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下简称《办法》)将正式实施。新民网记者今日(19日)从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根据新的《办法》,上海将实行居住证积分制度,持证人可以享受包括同住子女就读、参加本市中高考等公共服务待遇与其积分分值挂钩;而有别于此前曾公开征求公众意见的《上海市居住证管理办法(草案)》,正式实施的《办法》中不再对居住证作A、C等种类的划分。
& 条件管理&转为& 积分管理& 将设置积分指标体系
资料显示,自2002年起开始实行人才居住证至今,上海探索居住证管理已经超过十年。新民网记者在即将实施的《办法》中看到,此前曾一直采用的对居住证持证人的& 条件管理&相对弱化,取而代之的是通过设置相应的指标体系,对持证人进行的& 积分管理&。
新民网记者看到,新的《办法》和居住证积分细则、居住证办理办法共同构成新的居住证管理体系。所谓& 积分管理&,指的是在居住证管理中采取积分制度,即通过设置积分指标体系,对在上海市合法稳定居住和合法稳定就业的持证人进行积分,将其个人情况和实际贡献转化为相应的分值。
记者注意到,居住证积分指标体系由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市发展改革、教育、卫生计生、公安、工商、税务、住房保障房屋管理、经济信息化等部门编制,并报经市政府批准。指标体系中包括年龄、教育背景、专业技术职称和技能等级、在上海工作及缴纳社会保险年限等基础指标,并根据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人口服务管理需要,设置加分指标、减分指标、一票否决指标。各指标项目中根据不同情况划分具体积分标准。
值得注意的是,提供虚假材料等被纳入居住证积分的& 减分指标&;而& 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及有严重刑事犯罪行为&则被列为& 一票否决指标&。
此外,《办法》还规定,随着持证人在上海居住年限、工作年限、缴纳社会保险年限的增加和学历、职称等的提升,其分值相应累积。积分达到标准分值的,可以享受相应的公共服务待遇。细则目前还在起草阶段,估计明年初可以推出试行。具体细则的内容无非涉及受益人的所受教育的学历程度、工作是否稳定、社保缴纳情况、是否有固定住所、收入及纳税情况及当事人是否有前科记录等等。任何一项指标的达线与否都将直接影响积分结果。大家还是拭目以待吧。户籍问题一直是很多人的心病。尤其是在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大城市,有没有当地户口,直接关系到医疗保险和子女的教育。就在昨天,上海正式发布了《居住证管理办法》,并将从7月1日开始正式施行。此次颁布的《管理办法》推行的是& 积分制&,居住证持有人的积分一旦达到相应标准,就可以根据国家和上海市的相关规定,在子女教育、社会保险、证照办理、住房、基本公共卫生等领域享受到相应的待遇。根据新的《管理办法》,在上海申办《居住证》,首先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合法稳定居住,包括自购房屋、租赁房屋、单位宿舍和居(村)委寄宿证明。另一个是合法稳定就业,包括就业、投资、开业、从事个体经营,申办者需要提供6个月以上劳动合同等证明。而积分达到120分的持证人,同住子女可以在上海参加高中阶段的学校招生考试、以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上海居住证管理的整个积分指标体系,由基础指标、加分指标、减分指标和一票否决指标四部分组成。最大的特点是,根据这一体系,上海的年纪越轻,积分也就越高。比如,年龄在56岁到60岁之间的申请人,年龄积分最多只有5分,而43岁以下的最高可以达到30分。此外,学历越高,积分也越高。例如,大专学历可以有50分的积分,而硕士研究生则可以达到100积分。最高的博士毕业生,可以拿到110分积分。分值决定子女就学 达到积分标准的持证人,同住子女可以按照上海市有关规定,在上海参加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配偶和同住子女也可以按照上海有关规定参加社会保险,并享受相关待遇。上海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毛大立说,从人数上来看,因为这个积分达到标准规定分值的持证人数肯定会比原有的人才居住证人数要增加,那么相应的随迁的子女参加中高考人数也会一定增加。#
上海:积分制延续人才引进优惠条件
据了解,自2002年起上海就开始实行人才居住证,这类居住证除了不享受低保、不能购买公有产权房、老人不能随迁外,其他的医疗卫生、子女就学、购买普通商品住房等和上海本地户籍的人员基本一致,而新的居住证管理办法则是用积分制度取代了原来的& 条件管理&。陈叶是上海的一名初中生,小学三年级的时候他和爸爸妈妈,从重庆来到上海,刚来时他几乎听不懂上海话,而现在陈叶已经能和同学说上几句上海腔了。陈叶妈妈告诉记者,她的丈夫之前是重庆一所大学的教授,2008年被张江高科的一家科技公司聘请到上海来工作,当时就办理了人才引进居住证。当初得知上海居住证制度要改革,陈叶的妈妈还有些担心,但现在了解到新的积分制度对于原来持有人才引进居住证的人员待遇不变,也就是持有《上海市居住证》满7年;参加上海市城镇社会保险满7年就可以转为上海户口,陈叶的妈妈彻底放心了。
积分制度,打开了上海户籍管理的大门,但积分的门槛依旧比较高,尤其是对于那些农民工来说。数据显示,2012年,在上海有53.8万的流动儿童,其中85%以上是外地农民工子女。尽管此次出台的居住证管理办法,可以根据个人实际贡献来累积积分,但实际上对于这些外地农民工来说,让孩子在上海读书升学的条件,依然高不可攀。今年九岁的贺辉,是上海浦东一所小学二年级的学生,他生上海、长在上海,但却没有上海户籍,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和在上海打工的父母生活在一起。小贺辉的妈妈全萍十年前和丈夫一起离开家乡湖南来到上海打工,相比以前在家种地的日子,全萍说她更喜欢留在上海。全萍说能够和孩子在一起她很幸福,但是她心里清楚,随着孩子的一天天长大,母子返回农村老家的日子已经越来越近了,因为无法在上海参加中考和高考,小贺辉很可能必须要回老家读书,她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变成一名留守儿童。在全萍工作的这家企业里,有140名工作人员,和全萍一样的外地务工人员占到了90%以上。全萍的工友程华英所面临的问题更加迫切,她的孩子明年就要上初中了,现在她只剩下几个月的时间来考虑了,要么把孩子送回老家由爷爷奶奶照看,要么自己跟着孩子一同离开上海。当她们听说上海的居住证管理办法要进行改革时,先是眼前一亮,但在详细了解之后,发现积分和文凭、专业技能等直接相关,又不免又有些失望。据统计,2012年上海流动儿童比例 上海有53.8万的流动儿童,其中85%以上是外地农民工子女。
上海:拥有多项加分规定 给农民工留有机会
尽管看起来,新的管理办法对农民工来说门槛过高,但其中也有不少加分条款,给农民工留有一定的机会,比如在环卫行业就业的,从业五年可以加20分;此外,持证人在上海工作期间获得表彰奖励的也可积分,根据获奖级别不同,可以分别获得30到110分的加分。这些无疑还是给那些学历较低、且缺乏专业技术职称的农民工们还是带来了一线希望。