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兹给了一个“极端”的建议——给孩子断电,让他们花大量时间,融入危险的、混乱的、不可预测的现实世界。
他说:“科技的进步让我们对现实世界的体验越来越少。但虚拟世界有局限性。很多事要在现实世界中面对面交流,才能解决。而这一技能才是人工智能无法击败人类的。”
探索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方式。研究表明,7、8岁的孩子,最好的探索方式是玩耍。玩耍能帮助大脑前额叶皮层建立神经连接,这些神经连接对非认知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知道,芬兰的教育是全球学习的榜样。他们的早期教育中,有两个重点,分别是现象式学和教室外的学习。
现象式学习主要是让孩子观察、分析、解释某个现象,以进行综合学科的学习和认识。
这种方法,家长也可以运用。比如,暑假里带孩子亲近自然。当然不是刷几个旅游景点,拍拍照,换个地方玩手机;也不是去个公园,一家人路边野餐,酒足饭饱,打道回府;而是让孩子去自然界中,观察和发现自然的变化。
为什么海拔高的地方气温会降低?为什么海边、森林里更加凉爽?下雨时为什么不能站在树下?家长们在向孩子解释这些自然现象后,还可以带孩子进行一些手工制作,如制作植物、昆虫标本等。英语比较好的家长,也可以在自然环境中,指着实物,教孩子一些单词,讨论四季的变化、温度的感受等。
最后,孩子可以通过绘画、手工制作、自然观察和学习等,展示自己对自然环境的感受、认识、理解以及疑惑。
教室外的学习是辅助现象式学习而生的。为了照顾孩子爱“玩”的天性,培养孩子的身体素质,芬兰的孩子近1/3的时间在户外度过。
我们的孩子上学期间没有这样的条件,但是暑假却是个好机会。图书馆、博物馆、森林、动物园、游乐场、游泳馆……都是值得去的好地方。这些不同形式、不同地点的活动,不仅在早期教育中保护了孩子的天性,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适应能力强的益处
1、更快地融入新的环境,从一个环境到另一个环境的转变,他所用的时间要比适应力差的宝宝短很多。
2、学习新事物的能力也更好,因为能很快熟悉新环境,所以能更多接触到新的事物,学习的机会也大大增加,能更快学习到有用生活经验和生活知识。
3、为宝宝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他能在学习中很快接受新的知识,也能接受不同的教学方法,自然能更轻松地汲取到有用的知识。
4、在心理发展上更健全,所以遇到不熟悉的事情时,能更快从惊慌中冷静下来,所以能更快解决问题。
5、很快适应新事物,自然也能保持愉快的心情,这有利于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6、适应能力还会影响到人际关系的发展,宝宝若能很快与其他小朋友玩到一起,能让他更快学到更多的社会经验,知道如何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
有专家认为,适应能力是宝宝后期智力发展的基础,可见适应能力在宝宝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提高宝宝的适应能力,才能让宝宝的人生之路走得更为顺利。现在我们总能在网上看到这样的消息,寒门再难出贵子,是呀,寒门子弟学习环境、教学环境、所受教育情况等和一线城市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差别,但是家长对孩子的爱是一样的,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一样的,一些客观原因孩子没有办法改变,可以适应,但是生活中的主观原因,例如家庭教育,家长是可以通过对孩子的培养,让孩子知道真善美,树立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家长对孩子的培养也是孩子成才的重要部分,如果孩子具备下面特质,孩子一定会成功!
眼力不等同于眼界,它是一个人阅历深浅的直观体现。
人所获取的80%信息来自于眼睛,眼力好,观察力强会使孩子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上占据很大的优势。因为人的眼力与注意力、记忆力、分析力、鉴别能力有关联。
孩子看得多,就会想得多、记得多;孩子看得深,会想得深、记得深。所以,训练孩子眼力的过程,也是提升孩子智慧的过程。
02语言表达能力
好好说话,是用爱的语言表达,而真正地学会说话,就是学会掌握一种直达人心的力量,最能体现人的情商和修养。
你会不会说话,你修养是怎样的,这个是装不出来的,即使可以蒙混过关一两次,也总有一天会露出马脚。
父母与孩子间的代沟,很大程度上是表达不清造成的。和孩子聊天,父母表示孩子支支吾吾说了很久,没听明白他在说什么,也没办法继续聊天,结局是不理解对方在表达什么,矛盾激化后发生争吵。
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父母需要注意:
父母要教孩子尽可能把信息完整地表达出来,让别人明白意思。
自我介绍和回答问题是最好的训练方法。与孩子说话时父母最好不要用方言,否则他们的普通话会变得不伦不类。不用“懒”、“笨”、“冷漠”这样的字眼来形容别人,尽量做到“用事实说话,不带任何评价”。
03学会应变,不做死脑筋
只有随时调整自己,才能使自己始终处于主动地位。
应变能力是考验孩子在遇到陌生环境或是事情的时候,是否还能够从容地应对。
那么,家长要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应变能力呢?
生活中多给孩子设置从小到大的困境,比如一些野营训练、空间逃生游戏。孩子在参加有挑战性的活动中,会通过思考、动手实践来解决眼前困境。
必要时,家长也要在身边正确地引导和提示。如看到火灾的场面,爸爸要教孩子一些正确的应变对策,引导孩子思考的同时教会他们自救的技能,你会发现孩子在观察模仿,解决问题中逐渐增强自身能力。
04抗压能力
抗压能力并不意味着承受心理压力。
很多父母认为越是学习不好的孩子,就越应该给他压力。极少父母知道持续过大的压力对孩子是一种沉重的精神负担。
因为,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有很强大的抗压能力的。承受压力往往非常痛苦,过大压力会引起烦恼、焦虑、愤怒、悲伤、嫉妒、冷漠、暴躁等不良心理,甚至失眠、头痛、恶心、抑郁。
所以,提高孩子的抗压能力,不如教会他们如何纾解压力。
告诉孩子:当他感觉焦虑的时候,一定要释放内心的压力,找个僻静的地方,对远方呐喊。
运动锻炼是最好的解压方式,如网球、羽毛球、足球、篮球等球类运动最适合卸下内心的愤怒。
05适应能力,遵循自然
有的孩子怕生,无法很快融入新环境。
简言之,培养孩子的适应能力,培养的是各方面的综合素质。当孩子具备了生活自理能力、心理调适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沟通合作能力、自制能力等,适应能力自然就很强了。
06自我管理,管人先管己
一个有良好自我形象的孩子常常感觉自己是受到欢迎的,因为他们充满自信,能积极大胆地做事。自我形象差的孩子常常感觉自己不令人满意、自卑胆怯、怕做错事。
自我形象一旦形成,不易改变。其最直观的反馈是在别人眼里的形象好坏。
要注意孩子服饰打扮,服饰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体现。
首先,让孩子学习审美。父母应该从小注重孩子的美学教育,教孩子色彩搭配,比如装饰物、款式、色泽、面料,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服装。
其次,穿衣要得体,应以自然、朴素、大方、美观为原则,不要过分追求奇装异服。最后,培养孩子的道德情感。看好书,关心别人,都是培养孩子气质很好的途径。
成功的家庭教育往往能培养孩子更优秀的素质,相比普通的家庭教育,成功家庭教育培养出来的优秀孩子都具备这六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