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侨报】
如何让城市既有“烟火气”又不失“文明范”?曾经让城市管理者头疼的流动摊贩问题,在龙岗区有了新解法。龙岗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以下简称“区城管局”)通过“精准服务+有序疏导+严格执法”的组合拳,既守护了城市“颜值”,又熨帖了民生“里子”,让居民生活更舒心。
龙岗区摊贩经营场所区域分布图。
从“赶摊贩”到“帮摊贩” 服务跑在执法前
“以前看到城管就跑,现在他们主动帮我们找店铺。”坂田街道新开张的烧烤店老板宋先生笑着说。这变化源于龙岗区开展的“引摊入店”工作——城管执法人员变身“服务员”,会同社区工作人员深入一线精准摸排,摸清摊主的家庭情况、收入水平、经营需求等,引导有开店意愿的摊主“安家落户、持证上岗”。
目前,全区已采集摊贩信息近2500档,在此基础上,区城管局对摊贩群体进行精细分级分类(如特殊群体、职业摊贩、兼职群体等),实施“一户一策”的精准宣贯与疏导。
城管当“红娘” 空铺找到“好租客”
在坂田街道的一处社区商业街,原本闲置半年的商铺最近“脱单”了——通过城管牵线搭桥,这里变成了“东北烧烤”。烧烤店老板孙先生算了一笔账:“过去摆摊时,顾客多为零散过客,每单消费不过三五十元,还每天提心吊胆的。开店后最大的一单卖了近四千块钱,现在感觉开店比摆摊强百倍。”
闲置的商铺有了“新主人”。
从城管到“红娘”,这种政府搭台的模式分“四步走” 。柔性引导:耐心倾听摊贩实际困难与诉求,推介“引摊入店”及摊贩经营场所等合法经营渠道;盘活资源:联合国企、社区股份公司及社会物业,摸排梳理空置商铺、农贸市场档位资源;需求摸底:根据摊贩经营现状、转型意愿、技能特长及对店址、租金等核心关切,建立动态需求台账;入店营商:协助寻找匹配度高、租金合理的实体店面,力促摊贩从“流动游击”转向“合法经商”。
目前,坂田、横岗、园山街道已有30余个特色摊点已完成“入店升级”,一位社区股份公司负责人透露:“空置商铺有人气,摊贩经营有保障,我们租金有收益,这叫‘三赢’。”
除了为摊贩找铺面外,还有疏导点也给“烟火气”安了个“家”。在横岗街道新设立的夜市疏导点,整齐的摊位、统一的垃圾桶、明亮的照明灯,彻底告别了以往“脏乱差”的形象。这样的规范经营点在龙岗已有29处,还有5个临时疏导点,让1000多个流动摊贩有了固定的“家”。
劝导占道经营。
执法有力度有温度 投诉量下降41%
对于屡次违规占道经营且不整改的行为,区城局联合公安、交警及各街道力量,每周开展3次全区统一执法行动,重点整治堵塞消防通道、油烟噪音扰民和污染路面等。自3月以来,全区月度民生诉求量实现“五连降”,8月较3月下降41%,城市环境品质与居民满意度同步提升。
从“随处设点”到“安家落户”,变化的不仅是经营场所,更是城市治理思维的升级。接下来,区城管局将持续深化“人民城市”理念,推动治理精度与民生温度深度融合,让更多有条件的流动摊贩“进得了店、稳得下心、做得好生意”,努力打造整洁、有序、安全、美观的城市环境,让龙岗的“烟火气”更文明、更温暖、更持久。
版权声明:龙岗融媒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记者:黄珍珍
编辑:王安平 刘芳菲
本文来自【深圳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