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孩子之所以会变得急躁,一方面是因为遗传原因;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出生之后所处的环境影响。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才能把孩子急躁的性格培养成温和的性格?小编有以下几个建议:
第1个,家长要营造一个温和的家庭氛围
如果家长在家里经常表现出急躁、焦虑的情绪,其实很容易对孩子带来影响,逐渐变得急躁起来。要是每一个家庭成员在家的时候,能够做到说话慢条斯理、遇事之后冷静处理,从容应对各种问题,孩子也很容易受到感染,不会出现遇事就急躁不安的情况。
就算宝宝出生以来就比较急躁,通过家长的熏陶、侧面影响,他们急躁的情绪也能慢慢得到改善,甚至有可能变得像家长一样温和处事呢。
第2个,让他们尝试学会沟通
情绪比较急躁的孩子,可能在遇到问题的时候,也比较容易出现“一根筋”的情况,不会变通解决。家长在发现孩子遇到问题出现这个情况时,应该积极引导,让他们明白,其实解决问题不仅仅只有一个方法,我们可以通过不一样的方式来处理。
如果家长能够做好这一点的话,时间一长,你就会发现,孩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够做到先自己冷静思考解决方法,不会再出现以前那种急躁的情况了。
第3个,让孩子练习等待
可能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的要求时,会马上回应并且满足,虽然这能给孩子心里带来一定的安全感,但却容易导致他们之后出现急躁的情况。要是某天家长因为忙不过来没有及时回应,他们可能会因此出现急躁不安的现象。
所以建议家长在孩子有需求的时候,可以先回应他们,但是要等一会再满足,这能在孩子快要急躁之前解决问题,有能让他们知道,要学会适当的控制情绪。同时,家长还可以适当给些奖励,所起到的效果更加事半功倍!所谓急躁主要是反应度比较强而忍耐力和控制力比较低。宝宝有什么需求和想法,常会迫不及待地寻求满足,一旦没有满足,马上急躁发火。其实这样的特点并非绝对不好,不少妈妈爸爸还觉得孩子拖拉温吞,巴不得他们变得爽快“火爆”一点呢。
但是太急躁也会让难以忍受。那么,要给宝宝调整改善一下暴脾气似的行事风格,可以尝试以下办法:
1、让宝宝一点点练习等待和延迟满足。当宝宝有需求的时候,先马上回应然后慢半拍满足,最好再给点额外的小奖励,其中关键是在宝宝“大急”之前解决问题,并让孩子感到缓一步忍一下有好处很值得;另外主动向宝宝示好的时候,多分几个步骤,别一下子全都到位,让孩子感到“放长线可以钓到大鱼”,类似的方式长期坚持就能起到效果。
2、让孩子尝试学会变通。急躁的孩子容易表现得“一根筋”,学会变通实际上就锻炼了自我调整的本领,这个办法的关键是不能空讲道理,而是要让孩子明白实现目标可以有不同的方式,条条道路通罗马;或者改变一下目标让孩子体会到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类似的积极经验多了,孩子就知道灵活变通了。
尽管孩子的性格有一定的可塑性,但是大方向上不可能背离天赋个性,每种个性其实各有长短,强行改变孩子的性格不仅不会奏效,而且很容易“偷鸡不成蚀把米”,令大人和孩子都倍感苦恼;妈妈爸爸一定要顺势而为并适可而止才好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