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入驻

首页 > 最新资讯

“社区公共户”更替人才类“集体户”

最新资讯
  • 2021-11-21
  • 浏览

摘要:日前,市公安局发布《关于做好人才类集体户清理和社区公共户落户审批准备工作的通知》。即明起,经市人保局、市教委等部门审核同意迁入上海市的人员,停止落户人才类集体户。对因在沪无配偶、无直系亲属、无住房或所在单位未设立集体户等原因,确无落户条件

日前,市公安局发布《关于做好人才类& 集体户&清理和& 社区公共户&落户审批准备工作的通知》。即明年起,经市人保局、市教委等部门审核同意迁入上海市的人员,停止落户人才类& 集体户&。对因在沪无配偶、无直系亲属、无住房或所在单位未设立集体户等原因,确无落户条件的上海市引进人才 ,可在其本人实际居住地& 社区公共户&落户。如此一来,不少外来毕业生疑虑重重,对户籍挂靠问题尤其关注。记者日前邀请上海人事经理研究中心研究员严同球对一些大家关注的话题进行解读。

& 社区公共户&将取代集体户

据悉,截至今年10月底,上海来沪人员1000余万人。据悉,上海市人才类& 集体户&,包括市、区两级人才服务中心和上海市学生事务中心,以及各类人才中介服务机构设立的集体户等。随着时间的推移,挂靠在人才类集体户内人数不断增加,给集体户所在地政府公共服务带来较大压力。

上海市人才类& 集体户&将退出历史舞台,随之实施替代功能的是& 社区公共户&。据悉,自2014年1月1日起,经市人保局、市教委等部门审核同意迁入上海市的人员,停止落户人才类& 集体户&。对因在沪无配偶、无直系亲属、无住房或所在单位未设立集体户等原因,确无落户条件的上海市引进人才 ,可在其本人实际居住地& 社区公共户&落户。对于现有人才类& 集体户&户籍人员,将分阶段进行迁离,即日起至今年12月31日为梳理排摸阶段。2014年1月1日至3月31日为核查比对阶段。2014年4月1日至6月30日为整顿清理阶段。目前,上海正在对后者的及时衔接进行新的审批准备。

2014年1月1日起,拟落户& 社区公共户&人员须向实际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提出落户申请,并按规定程序报分(县)局、市局审批。据测算,本市公安机关人口管理部门将在原有5-6万份材料的基础上每年新增约3万份材料的受理、审批工作。不过,今年12月31日前经相关单位批准的引进人才 ,仍可在人才类集体户落户。

实施细则将于近日出台

令不少外来引进人才 感慨的是,上海人才类集体户中人户分离的现象十分普遍,所以开个证明往往费不少周折。无论是结婚、买房或者是生孩子办落户等,大家常常要花很多时间。而今后,将户籍迁入& 社区公共户&,这种情况则会得到改观。目前已经在人才类集体户落户人员可在明年6月底前迁入本人住所地、所在单位集体户或实际居住地& 社区公共户&,就近享受公共服务。目前,相关实施细则正在征求意见的阶段,包括申请落户& 社区公共户&的条件、如何提出申请,需要准备哪些材料等。近日,实施细则将出台,并通过上海市公安局门户网站公布。

据悉,2010年起,本市推出了& 公共户&的便民服务措施。将人才类集体户人员迁入& 社区公共户&,是又一项便民服务措施。未来,劳动就业保障、医疗、计划生育等各类公共服务事项都可以属地办理。

& 社区公共户&可随居住地流动

不少市民关心,一旦实际居住地发生变化,是不是要迁移户口。对此,相关负责人表示,实际居住地发生变化,公共户户口可随着迁移。比如,引进人才 第一次落& 社区公共户&在浦东,过了几年其居住地搬去了普陀,那么公共户户口可以随个人实际居住地迁移。

[热点疑问]

1.自2010年推出的& 社区公共户&原来的功能是?

& 社区公共户&旨在解决市内户口待定的;落户困难的原本市户籍刑释解教的;人民法院判决或房屋出售、房屋拆迁、婚姻变化、家庭矛盾等原因须将户口迁出,而在本市确无处落户的;符合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有关& 公共户&落户规定的;因家庭矛盾、集体户所在单位不同意迁入等原因不能办理正常落户手续的;其他特殊原因在本市确无处落户的这六类人群的户口迁移问题。

2.对于人才类& 集体户&人员将面临怎样的变化?

即日起至2013年12月31日,各人才类& 集体户&设立单位将开始梳理、统计等。明年1月1日至3月31日是核查比对阶段,各人才类& 集体户&设立单位将针对落户人员的出入境、婚姻、房产、就业、纳税等情况,与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的登记信息逐人开展核查比对。经核实本人及其配偶、直系亲属拥有本市产权房、用人单位已设立集体户的,各人才类& 集体户&设立单位将动员其主动办理户口迁移手续。

3.& 社区公共户&该如何申请?

2014年1月1日起,拟落户 & 社区公共户&人员要向实际居住地公安派出所提出落户申请,由市人保、教委、民政等部门开展进沪条件审核,并按规定程序报分(县)局、市局审批。至于& 社区公共户&实体地址,可选定本辖区物业服务企业管理用房或居(村)委办公用房确定。

[案例]

他谈酸甜苦辣的集体户经历

小刚是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一家企业工作,因为单位没有集体户,且自己又买不起房,最后只能落上海人才类集体户。想当初,他在上海结婚时,要去开户籍证明,住在浦东远郊的他坐了好长时间的公交车。后来,无论碰到买房、办理护照、办社保卡等,他都要跑很远去开户籍证明,来回奔波让他感受到了人户分离的最大困扰。有一段时间,甚至孩子落户都因集体户籍而遭遇尴尬,因为在2007年的时候按照当时的政策,夫妻一方是集体户口,一方是外地户口的,孩子不能报入上海集体户口。为此,他不得不东借西凑在上海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才让孩子落下了上海户籍。

如今听说推出& 社区公共户&,他不免为这些外地来沪人才感到高兴,想想他们再不用像自己当初那么为开户籍证明而旅途劳顿了。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