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才市场最近的教育圈新闻,早已不是“招聘热闹”那么简单——一边是长三角高校专场招聘会3.7万人挤爆直播间抢教职,一边是华师大二附中半年走了五位资深教师,连全国教学一等奖得主、特级教师都主动离职。这看似矛盾的景象,藏着上海教育圈最真实的生态裂变。
谁能想到,外界眼中的“铁饭碗”成了部分老师的“压力场”。华师大二附中的离职潮撕开了名校光环下的裂痕:有老师熬了十几年,却架不住“暑假开课无补贴”的隐性压榨;有特级教师拼到职称顶点,却在人情世故的评选中倍感委屈。就像那位四次被举报后转战乡镇的教育学博士,很多老师离开不是不爱教育,而是扛不住家校矛盾的蚕食和职业尊严的磨损。
但另一边,人才市场的热度又透着希望。宝山教育专场283个岗位收到1687份简历,校长亲自站台抢人,真金白银的激励政策摆上台面[__LINK_ICON];长三角联合招聘会上,初高中岗位大增,体育、美术等“小学科”成香饽饽,临港学校靠落户加分政策吸引大批求职者[__LINK_ICON]。更有意思的是,求职者不再只看“稳定”,90后老师问得最多的是“有没有新教师培养计划”,00后更关心“校园文化能不能留住人”[__LINK_ICON]。
这哪里是简单的“人员流动”?分明是教育人用脚投票的选择:有人逃离内卷漩涡,有人奔向重视成长的新平台,有人冲着政策红利扎根新区。就像网友说的:“不是老师不爱讲台,是好讲台既要给尊严,也要给奔头。”
你身边有老师换赛道吗?是该坚守名校光环还是选择适配平台?评论区聊聊~#人才市场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