要呵护孩子的好奇心,鼓励他提问题,最重要的是培养他的发散思维能力,鼓励他异想天开、标新立异。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鼓励孩子发散思维。
*教孩子想办法解决问题。比如,给孩子讲故事:小熊要去小河对岸看望姥姥,走到河边,它发现小木桥断了,小熊怎样才能过河呢?让孩子想办法,想得越多越好。又比如,把一块小积木放进一个手伸不进去的瓶子里,要求孩子在不翻倒瓶子的条件下,想办法把积木从瓶中取出来。孩子想的办法越多,越合理越好。这样既使孩子解决问题,又使他的发散思维得到了训练。
*根据故事开头编结尾。例如,给孩子讲故事《救小黑兔》:一天,两只小兔(小白免和小灰兔)正高高兴兴地在草地上玩,忽然,从不远处的井里传来“救命呀”的呼叫声,小白兔和小灰兔急忙跑到井边,只见小黑兔在井底下吓得直哭。小白兔着急地对小灰兔说:“咱们得赶紧想办法把小黑兔救出来。”它们会用什么办法救出小黑兔吗?
*动手改变事物的形状等。“创造就是把已知的经验重新组合,产生具有新价值的东西。”改变事物原来的形状、颜色、气味、形式、运行方式、因果关系等,也可以产生创造。例如,孩子用水粉画画时,可以让他试试把不同颜色的水粉进行搭配创造出新颜色;给他一个圆形物体,要求他在圆形物体上加上其他物体使之成为一种新的物体等等。又如,可以带孩子去商店,让他仔细地观察各种造型别致、形状不同、花纹漂亮的花瓶,然后,家长在孩子面前像变魔术似的用一张张彩色纸剪出一个个奇特的花瓶,以激发孩子剪花瓶的愿望,然后给孩子一些彩色纸,让他通过自己的思考,剪出的花瓶比妈妈剪的更漂亮,通过他一次次对图案的设计、色彩的搭配和技法的掌握,激发他创造意识和审美情趣,有助于打开他的创造思路。
决策能力
对未来的行为确定目标,并从两个以上的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的方案。这种决策能力必须从小培养。
培养孩子决策能力的关键是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儿童拥有自己独特的世界,因此,家长应尊重孩子在兴趣选择、价值判断等方面享有的权利。如果家长管束过紧、干涉过多,强迫孩子服从自己的要求,就会阻碍他的个性发展,使他的潜在能力得不到发挥,最终成为一个循规蹈矩、缺乏独立自主性的人。所以,家长要以最大的信任、必要的指导和最低限度的帮助,促进孩子独立自主性的发展。
例如,搬了新家,家长打算给孩子换一张彩色的儿童床,可是孩子并不喜欢彩色床,他希望家长给买木制儿童床。而木制儿童床又有多种款式,有普通的单层床、有分上下铺的双层床、有分上下铺并带有滑梯的床、有上面是床下面可放五斗屉和推拉式书桌并带梯子的床,还有上面是床下面可放五斗屉并带有滑梯的床。这些款式中买哪种更理想呢?这时如果家长给孩子机会,让他在众多的款式中学会自己选择,对于他决策能力的培养无疑是有益处的。具体做法是家长与孩子一起对每款床的功能、价格、安全性、占用空间、是否方便活动、是否便于整理等进行比较、分析、综合、判断,最终选出一个较满意款式的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